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她一句話,毀了20噸和田玉

她一句話,毀了20噸和田玉

本文來源於 家有和田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崑崙山脈是和田玉的發源地,在我國古籍中被稱為「群玉之山」

另外昆崙山還被譽為「崑崙仙山」

因為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大多都跟昆崙山有關,如「西王母蟠桃盛會」「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崑崙十二金仙」等等,在《山海經》《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古籍、小說中都有記載描述。也因此昆崙山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發源地。

而產自於崑崙山脈的和田玉,在缺乏科學知識的古代,自然就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仙玉」。認為這些玉擁有無比的法力,擁有或佩戴可以獲得無窮的神力。此說法在許多出土的墓葬文物中也得到了認證。

諸多王侯將相在死後選擇陪葬玉石,或口涎玉珠,或身穿金縷玉衣,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在死後保持屍身不化甚至能夠羽化飛仙。

顯然,玉石並沒有這個神奇的能力。

但在那個年代,人們依舊認為和田玉為神聖的「仙玉」,並對此深信不疑。

不僅僅是那些古人視和田玉為珍寶,就連清末赫赫有名的「聖母皇太后」慈禧也視和田玉為摯愛,據說慈禧對和田玉的喜愛已達癲狂的程度。

她一句話,毀了20噸和田玉

1905年,慈禧太后七十壽辰過後,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就像千古帝王一樣,打算找一個能夠在萬年後也能永遠安身的大玉棺。

為此慈禧令人專門從昆崙山上弄來了一大塊和田玉。這塊和田玉長約三米,寬約二米,厚約一米,足足有二十來噸重。

要知道,乾隆皇帝的《大禹治水圖》是中國玉器中的巨無霸,也才不過5噸重。

當年這樣一塊料,光是從昆崙山地區完整運回北京就花了至少三年時間!

慈禧為何要如此勞民傷財弄這麼一個玉棺呢?

根據野史記載,當年慈禧70壽辰之時,曾有一名神秘高僧拜訪,該高僧告訴慈禧,時日無多。如果能夠定製一款由崑崙仙山產的仙玉棺,在死後入棺可以保證屍身不服不爛,經過一段時間還可以羽化飛仙。並送給慈禧一枚玉珠。

該玉珠碧綠瑩光,隱隱散發著寒氣。將玉珠置於果盤中,水果可以保持長期不腐。

慈禧見到這麼神奇的情況,大喜過望,於是下令讓崑崙附近官吏給她尋找玉石。

但是,慈禧沒有想到的是,玉石雖然找到了,但是如何運到北京可成了難題。根據清代一首名為《翁玉行》的詩記載,運輸這塊玉料,需要用軸長11米的特大專車,前面要用一百多匹馬來拉,每天也不過只能走七八里。

那個年代,沒有機械工具,沒有公路交通,運輸極為不便,匠人們將這個龐然大物從山上運下來,在運到京城,可謂難於上青天。

不出所料,玉剛剛運到新疆庫車縣,京城就傳來了噩耗!

慈禧太后於1908年11月15日在中海儀鸞殿駕崩了!

而葬禮近在眼前,玉棺這遠水根本接不了近渴,玉棺也就此作罷了。

在慈溪駕崩後,最高興的莫過於這些運玉工人了,工人們為了泄憤要把玉砸碎。可玉的硬度是非常高的,這麼大的玉料可不是隨便幾鎚子就能砸碎的。

最終工人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過是讓玉產生了幾道綹裂。一些小塊的被人們搬走,中型帶不走的則統統扔到了河裡,而那些大塊的則保留了下來。

後來經歷了清政府倒台,民國戰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塊玉被作為文物保護了起來,現在存放於中國地質博物館新館內。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猛獁象已經滅絕,為什麼還有人在賣猛獁象牙?你想知道的猛獁貨源在這裡!
成龍現身「富婆」陳麗華金碧輝煌的紫檀工廠,網友:貧窮限制想像!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