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較真:麵包好吃卻五毒俱全?為啥要給麵包扣這麼大的帽子!

較真:麵包好吃卻五毒俱全?為啥要給麵包扣這麼大的帽子!

較真要點:

1、最近有自媒體宣稱:「麵包好吃卻五毒俱全」。這篇文章毫無道理。比如文章稱: 「許多水果麵包的『水果味兒』都是用香精、糖和酸味劑調出來的,再用色素打扮一下,就一副『水果模樣』了」。這是事實。不過水果香精和色素本身都沒有什麼問題。在國家標準中,它們通常都是「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也就是說並不存在「超標」「濫用」的問題。

2、多數麵包是精白麵粉製作的食品,好吃的麵包通常還含有比較多的糖和脂肪。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說,這樣的食品確實談不上「健康」。但是,為了改善其風味、口感和安全性所加入的那些食品添加劑,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使用,並沒有什麼問題,也談不上「陷阱」,更談不上「五毒俱全」。

查證者:雲無心 | 食品工程博士

麵包是常見的食品,但有自媒體文章宣稱「麵包好吃卻五毒俱全」,還列舉了麵包的「八大陷阱」,號召「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吃前請三思!」

其實這八大「陷阱」,都是在唬人,沒什麼道理!

【「陷阱」一:麵包改良劑】

文章宣稱:「近來發現,有的商家在麵包改良劑中添加違禁的溴酸鉀,雖然能增白、強筋、增加彈性的作用,但可能會導致癌症」。

在食品生產中,「麵粉改良劑」是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增加、強筋、增加彈性」確實是這類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溴酸鉀過去曾被批准用作這一用途,不過現在已經禁用了。也就是說,如果有商家使用,那就確實是違法的。

但溴酸鉀並不是唯一能夠改良麵粉的物質。在世界範圍內,目前廣泛使用的主要是偶氮甲醯胺和過氧化苯甲醯。不過,因為媒體的炒作,社會輿論強烈反對「麵粉增白」,中國目前禁用了過氧化苯甲醯。而偶氮甲醯胺還是可以合法使用的。此外,碳酸鈣和碳酸鎂也可以作為「麵粉處理劑」和「膨鬆劑」改善麵包的口感。

【「陷阱」二:全麥麵包用色素染】

文章宣稱:「全麥麵包並不都是用全麥粉做的,而是全麥粉加部分小麥粉」。

這一點是事實。不過,這只是說宣稱的「全麥麵包」不像大家期望的那樣是「純粗糧」,而是只有一部分粗糧,其他的還是小麥精粉。相對於真正的全麥麵包,它不是那麼「健康」而已。跟白麵包和白饅頭相比,它多少還是含有一點粗糧的。

【「陷阱」三:香酥麵包使用人造黃油】

文章宣稱:「幾乎每種麵包都需要用黃油。現在基本上都用的是人造黃油。」

這一點是事實。

不過「人造黃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就不見得。人造黃油往往用氫化植物油作為原料,但氫化植物油中含有多少反式脂肪,跟具體的氫化工藝有關。比如氫化程度高甚至「完全氫化」的植物油,反式脂肪的含量可以非常低。

當然,即便不含反式脂肪,甚至使用天然黃油,其中的飽和脂肪也還是不利健康的。

【「陷阱」四:水果麵包多用香精、色素調的 】

文章宣稱:「許多水果麵包的『水果味兒』都是用香精、糖和酸味劑調出來的,再用色素打扮一下,就一副『水果模樣』了」。

這是事實。不過水果香精和色素本身都沒有什麼問題。在國家標準中,它們通常都是「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也就是說並不存在「超標」「濫用」的問題。

【「陷阱」五:甜麵包中加糖精】

文章稱:「很多麵包房為了降低成本,都用甜味劑來部分代替白糖」。

首先,不管是糖精還是其他甜味劑,並不危害健康。其次,白糖在麵包中的作用並不僅僅是提供甜味,它還有保水、產生質感等功能,並不是「用甜味劑代替白糖」就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正如文中所說「甜味劑的口感和白糖有所差別。甜味劑的甜味在口中停留時間更長,而且後味發苦。」用多了甜味劑,會影響麵包的風味和口感——不好吃的麵包,消費者是不喜歡的。

簡而言之,甜麵包中加糖精並不是什麼問題。跟糖相比,它對健康的不利影響還要小一些。

【「陷阱」六:奶油蛋糕最暴利】

首先,只要明碼標價,在市場上公平競爭,「暴利」並不是問題,也不能稱之為「陷阱」。

至於說到「植物奶油」,關於反式脂肪的問題跟人造黃油是一樣的——即便是使用了氫化植物油,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有「大量反式脂肪」。其次,植物奶油的風味跟天然奶油並不完全相同,要用植物奶油做出天然奶油的風味還是需要很高技術含量的。

【「陷阱」七:乳化劑保持柔軟光澤】

乳化劑的使用可以改善麵包的口感,使得麵包更加彭鬆柔軟。

乳化劑有很多種,符合國家標準的乳化劑安全有效,完全用不著擔心。至於有沒有人用「工業級」乳化劑,不能說「絕對沒有」,但絕大多數麵包房可能沒有能力從工業乳化劑中選出適合做麵包的,還是直接買「麵包乳化劑」方便可靠。

至於說「肝臟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老人,吃了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就純屬是謠言了。一種乳化劑能夠被批准成為食品添加劑,必須要針對各種人群都安全。任何一種物質如果「老人吃了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是不可能被批准作為添加劑用於食品中的。

【「陷阱」八:防腐劑和抗氧化劑】

文章稱:「麵包用到的防腐劑丙酸鈣是在20年前悄悄引入的,研究證明,它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性疲勞」。

丙酸鈣是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防腐劑,在國家標準GB276中明確列出了使用範圍和用量限制,不存在「悄悄引入」的說法。

世衛組織和糧農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JECFA)對丙酸鈣進行過廣泛評估,結論是:丙酸鈣作為防腐劑使用,攝入量「不限」。這個評估在1973年作出,在1997年49屆大會上保持了這一結論。雖然後來有一些零星研究對其安全性提出了質疑,但尚未得到廣泛認同,各國標準還是採用JECFA的結論。

最後總結一下,多數麵包是精白麵粉製作的食品,好吃的麵包通常還含有比較多的糖和脂肪。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說,這樣的食品確實談不上「健康」。但是,為了改善其風味、口感和安全性所加入的那些食品添加劑,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使用,並沒有什麼問題,也談不上「陷阱」,更談不上「五毒俱全」。

本文編輯:marthaywang

想了解更多科學知識?微信搜索「較真闢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較真 的精彩文章:

這種魚千萬別吃?又是標題黨,不過非法添加確實存在
較真:日本政府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面禁止微波爐?假的!

TAG: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