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明一把火就可燒光鴉片,為何林則徐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明明一把火就可燒光鴉片,為何林則徐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虎門銷煙是清政府抵禦外國列強鴉片侵略的一個高潮,也是拉開中國近代史帷幕的前奏,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林則徐也因此成為民族英雄,名留青史。

1839年5月18日,林則徐帶領廣東軍民,扣押了英國運送鴉片的二十餘條船隻,將船上所載的鴉片悉數繳獲,堆放在水師提署,鴉片都是放在三尺長的大箱子里,一間大屋子能放下五百多個,可鴉片數量之巨,水師提署根本放不下,只好徵用了附近的民居。

鴉片分散儲存,安保就成了問題,當時吸食鴉片的人許多,鴉片價格又很高昂,雖說官府在嚴打,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林則徐必須考慮防盜乃至杜絕監守自盜的問題,於是他命人在存放鴉片的房屋外都築起了高牆,加蓋高棚,就像監獄一樣,另外每處都設侍衛看守,外面還有武官帶著官兵日夜巡邏,等待朝廷對鴉片的處理意見。

道光皇帝收到林則徐清繳鴉片,請求焚燒的奏摺後,考慮到廣東與京師路途遙遠,如此巨額的鴉片運到京師焚毀,勞民傷財,中途還容易橫生變故,所以指示林則徐就地銷毀,由他全權處理相關事宜。

接到道光皇帝的批示,林則徐馬上籌備就地銷煙的事宜,可是該怎麼穩妥的銷毀這麼多的鴉片呢?

林則徐早年在湖廣地區禁煙時,曾經用桐油拌鴉片,然後一把火燒掉的「焚化法」銷煙,這種方式方便快捷,可是有一弊端,桐油拌鴉片在地上焚燒,會有殘膏滲入地里,那些煙土販子乃至資深煙民,都會挖出有煙土殘留的土,進行提煉,依然能得到不少大煙膏,所以林則徐斷不能再採用一把火燒掉的方式去銷煙。

此後數年,林則徐到過許多地方禁煙,拜訪過許多有銷煙經驗的前輩,尋求銷煙的方法,他經過對比,覺得「煮化法」最可靠,就是將石灰、鹽滷和鴉片放在一起煮,這樣鴉片會被煮成渣滓,不會合成大煙膏,但是虎門繳獲的鴉片數量巨大,若是採用這種方法得建起上千口鍋灶,造價太高且管理不易,若是鍋灶少了,耗上幾個月才銷完,難保監管不力,銷毀的不徹底,被人鑽了空子。

林則徐經過反覆思量,將煮化法進行了改良,創造出了「浸化法」 ,以挖水池代替造鍋灶,在水池中撒上鹽滷,然後將鴉片剁碎扔進水池中浸泡半日,再把燒透的大塊石灰放入池中,士兵在池邊用大木棒不斷攪拌,這樣既達到了徹底銷煙的目的,又能較快的完成任務。

在銷煙地點的選擇上,林則徐也費了一番心機,之所以最後選擇了虎門,是因為虎門地勢險要,外有沙角、大角兩山對峙,又臨近內河,有礁石島嶼做屏障,還有清軍的炮台,是個方便挖地引水,浸化鴉片,又能便於開展安保工作的銷煙寶地。

一切準備就緒後,轟動中外的虎門銷煙就浩浩蕩蕩的開始了,一箱箱荼毒中國人民的鴉片,都隨著虎門海灘上瀰漫的白煙慢慢消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秦鐵鷹劍士 的精彩文章:

解密: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戰國時代的魏武卒,能戰勝十倍的秦軍,最後為何卻被消滅?

TAG:大秦鐵鷹劍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