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6歲以下幼兒到遊樂園玩,這三種意外最常見!

6歲以下幼兒到遊樂園玩,這三種意外最常見!

隨著暑假腳步將近,不少爸爸媽媽都想帶小寶貝到遊樂園瘋狂一夏。到遊樂園玩,除了要按照寶貝的身高、年齡選擇適合的游具,其他安全防護措施也不可少。專家提醒,遊樂園中有許多隱藏的陷阱,6歲以下幼兒一不小心就可能會發生意外,帶寶貝出門前,最好先做遊戲規則的演練,才能盡情享受歡樂時光!

6歲以下幼兒到遊樂園玩,這三種意外最常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孩意外傷害,夾傷、撞傷最常見

根據近年來遊樂園發生的事故統計,孩子在遊樂園最常發生的事故傷害有跌墜傷、夾刺傷、撞傷等3種。3歲以下的孩子因為手腳較細小,很容易被遊樂設施的間隙夾傷,或在遊玩過程中被其他年紀較大的孩子撞傷。帶孩子搭乘遊樂設施應該將安全帶、安全鏈、安全扣、安全護欄等相關安全配備就定位,並叮嚀孩子不得在設施即將啟動或未停妥前站起。到球池、沙坑遊玩須隨時留意孩子周遭的人群動向,及時介入處理。

除此之外,因為小朋友到遊樂園通常會興奮地到處跑來跑去,很容易誤闖正在運行中的遊樂設施,例如旋轉木馬等,入園後一定要牽緊孩子的手,別讓孩子靠近運作中的游具,以免孩子在設施尚未啟動前自己跑去搭乘。

許多人都會讓孩子穿上公主裝或蓬蓬裙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但這種輕飄飄的衣服很容易捲入或纏結在遊樂設施上,這類服裝與帶有繩結的連帽T-shirt都不適合在遊樂園穿,在遊樂園最好讓孩子穿著兩件式運動服以及完整包覆腳部的運動鞋。

掌握4大原則,避免寶貝回家做噩夢

在遊樂園玩樂的過程中,除了留意孩子的人身安全,也要隨時關注他的心理狀態。有些父母會高估孩子對遊樂設施的接受度,帶孩子玩海盜船、雲霄飛車等高刺激性的設施,讓孩子當場嚇哭,甚至在返家後出現尿床、做噩夢等身心癥狀。到遊樂園玩最好把握以下幾點原則,以免孩子內心蒙上陰影:

原則1、行前先評估孩子的身體狀況。

玩的目的是讓自己開心,開心的前提是身體健康。如果孩子已經有輕微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的癥狀,硬到遊樂園玩只會讓他更不舒服。

原則2、根據年齡、身高選擇適合的遊樂設施。

遊樂園設施一般會根據身高、年齡分成不同等級,入場前最好先確認孩子符合設施規範的標準再進場。

6歲以下幼兒到遊樂園玩,這三種意外最常見!

原則3、進場前先評估該游具是否適合孩子玩。

遊樂園設施都有一定的刺激性,遊玩方式大多以旋轉、彈跳為主,入場前應評估該設施的性質是否適合孩子,並告知孩子乘坐時可能會有什麼感覺,讓孩子自己觀察該設施的運作模式決定是否要玩。

原則4、不要強迫孩子玩他不想玩的游具。

有些父母即使知道孩子害怕或不想玩,仍會強迫孩子去玩,或鼓勵孩子「沒關係,去試試看嘛!」孩子往往會出現焦慮、恐懼、不安的身心癥狀。

口罩、乾洗手、醫藥包,入園必備

到遊樂園玩除了攜帶基本的嬰幼兒用品與食物乾糧,還應該準備兒童口罩、醫藥包、清潔用品、安撫巾/玩具以及1~2套寶寶的換洗衣物。許多遊樂園都會規劃室內遊樂區域,在密閉空間里戴口罩才不會感染病菌。而小孩常喜歡東摸西摸,因此乾洗手、消毒液、濕紙巾等清潔用品也不可少。醫藥包是為了預防孩子臨時受傷所準備,包內可以放入生理食鹽水、小瓶碘酒、OK綳、防蚊液、蚊蟲咬傷藥膏、冰敷袋。若孩子是第一次到遊樂園玩,安撫巾、安撫玩具也要放進包包,以免孩子哭鬧不休。

隨時注意孩子狀況,別分心做其他事

6歲以下的孩子比較自我中心,很容易在遊戲時與其他小孩產生爭執或碰撞,正因如此,帶孩子到遊樂園絕對不可以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有的父母一到遊樂園就放孩子自己下場玩,自己在旁邊看手機或離開尋找下個遊戲地點;有的父母則是沒有事先協調誰要負責顧小孩,出遊時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避免分心做其他事,並在事前做好分工,這樣才能在孩子出現突髮狀況時及時處置。

除此之外,由於遊樂園環境較吵雜,整體氛圍又比較歡樂,事故發生時的呼喊往往容易被忽略。當發現孩子神情有異,出現連續性的哭鬧或尖叫,應儘快檢查孩子是否受傷,視情況隨時中止行程,確保孩子的安全。

親子遊樂園玩,這些事不可不知

事先與孩子溝通遊戲規則

利用圖片、視頻向孩子說明各項遊樂設施的限制及規則,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孩子才不會因為臨時不能玩而鬧脾氣。

視孩子情況/特質選擇遊樂設施

若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對新事物的接受度低,最好不要讓孩子嘗試過度刺激的遊樂設施。

6歲以下幼兒到遊樂園玩,這三種意外最常見!

適時規範孩子的行為

小孩在搭乘遊樂設施的過程中往往會做出一些危險舉動,比如在設施尚未停妥前掙脫或站起,此時應該及時提醒並規範孩子的行為,以免發生危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飯愛上自己動手吃,一歲後的飲食
3周大男嬰裹背巾窒息亡,你的背巾/背帶用對了嗎?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