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三個著名影視形象跟正史中的人物相比,鬍子是多了還是少了?

這三個著名影視形象跟正史中的人物相比,鬍子是多了還是少了?

「歷朝宮中使令,任用閹宦,此舉最賊(傷害)人道,閹宦類多河間人。既選為內侍,則被宮。惟閹割之後,須居密室,避風百日,露風即死,無葯可療。又須選取未成童者為之,壯者受宮多危險。宮後,即聲雌頷(下巴)禿,髭鬚不生,宛然女子矣。」這是《清稗類鈔》中的記載,也就是說,大家認為的太監和宦官,都是下巴光禿禿的。

這裡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宦官、太監並不一定是閹宦,起碼唐朝的大詩人王勃不是,劉蘭芝的丈夫焦仲卿和後來上門提親的府君之子也不是閹宦,甚至連最有名的「死太監」趙高,其實也不是太監。

位列初唐四傑並寫出《滕王閣序》的王勃,自然不是「太監」,但是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卻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後面那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連漁夫樵夫都會唱。

《孔雀東南飛》里兩次說「承籍有宦官」「仕宦於台閣」,說明官宦之家是很榮耀的,至於宦字,我們望文生義也會想到「家臣」。稍有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太監中監少監是外三內十二監的三級主管,遼國的太府監、少府監、秘書監的一把手都叫太監,元朝的秘書監也設有太監少監,這些資料在《遼史》《元史》中都能查到。這方面的話咱們就不多說了,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趙高童貫司馬遷,他們在正史中究竟有沒有鬍子?這三個著名影視形象跟正史中的人物相比,鬍子是多了還是少了?

上面這張圖,就是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太史公」司馬遷,這一幕發生在司馬遷編完《史記》之後,劉徹直言「你這是在用刀筆復仇」。司馬遷跟漢武帝有什麼仇呢?這個也不用多說,因為漢武帝銷毀了司馬遷的男人專屬之物。但是我們卻看到司馬遷鬚髮蒼蒼——白髮蒼蒼有情可原,長須飄飄又作何解釋?難不成司馬遷還會易容之術?

司馬遷的官銜是太史令,太史令的辦事機構在隋朝叫太史監,唐朝叫太史局、司天台,明清兩朝叫欽天監。顧名思義,我們就是到太史令除了掌管史料,還管天文星象。所以司馬遷跟中行說、魏忠賢不是同行,這一點在《漢書·卷六十二》中有明確記載:「遷既被刑之後,為中書令,尊寵任職。」這樣看來,司馬遷雖然沒有當過「太監」,但在晚年是絕對不應該有鬍子的。

司馬遷不該有鬍子,但是電視劇為了維護太史公的形象,硬是給他安上了鬍子,而另一個也不是「太監」的歷史名人,本應該有的鬍子,卻被取消了。這個人就是使大秦帝國二世而亡的中車府令、丞相趙高。

趙高在《史記》中無傳,他的出身記載在《蒙恬列傳》里:「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彊(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蒙恬之弟蒙毅)不敢阿法(枉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開除公職)。帝(秦始皇)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據《史記》記載,趙高不但有女兒女婿,而且還有三族:「趙高教其女婿咸陽令閻樂劾不知何人賊殺人移上林。」「子嬰既位,患之……高上謁,請病,因召入,令韓談刺殺之,夷其三族。」

同時《史記·秦本紀》還記載:「法初有三族之罪」。這就是說,滅三族的法令是秦代開始施行的。《史記集解》對「三族」的解釋是「父母、兄弟、妻子也。」這就說明,趙高有父母兄弟(這一點《史記》有記載),除此之外,趙高還娶了妻子,生育了後代,他的官職也跟中行說魏忠賢沒有半點相似之處,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劇里的趙高一根鬍子都沒有。

司馬遷不該有鬍子而有了,趙高不該沒鬍子卻沒了,而咱們要說的第三個人,確實是跟中行說魏忠賢同行,但是他卻應該有鬍子,不過也不是太多。

兩個版本的《水滸》都走了極端,經典版中的童貫下巴溜光,新版的童貫鬍子比豹子頭林沖還茂盛——要知道原著中林沖並沒有「沉魚落雁之榮」,反而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威猛的樣子是頗有幾分張飛風範的。

正史中的童貫確實是有鬍子的,在《宋史·卷四百六十八·列傳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中有這樣的記載:「貫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有度量,能疏財。」這就很明白了:童貫是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個子,仗義疏財頗有宋江之風,他的下巴上,有十幾根鬍子。

可是咱們看兩個版本的水滸電視劇,一個肥頭大耳男生女相,一個頭角崢嶸霸氣陽剛,鬧得大家莫名其糊塗:童貫明明只有十幾根鬍子,但是大家「看到的童貫」要不就麵糰團如一老嫗,要不就是滿臉須髯比林沖還硬氣,到底哪一個更靠譜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曹丕廢劉協而篡漢,劉備除了稱帝還有三條路可走,他該如何抉擇?
三國正史中的曹營五大步戰高手:一人力大無窮一人自詡劍術無雙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