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當鏡頭穿過舞者和軍樂隊後,Queen Bee身著一襲亮片長袍、頭戴象徵女皇的桂冠亮相,不禁讓人想起埃及女王納芙蒂蒂——這一幕不但是2018 Coachella音樂節的高潮,還貢獻了該音樂節歷史上的最高收視率。

在這場盛世結束的近一年後,Beyoncé近日又憑藉首次登陸Netflix的演唱會流媒體電影《Homecoming》再度名利雙收,並重新燃起了人們對演唱會電影的觀影熱情。據尼爾森公布的數據顯示,《Homecoming》首映當日(4月17日)吸引了110萬的美國觀眾,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平均每分鐘的觀看人數達到了82.8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及Netflix近期推出的其他大型原創劇集,如首映分別收穫350萬觀眾的驚悚劇情片《Birdbox》和收穫540萬觀眾並擁有巨星威爾·史密斯助陣的影片《Bright》,但是《Homecoming》的首映成績仍舊十分亮眼。實際上,尼爾森公布的110萬人次首日觀影數據並不完整,它僅僅覆蓋了美國區域的有線電視用戶,而忽略了該影片的最大受眾——更傾向於使用移動設備和電腦端觀影的年輕一代,因此實際首映觀影人次遠不止於此。

作為大力維護和推崇女性權益的女權主義領袖,Queen Bee對於女性群體的號召力依舊強勁。據尼爾森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首映後的7天里,《Homecoming》的女性觀眾佔比達到了驚人的70%,超過近期Netflix旗下的大熱劇作《女子監獄第6季》(66%)和《紙牌屋第6季》(54%)。同時,《Homecoming》超過半數的觀眾來自年輕群體,其中18-34歲的觀眾佔比高達43%,2-17歲佔比為12%,而35-49歲則佔27%。

此外,這部電影因為記錄了Beyoncé在2018年Coachella台前幕後的故事,其中穿插的許多鏡頭更是致敬了美國傳統黑人大學(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簡稱HBCUs),吸引了大量黑人群體的關注。據尼爾森報道稱,非裔美國人組成了首映日的最高觀眾群體,佔總觀影人數的63%左右;而這股強勁的觀影勢力在接下來的7天中並未減弱,並最終以55%的佔比,使《Homecoming》成為尼爾森影視數據歷史上,黑人群體觀影人次佔比最高的一部作品。

社交數據方面,《Homecoming》首周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獲得了75.7萬次的話題互動,是Netflix去年底上映的Bruce Springsteen演唱會電影《Springsteen on Broadway》(22萬5千)的三倍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社交互動中,最受歡迎的一條內容來自米歇爾·奧巴馬在Instagram上的一段視頻,這位「真正」的黑人女性領袖在視頻中讚揚了Beyoncé對於下一代黑人文化和黑人女性的激勵意義。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現象級的《Homecoming》並不始於偶然,流媒體時代下全新模式的演唱會電影生意已經故土重來,各巨頭早已在演唱會電影市場上發力。

據悉,Beyoncé去年與Netflix實際簽訂了價值6000萬美元的三個項目合約,而《Homecoming》只是其中的第一部作品,由Beyoncé親自擔任執行製作人、導演和編劇,並獲得2000萬美元的報酬。此外,Netflix在去年底發行《Springsteen on Broadway》,並在新年推出Taylor Swift的《Reputation》後,又宣布正在製作搖滾巨星Bob Dylan《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演紀錄片,並將於今年下半年上映。

除流媒體巨頭外,傳統院線對演唱會電影的興趣也再次被激發。法國電影製片公司Studiocanal也於5月10日推出了Aretha Franklin的演唱會電影《Amazing Grace》。

這個「不吃力又討好」的生意,實際上對製片方和音樂人本身都是雙贏的買賣。

對流媒體服務商Netflix而言,演唱會電影的成本相對較為低廉。近期由HBO出品並備受矚目的《權利的遊戲》的最終季,平均每集都要耗費近1500萬美元的費用,卻換來最新一季口碑的一落千丈。相較之下,Netflix製作一部演唱會電影只需要一場成功舉辦的演唱會,並記錄下那些激動人心的現場鏡頭和畫面。不得不說,這對於製片方而言是一個更為保險的策略。

而對於音樂人,演唱會電影既能保障他們在巡演票房外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又可以幫助他們維護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尤其在目前巡演生意不好做的情況下,特別對於中間藝人而言,他們的演出量被頭部藝人和流媒體新星不斷擠壓。如果有製作方主動伸出橄欖枝,這種名利雙收的生意自然是來者不拒。

對Beyoncé這樣的頭部巨星來說,演唱會電影可以更好地服務於他們期望打造的個人形象。《Homecoming》除收錄了不為人知的演唱會幕後花絮外,更提及Beyoncé懷上雙胞胎後如何平衡她對演藝工作的計劃,展露了Beyoncé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因此,這部Beyoncé自導自演的演唱會電影不但能拉近她與粉絲間的距離,還可以助力Queen Bee繼續通過熒幕塑造其黑人女性精神領袖的形象。另一個利用演唱會電影打造個人形象的還有流行巨星Childish Gambino,他也通過今年Coachella音樂節的YouTube直播頻道以及流媒體Amazon Prime,釋出了一部實驗性質的微電影《Guava Island》,傳達他希望通過音樂改變世界的想法。

最後,點燃觀眾對於演唱會電影熱情的一劑燃料,當屬火遍全球的皇后樂隊紀錄片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截至目前,據美國在線電影票房數據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統計,《波西米亞狂想曲》全球票房已突破9億美元大關,在成為全球影迷和樂迷的一次集體狂歡的同時,也打響了演唱會登陸大熒屏成功的重要前奏。

無論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全球大賣,還是《Homecoming》對於黑人與女性文化的里程碑式意義,無疑都預示著演唱會電影的故土重來。它們的成功不僅重塑著人們對於音樂電影的文化期待,更為音樂和影視產業的未來釋放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整理自:

Variety:Beyonce』s 『Homecoming』 Premiere on Netflix Drew 1.1 Million U.S. Viewers, Nielsen Says

theguardian:Beyoncé brings it home: why concert films are big again

編輯:宋子軒

微信:18301091815

郵箱:zixuan.song@chinambn.com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商業 | Billie Eilish與幕後「戰士」:成功背後並非偶然

超級巨星更需要個性化定製。

演唱會電影,製片方和音樂人的雙贏買賣

商業 | 《逃離夢幻島》:被「消費」的MJ

然而,在一代巨星的身上,Rest In Peace(R.I.P.)從來都是偽命題。

小鹿角APP——音娛產業數據終端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問答、社區

左右滑動 了解小鹿角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