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繁簡體一般都很像,為何「聽」卻被簡化成「聽」,前後完全不同?

繁簡體一般都很像,為何「聽」卻被簡化成「聽」,前後完全不同?

中國漢字演變史就是一部人民用字習慣進化史。大家現在日常使用的是簡體字,但可不要以為繁體字簡化的進程是從建國之後才開始的,其實簡體字的歷史與漢字的歷史相距並不遙遠。漢字的形體是在漢朝完成定型的,但其後歷朝歷代的文人仍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漢代的史游,晉朝的王羲之,唐代的歐陽詢,宋代的蘇軾,元代的趙孟頫,清代的鄭板橋等等,都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改造」過漢字,創造出了簡體文字。所以說,簡體字並非是一個時代的一蹴而就,也不是某個人物的憑空捏造,它的歷史循序漸進、源遠流長,它的創造者是生活於語言基層的普普通通的民眾。

但是,我們知道繁體字簡化都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的,比如「貝」簡化為「貝」,「標」簡化為「標」,「錶」簡化為「表」,或省略筆畫,或去掉某一部分,或去除偏旁,被簡化後的文字都是有跡可循的。這也是為什麼從未學習過繁體字的我們,見到之後總能神奇地認出來。

即便是大改,比如「塵」簡化為「塵」,那也是有具體含義的,小的土灰即為塵。然而小解卻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奇葩:「聽」,它的繁體字寫為「聽」,二者之間沒有任何肢體上的聯繫,而且簡化後的「聽」竟然棄用耳字旁而改用口字旁,這是為何?

若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系統地學習一下繁體字簡化的方法,共有四大類。其一,古字代替。在甲骨文或篆書中,有很多寫法簡單卻比繁體更古老的文字,或者有多種寫法並存的文字,那麼就採用其中書寫較為簡便的一種;其二,俗體字扶正。俗體字是指那些已經在生活中被長期應用的,但卻不符合規範的文字,由於其受眾太廣、影響太深,所以就被當作正式文字;其三,異體字變形。整個漢字的構造一樣,但某些偏旁或部位的位置換一下,就成了異體字,比如「峯」改為「峰」;其四,新字形創新。在印刷術不發達的古代,印刷失誤常有發生,有時候就將印刷出來的「奇文怪字」當成了正統。

《說文解字》里是這樣闡述「聽」的:它由「耳、壬、直、心」四部分會意而成,其餘三字容易理解,「壬」是指人直立的樣子,那麼四字連起來就是正直慎立,打起精神用心把聲音收進耳朵里。由此可見,古人對傾聽他人話語這件事尤為重視,它的右半部又與「德」字相同,這體現了古代以禮為尊的道德規範。

《說文解字》里又是這樣解釋「聽」的:從口斤聲,意為「笑貌」,即笑著的樣子。和現今一句網路流行語相似,說「你笑得就像一個三百斤的胖子」,傾聽他人,以笑回應,很明顯這也是禮儀的體現。

實際上,自從元代開始,這兩種寫法就一直並存使用,它們是根據不同方向的思考得到的對傾聽的不同理解,由此可下結論,「聽」的簡化方法屬於上述的第二種,即俗體字扶正。元代的某一個人創造出了「聽」,其後被廣泛流傳使用,自此江湖上一直存在兩種武功,只不過在最近的武林大會上,「聽」被廢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給英國下的聖旨,至今在大英博物館,專家:幸虧他們不識漢字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