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營養不只是「吃」那麼簡單

— 營養的經濟學原理 —

保證一個人的營養必須要從最基本的吃喝入手,也就是從食物和生活方式入手,分析這些生活因素是否滿足一個人的健康需求。

這裡就離不開實物消費,說到食物消費一定要有食物生產,沒有生產出來的食物一定沒有辦法消費。

食物生產又離不開自然系統,沒有大自然就沒有辦法培育出供給人類飲食的食物。

這就出現了營養經濟學的三個系統:自然系統、市場交換系統和食物消費。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營養不只是「吃」那麼簡單

— 經濟學的三大系統如何協調 —

食物生產在宏觀層面上和整個自然系統相統一,人們需要在自然系統投入,生產出整個消費系統所需的食物,這個系統把我們食物消費和生態結合在一起。

與此同時,食物生產和消費通過市場機制來進行調解,生產出來要通過市場進入消費者,消費者進行食物的消費使得人力資本增長,也就是在就業市場上取得收入,拿收入買食物,這是一個基本的循環,中端的就是食物生產系統和消費系統的流通。

中國因為人口眾多,屬於人均自然資源佔有量低的這一類。因此,在思考中國的營養健康問題時,就避不開同時需要考慮國家食物安全和環境生態安全這兩個問題。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該首先考慮營養需求,在滿足營養需求的基礎上,再逐漸考慮生態需求,這也正是大部分與我國資源稟賦類似的國家早期生產和消費的狀況,也可以說幾乎是以破壞生態為代價做出來的。

隨著經濟發展,營養健康狀況越來越得到滿足,甚至出現了營養過剩,生態的平衡就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生態的問題會變得更加重要。

營養需求主要從需求角度來考慮,當我們把需求和一個國家資源供給能力相結合就產生了食物安全,食物安全就是一個國家能生產多少食物,老百姓又能不能買得起的問題。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因此,要兼顧人民群眾的營養需求和農業生態的平衡,就需要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率,對公民進行營養健康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降低國內供需壓力。

1

營養干預

【 平衡消費個體與產業發展的警燈 】

解決了食物生產和消費的供需矛盾,就要考慮在食物生產過程中,市場調節能否滿足健康需求的問題了。

中國的營養問題非常複雜,城鄉差距大,消瘦和肥胖並存。

早期經濟欠發達購買力不足,買不起健康的食物。後來購買力提升了,人們還是會有一些消費的習慣和慣性,消費者對於健康認知的不足,導致收入上升了缺沒有能力選擇健康的食物。

同時整個食品行業的利潤趨使下,食品行業會首先滿足消費者口感,將營養放在較次的位置,某種程度上,食品工業和營養健康選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這十分挑戰消費者的理性選擇。

全民營養大咖說:食物消費與經濟

這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於消費者個體而言,今天的效用遠遠大於明天的健康,同時,也因為健康效果顯現的滯後性。

解釋起來就是食物是當時就吃下去的,但我們營養狀況很長時間之後才會顯現出來。一個不健康的食物並不像藥物,能夠快速的對健康產生影響,同樣的一個健康的食物也是如此,因此消費者最容易輕視食物的影響。

對此,一個有效解決辦法就是要灌輸一個外部因素,對消費者個體而言,就是打破錯誤的消費,這就是營養教育(營養干預);對生產者而言,則要重視標準、制度等的建設,使其利潤最大化的選擇有一定的約束,保障其產品的營養供給。

2

科學的營養干預

做好針對個體的健康教育

制定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政策

突破中國正面臨的多重營養問題

營養健康要「從娃娃抓起」,這不是一句玩笑,要培養兒童自主選擇食物的能力,養成健康的口味和習慣才能從根本改善飲食行為,為日後成長打下基礎。

全民的健康既要做好單個個體的營養健康教育,也要從宏微觀制度設計同時著手。

中國經濟發展存在消費差距巨大的問題,例如農民工總數達到2.7億,留守兒童與打工子弟健康問題凸顯,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老齡人群的飲食健康也需要關注,這些問題都需要綜合考慮。

科學的營養干預政策不僅要充分考慮生理生化機理,還需要思考如何讓全民都接受干預方案,這就需要充分理解市場中每個主體的行為,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在營養干預方面應該充分的參與,從而使得很多營養干預政策更加有效,從根本上提高公民營養健康意識,解決健康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好營養 的精彩文章:

全民營養大咖說:2019國人蔬果關注度解讀

TAG:中國好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