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逝世,他的經典照片全在這兒了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逝世,他的經典照片全在這兒了

當地時間16日,世界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家中去世,享年102歲。在現代建築的歷史上,貝聿銘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他始終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在將建築人格化的同時為其注入東方的詩意。

因一部電影開啟的設計人生

貝聿銘祖籍蘇州,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廣州。同年,貝氏家族買下了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10歲時,貝聿銘歲家人遷往父親工作所在的上海居住,並每年都會在蘇州獅子林度過一段時光。

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為貝聿銘)。

貝聿銘在上就讀中學時接觸到了新的建築、藝術和生活方式。高中畢業後,他的父親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但是,一部名為《大學幽默》的電影卻使得他違背了父親的意願。電影中描述的美國大學校園建築和校園風情令他對建築設計有了濃厚的興趣,最終改變了他的選擇。

1935年,時年18歲的他奔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就讀建築學,但他對當時過於傳統保守的賓大建築系頗為失望,僅僅兩周之後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建築工程,27歲時又進入哈佛建築研究所深造。

貝聿銘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貝聿銘在哈佛大學遇到了兩位重要的良師益友: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和馬塞爾·布勞耶(Marcel Breuer),前者的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注重合理性的觀念深深影響了貝聿銘;後者對光的濃厚興趣讓貝聿銘認識到了光在建築中的重要性。

由此,貝聿銘將光視為設計建築時最先考慮的要素之一,也因此獲得了「光線魔術師」的美譽。

貝聿銘和妻子盧愛玲。

飽受爭議的盧浮宮往事

貝聿銘以標誌性設計而聞名,其最著名的項目是1989年設計的盧浮宮透明金字塔,另外還有上世紀70年代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和肯尼迪圖書館、80年代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以及90年代的曼哈頓四季酒店。迄今為止,貝聿銘共有70餘件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其為巴黎盧浮宮的拿破崙廣場設計的透明金字塔如今享譽全球,但在設計之初卻備受爭議。該項目最早來自時任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在1981年公布的「大盧浮宮」(Grand Louvre)計劃,並直接指定由貝聿銘操刀。

但當貝聿銘的設計方案公布後,卻在法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對於讓一位來自紐約的華裔建築師來修整他們的國家珍寶館,巴黎人大為震怒,認為這會「毀了巴黎」。而透明金字塔造型的草案更讓人覺得是「給死人設計的金字塔放在破舊的盧浮宮裡」。每天,批評者們都佩戴著一枚寫有「為什麼要造金字塔?」字樣的圓形小徽章表示他們的不滿。

但密特朗的決心不可動搖,他看過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項目,堅信貝聿銘能很好地完成使命,並給予了無條件的支持。

在盧浮宮施工現場的貝聿銘。

但著手建築過程中又碰到了難題:為了不影響到周圍的歷史建築,必須使用通透純凈的白玻璃;又因為多面反覆疊加,玻璃色素會更加明顯,可供應商卻不願投入研發經歷,只是回復」這不可能「。討論無果,貝聿銘幾天後不動聲色地拿出了一塊德國製造幾近透明,不含綠色素的飛機艙白玻璃,而密特朗也給供應商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完成。

1989年,盧浮宮金字塔終於竣工。歷經30年的歲月洗禮,它通過了一切考驗,和埃菲爾鐵塔一樣,這個透明的錐形體也成了巴黎的標誌之一。

1993年,由於貝聿銘圓滿完成「大盧浮宮」計劃,他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軍官勳章,這是法國最高級的勳章之一。

「中國印記從未消失」

進入21世紀後,貝聿銘重返故土。2006年,貝聿銘的「封山之作」蘇州博物館竣工。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里,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

深灰色石材的屋頂和白牆相配,給予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新的詮釋。現代的幾何造型錯落有致與傳統蘇州園林的精巧融為一體。屋頂木紋百葉窗營造的室內溫和的光線,將貝氏「用光線做設計」的理念發揮到極致。

但蘇州博物館的意義不僅在於其建築美學上的成就,對於貝聿銘來說,設計蘇州博物館是他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得以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

貝聿銘慶祝蘇州博物館開幕。

除了蘇州博物館之外,貝聿銘也為祖國留下了不少其他經典設計:

北京香山飯店。

香港中銀大廈。

台灣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投身建築事業70年,美國是貝聿銘的事業起點,項目遍布中美法德等全球各地,但最終,他多年積累的建築經驗和智慧依然要魂歸故里。

如他所說:「對我來說,中國印記從未完全消失。現在我在美國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是很怪嗎?我給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內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多圖回顧貝聿銘經典之作

貝聿銘為世界留下了諸多美麗建築,跟著iWeekly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肯尼迪圖書館。

貝聿銘受邀設計肯尼迪圖書館項目,1964年肯尼迪夫人傑奎琳親自拜訪,並欽定他為設計師。

波士頓漢考克大廈。

達拉斯市政廳。

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

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

位於克利夫蘭的搖滾名人堂。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內景。該項目最初是由卡達國王和他26歲的女兒Sheikha al Mayassa公主提出設想。建立博物館不止是為了收藏和展示,並且要重塑人們對於穆斯林世界曾經作為全球開放寬容的科技文化中心的回憶。

日本美秀美術館。

日本美秀美術館入口。

日本美秀美術館內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反墮胎組織聯合谷歌發 「墮胎廣告」,誰的錯?
「飛來橫財」,這個小國將成全球首富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