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加 7 Pro 體驗:A+級別的屏幕能帶來怎樣的使用體驗?

一加 7 Pro 體驗:A+級別的屏幕能帶來怎樣的使用體驗?

前有金立解散、美圖兼并,後有鎚子停售、魅族轉型。逐漸走向寡頭時代的手機市場,留給小廠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成功活下來的一加,給出了它的答案——一加 7 Pro。


用過就回不去的屏幕

當把一加 7 Pro 真正拿在手裡的時候,其實你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比如正面看起來很像 OPPO Find X,這也是一加第一次使用完整的全面屏設計。而後背部分則保持了一加 6T 的基本設計語言,攝像頭居中,表面採用了霧面處理。

但一加還是有點保守,保守體現在沒有首發一款更大膽吸睛的配色,比如一加 6T 的「邁凱倫」版以及「電光紫」版其實都比目前的配色更出挑一些,現在也只能寄望之後再推出特別配色的版本了。

另外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還稍顯粗糙,比如背面攝像頭凸起邊緣部分,其實還是有一點割手的,包括這個框住攝像頭的金屬圈也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外觀設計總體上還是顏值在線的,拿在手機不會有低端廉價的感覺,只是還稍微欠缺了一丟丟精緻。

在前些天規格泄露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擔心一加 7 Pro 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板磚,畢竟 OPPO Reno 10 倍變焦版已經算是前車之鑒,厚度和重量在今年都算是名列前茅。

在實際上手之後,儘管這種疑慮仍然存在,機身如同所想那樣很大,但由於雙曲面屏幕分攤了一定的厚度,整個握持的手感反而比想像中更薄一些,這種手感也分散了一些重量感知。能感覺到一加 7 Pro 的分量不輕,但也還在預料之中。

海外發布會後參數公布,8.8mm 厚度和 206g 的重量基本也印證了我之前的感受,不過還是建議盡量選購輕薄的保護套。

屏幕是一加 7 Pro 花費力氣最多的地方,除了投入一個億的費用來研發之外,CEO 劉作虎和官方微博可是結結實實的吆喝了好幾天,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依然充滿了對國產手機是否能達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疑問和不信任。

拋出硬參數,找三星顯示和第三方機構 DisplayMate 背書,一加已經儘力去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從基本規格上來看,三星顯示為一加 7 Pro 定製了一塊 6.67(圓角計算 6.46)英寸,比例為 19.5:9 的 Fluid AMOLED 屏幕,3120×1440 解析度,90Hz 刷新率,激發亮度 800nits。和三星自家 S10 的屏幕基本上是不相上下。S10 激發亮度更高,但手動拉到最高亮度兩者兩者基本持平。

比起尺寸和亮度,其實解析度和刷新率是文章視頻里最難以體現的兩個維度,非常隱性,但卻是「用慣了就難以回去」的兩個典型。

我曾聽過很多人表示手機用 1080p 的解析度就足夠了,60Hz 刷新率用了這麼多年也沒什麼不好。但這只是沒有對比就沒傷害,只要你的眼睛適應了 2K 解析度和 90Hz,回頭再看 1080p 和 60Hz 就「味同嚼蠟」。

所以當一加放出消息向三星顯示定製了一塊 2K 級別的面板時,其實已經拉開別的國產旗艦一個身位。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曾經被詬病過屏幕的一加這次直接不和國產玩了,競爭對手轉向了 iPhone XS Max 和三星 Galaxy 10 這樣的國際旗艦。對於這些產品,一加還有著 90Hz 刷新率的優勢。

90Hz 刷新率並非什麼新鮮的技術,在 LCD 面板上早已有 90Hz 甚至 120Hz 的屏幕,離消費者們最近的其實就是 iPad Pro 上面那塊 120Hz 刷新率的面板,遠一點的還有 ROG Phone 的 90Hz 以及雷蛇 Razer Phone 2 這些遊戲手機,但在三星 AMOLED 屏幕上確實第一次實現。

從主觀感受上說,肉眼的觀感能夠很明顯察覺到一股「三星味」,無論是祖傳的側面偏綠還是面板的觀感表現,其實與三星 S9 到 S10 這一代的屏幕表現都極為相似,基本上可以認為在效果上和 S10 這一代是同級別的。

但加上 90Hz 之後就不一樣了,它不像 iPad Pro 的 120Hz 有非常明顯的一眼睛區別。但只要用上一個下午再用回三星,儘管顯示效果還是近似,但滑動起來微博你就會覺得三星的滑動有種「抖動」和「卡頓」的感覺,這就是眼睛適應了高刷新率之後的「副作用」,尤其是畫面運動較快時會感覺更明顯。

至於這塊屏幕在色准等方面的表現,一加這次和屏幕評測機構 DisplayMate 合作,並在 5 月 14 日放出了完整的測試報告。0.8 的 JCND 色彩偏移持平 iPhone XS Max,略弱於 S10 ,整體素質則和兩者不相上下,同樣獲得了 A 評級。

另外一加 7 Pro 也是繼三星 S10 系列之後,又一台通過 HDR 10 認證的手機,也側面印證了這塊屏幕的素質。

至於你們要的 DC 調光,海外發布會雖然沒有提,一加把這個功能藏在了實驗室設置里。

一加 7 Pro 的屏幕指紋是我近期用過的產品里可以說是最快的,官方給出的數據是 0.21s,相比一加 6T 不僅識別速度更快,同時識別區域也更大了,不用再小心翼翼將拇指對好,我覺得除了依然不能盲解之外,現在的光電屏幕指紋已經達到了電容指紋水平(三星超聲波指紋出來挨打)。

屏幕規格的突飛猛進,讓一加 7 Pro 有了真正跟市面上最頂級旗艦掰手腕的資格,然而產品力上跑得飛快,一加品牌本身卻還需要循序漸進,所以在聲量上強調三星顯示和 DisplayMate 並非沒有原因。


適配了 25 款輸入法的線性馬達

作為一台非常出色的水桶機,有一些功能和體驗是在文字和視頻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比如這次上了 X 軸線性馬達,也叫橫向線性馬達或者 XY 軸線性馬達。

線性馬達是一個比較主觀但個人卻比較在乎的體驗,在某些手機上常年關閉振動並不是因為不喜歡振動,而是這些手機的振動馬達效果實在太差,儘管如此仍然有一些系統級的振動反饋無法關閉,就像隱藏在房間角落的蟲子,每次碰到都要噁心一下。

目前手機上線性馬達效果最好的依舊還是 iPhone 沒有之一,一加 7 Pro 當然也不能和 iPhone 的相比,但是從振動觸感的反饋來說,它已經做到了目前 Android 陣營里第一梯隊,和 Reno 10X、魅族 16s 等手機處於同一水平,面對大部分 Android 手機都是領先的。

但問題是,用戶能在哪些地方體驗到線性馬達的好處?最讓人用了回不去的,其實是使用輸入法打字時的觸感反饋。

然而振動手感這事並不是僅有硬體就可以的,從系統層面到第三方軟體的支持上都會影響線性馬達的表現。

舉個例子,在堅果 Pro 2S 上的 Z 軸線性馬達能提供不錯的反饋,但是在系統輸入法和第三方輸入法的支持程度完全不一樣,系統輸入法甚至還特地有一個「開啟特殊振動」的功能開關。

所以當一加的產品經理說對 25 款常見的輸入法都進行了線性馬達適配的時候,我覺得一加的團隊是有在認真對待這個事情。另外因為一加的海外策略,喜歡谷歌拼音和 Gboard 等國外簡潔輸入法的用戶這次也會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種草」到底是真心安利,還是套路?
為了追求一個更真實的遊戲世界,我們還缺乏什麼?| 近未來 ⑤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