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立儲密旨里道光為何寫下兩個名字?

在立儲密旨里道光為何寫下兩個名字?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65歲的道光帝覺得關於選擇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不能再拖了。道光帝龍生九子,但不幸的是,前三子均未長大成人。皇四子奕詝此時16歲,皇五子奕誴此時也是16歲,皇六子奕訢此時15歲,皇七子奕譞此時7歲,皇八子奕詥此時3歲,皇九子奕譓此時兩歲。

其中,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以及皇九子奕譓年齡尚小,品德、才幹、學識等均無法考察;甚至可以講,在眾人看來兩三歲的皇子能不能長大成人都是個未知數。所以,這3位皇子暫時不在道光帝皇位繼承人的考慮人選之列。皇五子

奕誴被道光帝過繼給了惇恪親王綿愷(道光帝已故的弟弟),承襲綿愷爵位的奕誴成了「惇郡王」,自然也就失去了皇位繼承人的權利。如此一來,道光帝的9個兒子中,3個已故,3個尚小,還有一個被過繼。那皇位繼承人的人選就只剩下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了。

皇四子奕詝的母親是鈕鈷祿氏,即已故的孝全成皇后。奕詝9歲的時候失去了母親,道光帝便把他託付給靜貴妃撫養,靜貴妃恰好是皇六子奕訢的生母,也就是說奕詝和奕訢從小是在一起長大的。

道光帝經常去看望兩個兒子,發現無論是有好吃的還是好玩的,奕詝總是讓著奕訢,頗有哥哥的樣子,道光帝認為奕詝很有涵養。可之後的種種歷史事實表明,奕詝的道德水準未必很高,只是從小寄養在靜貴妃那裡,不敢與弟弟爭寵罷了。在道光帝看來,與奕詝相比,奕訢的優勢是聰穎。據《清史稿》記載,奕訢「就傅日授千言,少讀即成誦」,意思很明確,就是說奕訢跟著老師學一篇幾千字的文章,他讀幾遍就能背下來;這是奕詝很難做到的。道光帝也有意無意地對這兩位皇子進行考察,這也為兩位皇子的老師鬥法提供了平台。奕詝的老師是杜受田,奕訢的老師是卓秉恬,這兩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日後能繼承大統,所以經常給自己的學生出謀劃策。

《清史稿》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訢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失。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這段史料大體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道光帝帶著皇子在南苑狩獵,奕訢聽從老師卓秉恬的建議,出色地發揮,打到許多獵物,道光帝很滿意。奕詝則聽從老師杜受田的建議,一箭未發,什麼也沒打到。道光帝很不解,便問奕詝是怎麼回事。奕詝按照老師的囑咐回應父親,聲稱春季乃萬物生長之際,他不忍心為了一己之私而傷害無辜的生命,破壞了自然的和諧。道光帝聽後龍顏大悅,認為奕詝很仁義,頗有帝王之風。

還有一個故事,極有可能是野史傳聞,但也不會是完全的空穴來風。有一天,道光帝叫兩位兒子來自己的寢宮訓話,奕訢先進寢宮,道光帝對奕訢說了一番話。大意是這樣:「我身體不好,可能就要不久於人世了,可國家又這麼亂,你可有什麼治理辦法嗎?」奕訢的口才很好,道光帝說完之後,他就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治國方案以向父親表現自己的雄才大略。道光帝覺得奕訢是個治國良才,有為君之道。道光帝讓奕訢退出去之後,又叫來奕詝,把問奕訢的話又重新問了奕詝一遍。道光帝話音剛落,奕詝撲倒在地,連連磕頭,痛哭流涕。道光帝問他怎麼了,奕詝應道:「我只希望父親長命百歲,從沒想過父親去世之後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道光帝感慨萬千,認為奕詝很孝順,有帝王之風。

不論故事是否完全可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對兩位皇子長時間的考察,道光帝基本認定皇四子奕詝既仁義又孝順,皇六子奕訢則頗有雄才大略。但最終花落誰家,卻成了宮內宮外皆百般關注卻不得其解的困惑。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立秋的這天晚上,道光帝命貼身太監趕走養心殿內的閑散人員,伺候好筆墨,他決定書寫立儲密旨。太監布置好一切後,便站在門口望風,只留道光帝一人在養心殿。養心殿內燭光搖曳,道光帝徘徊在御案之前,遲遲不能下筆。終於,道光帝坐下來提起了筆,門口望風的太監頗有心計地用餘光掃視著道光帝,至於道光帝寫的是什麼,他自然是很難看清楚,但是道光帝運筆的手他還能看清,太監清楚地看見道光帝寫了長長的一豎。太監心中不禁一震,難道道光帝寫的是奕訢的名字?

問題來了,道光帝在立儲密旨上究竟寫沒寫奕訢的名字呢?即便道光帝在立儲密旨上寫了奕訢的名字就能代表道光帝選擇的接班人就一定是奕訢嗎?當然所有的疑問終有撥雲見日的一天。時間過得很快,4年的時間轉瞬即逝。1850年,即道光三十年的正月十四這天,69歲的道光帝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滿朝文武大臣、近支宗室都來到圓明園為道光帝送終。彌留之際的道光帝命人當眾宣讀立儲密旨:第一道密旨「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第二道密旨「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特諭」(第二道密旨是道光帝在生命垂危之際於慎德堂臨時書寫的)。皇四子奕詝勝出,第二年改元咸豐。

有清一代,秘密立儲的硃諭上同時寫兩個人名字的,僅此一例;不是皇位繼承人,其名字還能出現在立儲密旨上,這種情況也實屬罕見。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道光帝在確定皇位繼承人時的那種煎熬與猶豫不定。即便是狠下心來要確定皇四子奕詝為接班人,道光帝也依舊放不下皇六子奕訢,覺得自己愧對於奕訢,無奈之下,便也把奕訢的名字寫進了密旨中,而且還將奕訢的名字寫在皇位繼承人奕詝的前面,可見道光帝的良苦用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民國廉租房:抽籤不搖號,面積不大規矩多
玉帝與王母是什麼關係?夫妻嗎?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