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魏徵睡夢斬龍王 唐王對案森羅殿

魏徵睡夢斬龍王 唐王對案森羅殿

這是一個傳說的故事,主角有唐太宗、涇河龍王、魏徵、崔珏、轉輪王和一位叫劉全的老人。

故事非常精彩,講了一個道理,人人都要信守承諾,背信負約的後果是嚴重的。

唐王對案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故事見載於明朱鼎臣《唐三藏西遊厄釋傳》、吳承恩《西遊記》中。

涇河龍王被殺和李世民游地府,這兩件事一前一後,相輔相成。唐貞觀十三年,長安城裡有位課卦的先生袁守誠,專為人算命,據稱能知陰陽,斷生死。

這人的來頭倒也不簡單,是那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則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經發明了流傳至今的稱骨算命法。

龍王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有一群在長安城外靠涇河吃飯的漁人,每日孝敬袁守誠一尾金色大鯉,袁守誠便會指引他們在何時何處下網捕魚,必然網網不落空,捉去許多涇河的水族。

涇河龍王極其不滿,他化身為一個白衣秀才,潛入長安,向袁守誠問上一卦,請卜天上陰晴事如何?先生即袖傳一課,斷曰: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占雨澤,准在明朝。

龍王曰: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龍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定要打壞你的門面,即時趕出長安。先生欣然而答:這個一定任你,明朝雨後來會。

使者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涇河龍王自認身為司雨龍神,那凡人袁守誠怎麼可能比自己還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時辰,這場賭賽,自己定是贏了。

誰知剛回到涇河水府,玉帝便下令明日雨降長安,降雨的時辰與水量和袁守誠所言不差分毫。龍王大驚失色,但性情極剛烈,怎也不肯輕易服輸,竟然決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時辰,又剋扣了雨量。

次日,龍王挨到巳時方布雲,午時發雷,未時落雨,申時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點,改了一個時辰,克了三寸八點。雨後,龍王化為人形,徑直去那袁守誠的卦攤前,一口氣將卦攤砸了個稀爛。

可袁守誠只是安靜地看著龍王打砸,末了冷笑一聲,說道:我小小卦攤不值錢,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認得你,你是那涇河龍王,你私改時辰,剋扣雨量,犯了天條,明日恐難免一刀!

天將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涇河龍王慌了手腳,後悔自己一時衝動,連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誠救命。袁守誠嘆道:求我無用,明日午時三刻,你該被丞相魏徵處斬,你若能在唐王處討個人情,尚有生路一條。

涇河龍王拜謝袁守誠後,匆匆趕到皇宮,直待到子時,唐王李世民入夢之後,它才潛入李世民夢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驚:你是何人?朕當救你?龍王道:臣乃長安城外涇河龍王,因犯下天條,當被魏徵處斬,故來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唐王見它苦苦哀求,心生惻隱,便答應了它:既是魏徵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龍王這才放心,叩謝隱去。

龍王告狀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李世民從夢中醒轉,思量龍王所託,決定明日將魏徵留在身邊一日,不放他出宮門半步,應可救下那龍王。

翌日,唐王退朝之後,獨留下魏徵一人,宣上金鑾,召入便殿,議安邦定國之謀。拖到午初時候,見魏徵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宮人取過棋枰,要與魏徵紋枰論道,魏徵不敢不應,只能謝了恩,與唐王對弈。

魏徵棋力高強,唐王本意卻只是拖延時辰,廝殺至中盤,唐王已呈敗象,不由低頭陷入長考,待到唐王拈子落枰,再抬頭望向魏徵,魏丞相卻已伏在案頭,呼呼酣睡。

唐王任其盹睡,更不呼喚,眼見午時三刻已至,想那涇河龍王,應已逃過一劫。忽而伏案之魏徵,額前汗珠密布,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恐因天熱,心疼賢臣,便親自為魏徵打扇,涼風徐來,魏徵密汗頓收,睡得甚是沉穩。

突聞朝門外有人大呼小叫,唐王起身觀看,卻是徐茂功,秦叔寶等人,秦叔寶手中提有一物,見唐王在此,便將那東西擲在地上,那東西滾到唐王腳邊,竟是一個血淋淋的龍頭!那龍頭鬚髮戟張,一雙眼還未閉合,正正瞪著唐王。

唐王嚇得後退,驚問:此乃何物?秦叔寶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里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

魏徵被喧鬧聲驚醒,步至唐王身邊,俯伏在地。唐王道:但看這龍頭,卻是何說?魏徵仍伏在地,說道:此龍是臣適才夢中所斬!唐王聞言大驚:賢卿困睡,並未見動身,更無刀兵,如何斬卻此龍?

魏徵答道:此龍犯下天條,當被臣於今日處斬,臣雖身在君前對局,卻夢離陛下駕雲提劍追斬此龍,誰知孽龍倉皇逃竄,一時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

幸有陛下為臣打扇,借那三扇涼風,臣撩衣進步追上孽龍,手執霜鋒一舉斬下龍頭,那龍頭就此滾落虛空。

唐王心中一時悲喜不一,喜者,有魏徵如此能人豪傑相助,江山豈有不穩之理。悲者,夢中曾許救龍,豈知竟致遭誅,魏徵更是借自己三扇涼風之力才斬了龍王。

無奈,唐王強打精神賞了魏徵,眾人散去。入夜二更時分,唐王竟聽聞宮門外有凄慘號泣之聲,驚恐之餘,唐王朦朧睡去,誰知夢中那無頭的涇河龍王,提著血淋淋的首級,撲到唐王身邊,擒住其手直呼其名:

李世民!還我命來!還我命來!虧你允諾救我,不救也罷,怎還助那魏徵追斬我?快快出來!與我到閻王處說理!

唐王有口難言,驚的汗流遍體,怎也掙不脫龍王糾纏,大叫一聲有鬼,方從夢中醒轉。

至此連續幾日,唐王夜夜被龍王鬼魂驚擾,竟落下脈弱體虛之症。

門神

唐王病重,鄂國公尉遲恭與護國公秦叔寶入宮探視,得知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呼號。

二將軍勸慰唐王,秦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麼鬼祟。唐王准奏,二人謝恩而出。

當日晚,兩位將軍各取披掛穿戴整齊,金盔銀甲,威風凜凜,持劍舉斧在宮門外把守。一夜間,竟再無半點響動,唐王因此安寢無事。

雖有二位將軍把守,皇宮清靜了幾日,但唐王終究不忍二將辛苦,為難兩人夜夜守候,便尋那丹青妙手,將尉遲恭秦叔寶披掛在身的真容繪於宮門之上,前宮門從此夜間無事。

而兩位將軍的威風儀容,就成了民間流傳至今的門神。人間的劫難雖過,冥府的審判還要三審,即便是貴為天子的唐王,仍然得親自閻羅殿上過一堂。

秦廣王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故事中的三曹對案,吳承恩《西遊記》描述說:太宗魂魄被押解地府,徑入森羅殿上,與十王禮畢,分賓主坐定。

秦廣王曰:涇河鬼龍告陛下許救而反殺之,何也?太宗道:朕曾夜夢老龍求救,實是允他無事;不期他犯罪當刑,該我那人曹官魏徵處斬。

朕宣魏徵在殿著棋,不知他一夢而斬。這是那人曹官出沒神機,又是那龍王犯罪當死,豈是朕之過也?

十王聞言,伏禮道:自那龍未生之時,南斗星死簿上已註定該殺於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案,是我等將他送入輪藏,轉生去了。看來生死早有天命,因此這場官司也就不了了之。

轉輪王殿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在這幅轉輪王殿中,圖面分為二部分。上部分畫面顯示的正是公堂會審,只是轉輪王正襟危坐於案桌前,案上放置狀文、筆墨,左側站立一位判官。

堂上一位右手提住龍頭、左手拉住魏徵者,正是被斬的龍王;魏徵身披朝服,左手捧一斬龍劍;魏徵的身後則為唐太宗,他身著黃袍,頭戴金冠;太宗的身後為掌案判官崔珏,

《西遊記》說他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懷揣一本生死簿,註定存亡。昔日曾為唐國相,如今掌案侍閻君。

劉全獻瓜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在太宗對面,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劉全,他高捧南瓜,是作為禮物送給地府冥王的。有了掌案判官崔珏的幫忙,劉全的禮物,唐王總算逃脫了刑罰。

六道輪迴圖 清代 紙本設色 李黎鶴藏

圖中的一位正在轉動轉輪的惡鬼叫「無常死主」。六道在內的大輪,由無常死主手持轉輪,表示六道內的有情眾生,無一可逃離死主的掌握。中央為一群披著動物皮毛們男女,他們正在準備進入轉輪,投胎轉世。

《西遊記》說唐太宗隨著崔判官、朱太尉,來到六道輪迴所,又見那騰雲的身披霞帔,受籙的腰掛金魚,僧尼道俗,走獸飛禽,魑魅魍魎,滔滔都奔走那輪迴之下,各進其道。判官送唐王直至超生貴道門,辭了崔判官,隨著朱太尉,同入門來。

那太尉見門裡有一匹海騮馬,鞍韂齊備,急請唐王上馬,太尉左右扶持。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邊,還陽於世。

故事總算圓滿結束,誠信的理念亦得以彰顯。太宗失信於人的道德污點,最終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即便貴為天子,也不例外。

(編輯:如風)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修真,你願意做一個真實的人嗎?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