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時,日本戰馬有一米六,從小毛驢到大洋馬的轉變不容易

抗日戰爭時,日本戰馬有一米六,從小毛驢到大洋馬的轉變不容易

歷史上的日本人,個子一直都是槽點,既然人矮,那麼騎兵所配備的戰馬也不能太高,否則上不去不就尷尬了。但是上世紀戰爭難帶,日本曾經有過一支特殊的騎兵連,他們的戰馬都是非常高大的「東洋馬」,按理說,在日本領域裡是培養不出這麼優秀的戰馬,那麼他們的這支隊伍是怎麼組建起來的呢?

雖然我們對日本有敵意,不過也不得不承認,日本在學習這方面的確做到了不恥下問,他們對自己的缺點從未掩飾,只要看到哪個國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會立刻借鑒過來,而且是非常誠心的改,這應該也是他們能夠發展至今的重要原因。所以戰馬矮小他們自己也知道,這樣的馬匹在打仗的時候,別說是做戰馬,就算是做運輸任務都不夠優秀,所以在明治維新期間,他們專門實行了馬政,就是要改良本土地區的這些馬種。

當然,優良的馬種在日本是找不見的,只能從國外引進,而選擇的對象就是法國。說起來日本和法國在這之前還有過一段淵源,在19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法國曾經向日本請教過養蠶手法,為了感謝日本的幫助,法國就非常慷慨的贈送了他們最好品種的阿拉巴馬。不過那個時候日本對此還並不感興趣,所以這些阿拉伯馬全部被賞賜給了家臣,直到準備要改良馬種的時候,他們才想起來這些馬。緊急將其召回,就成了肩負國家重任的種馬。

由於阿拉伯馬畢竟不是很多,所以在最初近代很多都是近親繁殖,所以出來的優良品種不多,大多數馬匹身高依然很矮,這樣的情況持續了有將近十年的時間,後來日本總結了一番經驗,並且從全球引進了各種優良馬種,成立了三天育種場,制定了全新的計劃,最終成功讓本土的馬種實現了徹底改良,身高可達142cm,雖然和歐洲的馬種相差還挺多,但是已經超過了當時我國的馬匹高度。

所以在甲午戰爭的時候,他們用這匹戰馬組成的騎兵連給中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後來他們又進行了第二批改良計劃,這次不僅是在改良馬種,同時也會從這些混血馬中,找出那些適合陸軍,哪些適合炮兵,通過更加詳細的分類,讓這些戰馬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所以在上世紀十四年代的時候,日本的戰馬高度已經達到一米六,遠比騎兵都要高大。

抗日戰爭時,日本戰馬有一米六,從小毛驢到大洋馬的轉變不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鐘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同樣受國家資助留學,弟弟為美國設計戰機,哥哥回國研究原子彈
用半生找尋南京大屠殺鐵證,剛獲得大陸身份,被出生地註銷戶口

TAG:分鐘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