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F-35戰鬥機兩次墜機折射出其存在軟肋和短板

F-35戰鬥機兩次墜機折射出其存在軟肋和短板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為當今世界超級昂貴的多能戰鬥機,「閃電Ⅱ」不長時間內先後兩次墜毀,這自然會讓人在心中對這型最新的五代機性能畫個問號。那麼,被標榜為聯合攻擊戰鬥機的「閃電Ⅱ」綜合性能究竟如何?和其他戰鬥機相比,它有哪些優長和短板?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F-35戰鬥機兩次折翼為哪般

張慧軍 劉 帥

前不久,日本一架F-35「閃電Ⅱ」戰鬥機在太平洋上空進行夜間演練時墜毀。算上去年9月美軍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博福特墜毀的那架,這已是「閃電Ⅱ」的第二次墜機。

作為當今世界超級昂貴的多能戰鬥機,「閃電Ⅱ」不長時間內先後兩次墜毀,這自然會讓人在心中對這型最新的五代機性能畫個問號。那麼,被標榜為聯合攻擊戰鬥機的「閃電Ⅱ」綜合性能究竟如何?和其他戰鬥機相比,它有哪些優長和短板?

F-35C戰鬥機

F-35「閃電Ⅱ」戰鬥機自問世以來,便一直在不少方面飽受非議。

從其設計來看,它是當今世界先進的五代機。但是,不長時間內兩次發生墜機事故,也反映出其所受非議並不是毫無道理。

藍本是戰鬥轟炸機,但具有更強的攻擊能力

從一開始, 「閃電Ⅱ」就是按照戰鬥轟炸機來設計的,所以被賦予對地攻擊這一角色和能力。

一方面,從外形到材料,它都採用隱身設計。這樣的設計,使它可以在敵方雷達還未探測到的情況下進入敵方空域,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去年5月,以色列空軍「閃電Ⅱ」在敘利亞戰場首次投入實戰,摧毀了5個裝備防空導彈的敘利亞防空基地。

接著,以軍公開了該型機飛越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照片。

去年6月,以色列出動兩架該型機飛抵伊朗腹地,完成任務後毫髮無損地返回。

也是在去年,F-35A戰鬥機完成了Block3F版軟體升級。由此,該機型已經可以攜帶多型空空、空地武器遂行作戰任務,還可加裝GBU-49「寶石路」Ⅱ激光制導炸彈,這將進一步提升該型機打擊地面固定和移動目標的能力。

另一方面,身為五代機,「閃電Ⅱ」具有適配多種新型武器裝備的能力。

搭載激光武器。當前,美軍已經開始了高能激光武器的研發。據稱,其所研製的高能激光武器將於2021年開始進行空射試驗,先在兩型戰略運輸機上進行測試,小型化後將裝配到「閃電Ⅱ」上。

裝配反導攔截彈。2017年年底以來,美軍多次提出發展空基「助推段反導能力」,表示將由「閃電Ⅱ」承擔該任務。2019年年初美國國防部發表新版《導彈防禦評審》報告,聲稱將在未來6個月內展開相關研究論證。

由此可知, 「閃電Ⅱ」在不久的未來將可配裝攔截彈,用於擊落對手處於助推段的彈道導彈。

配備無人機。美國海軍陸戰隊研製的無人「僚機」MUX可攜帶多種武器深入對手陣地,摧毀關鍵目標,而「閃電Ⅱ」則可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美空軍研究實驗室的XQ-58A「女武神」可在戰爭行動中與「閃電Ⅱ」協同作戰,壓制敵方防空體系,必要時作為誘餌犧牲自己、保護有人長機。

這種所謂的「忠誠僚機」目前尚處在研發階段。

平台作用逐漸凸顯,可以聯結各類作戰系統

戰場態勢感知方面,「閃電Ⅱ」擁有諾·格公司研發的綜合航空電子系統,情報監視偵察能力和電子戰能力遠超上一代戰機。

它的分散式孔徑系統配有6個光電感測器,不僅能使飛行員看到機腹下的情況,提供晝夜導航能力,還可以進行目標探測與跟蹤。機上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憑藉其低截獲率和抗干擾能力,使目標解析度更高。

「閃電Ⅱ」在不依靠預警機的情況下,多機之間能夠自行組網,形成有效的區域預警能力。2017年美國海軍對F-35B戰鬥機的新型火控網路兼容性進行測試,發現「閃電Ⅱ」有強大的信息整合、分析和傳輸能力。

雖然在搜索距離上,它與E-2D預警機有較大差距,但是「閃電Ⅱ」擁有較快的飛行速度和很強的隱身能力,這是固定翼預警機所不具備的。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戰場上,「閃電Ⅱ」不僅能進入敵防空區實施攻擊,還可以通過編隊執行遠距離偵察任務,成為美軍全球信息柵格的前沿偵察監視節點。

若單槍匹馬,「閃電Ⅱ」空戰性能並不很出色。它突出的地方,在於具有作為信息節點支撐體系作戰的能力。

「閃電Ⅱ」研發之初,設計者就有考慮:允許各作戰系統相互連接,共同構成一個由中心計算機統一管理的「作戰體系」。具體地說,就是通過高速數據匯流排,將通信導航與識別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電子戰系統、光電瞄準系統聯成一體,為其他各種部署在前沿的作戰平台提供相互連接。

從這個意義上講,「閃電Ⅱ」不僅僅是一種戰機,它更是一個平台,可以與其他單位共享信息。在美軍的作戰體系中,該機能夠與空軍的預警機、海上的「宙斯盾」戰艦等其他武器裝備共享信息,也可以把地理坐標等數據提供給某個具體的武器單元,引導後者實施攻擊。

不僅如此,「閃電Ⅱ」還具備一種功能,那就是可以把盟友的F-35戰鬥機也融入作戰體系。它們之間可以共享作戰信息,如共享一份通用作戰圖,從而在戰術或戰略上變得更具戰鬥力。

兩次墜機並非偶然,折射出其存在軟肋和短板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儘管「閃電Ⅱ」號稱能夠執行作戰飛機的全部任務,但萬金油式的「全能」在成就其優勢的同時也成為其軟肋。

一是「閃電Ⅱ」缺乏超機動和超聲速巡航能力。主流觀點認為,由於機動性不足,它在視距內空戰格鬥中並不佔優勢。

二是隱身能力有盲點。「閃電Ⅱ」突出了前向隱身設計,對來自其他方向的先進戰鬥機來說,其隱身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三是「閃電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武器系統,首要的技術風險可能就來自於其眾多的電子軟體。它的軟體源代碼達到了2400萬條,超過F-22「猛禽」戰鬥機的3倍。一般來說,軟體越複雜,運行時出現缺陷的概率也就越大。

「閃電Ⅱ」的未來會如何?從去年美空軍的研發動向可以管窺其一斑。為適應新國防戰略和「打造致命殺傷力」的需要,美軍去年開始對「閃電Ⅱ」進行不斷升級,以提升該型機高威脅對抗環境下的作戰效能。目前,F-35A、B、C三型飛機均已具備一定作戰能力。有專家認為,這種快節奏的升級,有可能給F-35的飛行帶來更大風險。

但是,無論如何,對於這種承載著諸多新技術的飛機平台而言,它未來的發展值得人們持續關注。

(作者單位:空軍研究院)

精心設計的「大象漫步」

駱建成

F-35B戰鬥機

繼去年底美國空軍組織36架F-35A戰鬥機上演了一次「大象漫步」後,近日,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讓F-35B「秀」了一把。至此,F-35向來「形單影隻」「體弱多病」的形象稍微有所扭轉。

所謂「大象漫步」,是戰機獨有的一種展示方式,也稱為「象步遊行」。指由多架戰機在跑道或者滑行道上用最小間距、首尾相連的密集列隊進行滑行,往往作為大規模集群化演訓活動的「開幕式」。

組織一次「大象漫步」,需要一次性出動足夠數量的先進戰機。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次F-35B的「大象漫步」數量只能算及格。

當然,如果僅僅是拼高投入,「大象漫步」也不會這麼惹眼。事實上,它的風險也高。大戰機、小間距意味著發生剮蹭撞擊等連鎖事故概率很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積機損人傷的事故,這對飛行員素質和訓練水平是個大考驗。所以,「大象漫步」往往被認為是一種重要力量展示和威懾行為,目的是讓對手患上「密集恐懼症」。雖然舉辦者也知道,這種新機型的集中展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什麼。畢竟,取得勝利並不僅僅依靠某一新型武器。

嚇唬人是一方面,「大象漫步」的實戰價值也不容小覷。這種密集的起飛隊形能夠最大化利用機場跑道,保證最高的戰鬥出勤效率,隨之而來的是打擊能力的直線提升。其實,「大象漫步」本就源於戰爭。二戰期間,盟軍執行大型作戰任務時,經常會出動成百上千架飛機。為了保證打擊的連續性和編隊的完整性,這些戰機在起飛滑行時往往會盡量縮小間距,幾乎是「後機機頭貼著前機機尾」,遠看就像「大象們挨個踏過水坑」,於是得名「大象漫步」。

雖然「大象漫步」好看又好用,但畢竟費時費力費錢,一般只會在重大節日或者有重要演訓任務時才會實施。一向「摳門」的美國人為何連續組織實施呢?

主要是為了正名。F-35是美國近年來軍火出口的主力產品之一,然而,持續曝光的故障讓其形象不斷滑坡。巧合的是,兩次「大象漫步」都是在F-35發生墜機事故後不久進行的。

巧合太多就不是巧合,高調展示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為挽回和重樹已經下單和準備下單客戶的信心。另外,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讓納稅人覺得造F-35的錢花得值也是原因之一。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評估論證研究中心)

F-35打折露馬腳:生產商漫天要價

李 賜

F-35定價被認為存在很大水分

號稱美國最昂貴的F-35戰鬥機項目,為何成了「人見人怨」的「吞金獸」?近日,美國調查記者戴維·林德爾夫發布報告,直指F-35高昂售價遠超其研發和製造成本,是生產商為維護自身利益漫天要價的結果。

價格虛高飽受詬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五角大樓對F-35項目的總預算約為1.5萬億美元,其中包括研發資金551億、採購資金3190億和保障設施建設資金50億,其他資金去向並不透明。該項目因此被貼上「價格虛高」標籤,看不慣的人排起了長隊。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多個場合批評該項目「開支失控」。美國盟友也大呼受不了,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均因其報價過高放棄採購。參與F-35項目研發的義大利,寧可將前期投入的3.89億歐元打水漂,也不願繼續採購。已接收F-35A型戰鬥機的挪威更感自己跳入深「坑」,高昂售價再加上後期維護和人員培訓等費用,一度令其萌生退貨念頭。

彭博社稱,五角大樓曾要求生產商洛-馬公司降低F-35研發和製造成本,並提供優化供應鏈管理、零部件生產等具體建議。洛-馬公司對此積極回應,但事實是F-35的成本未降反升。五角大樓針對重大項目發布的「選擇性採辦報告」中稱,F-35項目報價增幅超出預期,如果不加以控制,未來將讓美空軍背上沉重的資金包袱。為此,五角大樓做出削減F-35採購數量決定,宣布2021年將減少採購17架。

擔心「到嘴肥肉」被搶

防務一號網站透露,最新情況是,洛-馬公司宣布將把提供給美空軍的F-35A價格下調至少10%,條件是必須採購100架。參考去年8950萬、前年9460萬的報價,目前F-35A單價不足8000萬美元。

談及讓步原因時,林德爾夫認為主要是美空軍對F-15X戰鬥機表現出興趣,預計將在2020年前採購12架。F-15X比F-35單價更高,但它可以打破F-35獨霸美空軍採購市場局面,並使其在波音和洛-馬兩大軍火巨頭之間找到平衡。這令洛-馬公司產生緊迫感,進而決定「打折促銷」。

F-35售價三年三連降引發多方關注,認為該項目存在很大水分。林德爾夫表示:「如果洛-馬公司有連續降價魄力,且今年降幅超過10%,即說明F-35定價並非源於科學、嚴謹的成本核算,而是存在嚴重的人為操縱因素。」他解釋說,當洛-馬、波音這樣的軍火巨頭與五角大樓商談合同時,技術上的排他性令其有底氣漫天要價。這導致武器售價與生產成本不匹配,主要由軍火商獲利期待值決定。

哥倫比亞大學高級工程師、軍事專家薩摩爾·邁爾曼對此表示贊同。他說,逐利者不僅是軍火商,還包括五角大樓,「軍火商獲利後會投桃報李,保證五角大樓的權勢和利益,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武器研發合同的報價,是雙方勾連後利益分配的結果」。

指縫漏的是納稅人的錢

林德爾夫在報告中指出,五角大樓在裝備研發或採購領域,一向容易花「冤枉錢」。比如,2017年,美國阿富汗重建行動特別督察長辦公室就發布報告,批評五角大樓多花2800萬美元為阿富汗國民軍購買迷彩服,而且這一採購「未經任何正式測試或評估」。時任美防長馬蒂斯在備忘錄中承認,這一「隨隨便便的決定浪費了納稅人的錢」。

更讓人擔心的是,喜歡大把撒錢的五角大樓很少受到監督。突破防務網站稱,2017年以前,美國國防部的防務開支從未完成過一次審計,軍費到底怎麼花的一直是筆糊塗賬。國防部審計官員戴維·諾奎斯特稱,這助長了五角大樓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很多沒有支出必要的資金就這樣從手指縫裡漏出去了。

報告稱,特別是新老型號武器更替的關鍵時刻,五角大樓花錢更是毫無顧慮,他們的原則只有一個——讓新型號武器符合心中所求,軍火商趁火打劫、漫天要價。而無論五角大樓和軍火商達成怎樣的合同,最終的輸家肯定是美國公民。比如說,納稅人從腰包里掏出1.5萬億美元支付給F-35項目,該項目反過來卻對美國經濟造成威脅,因為納稅群體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