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方學者:甲骨文前中國無文字,所以中國文明史只有3600餘年

西方學者:甲骨文前中國無文字,所以中國文明史只有3600餘年

眾所周知,西方學者一直認為,中華文明只有3600餘年歷史,而中國人認為至少有5000年,甚至有8000年文明史。之所以出現這一爭議,關鍵在於西方學術界對文明的定義。


西方學者對文明的四項標準: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甲骨文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在此之前只有刻符。所以,即便之前中國上古遺址中出現了城市、青銅、神廟和祭壇之類,但中國文明史卻是從甲骨文出現的商朝開始,僅僅只有3600餘年,此前的中國沒有「文明」可言。

甲骨文前中國無文字,真的只有原始人類「不著調」的刻符?對於這一觀點,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毫無疑問,探究中國文字形成史,從史書上肯定找不到最直觀答案,只能依靠地下不斷出土的文物。通過多年的考古發現,中國文字真的恰如西方學者斷言?不斷出土的考古證據,或許已經揭開了真相!

目前,中國多個上古遺址中出現了刻符,甚至有一些已經破解。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其中發現了21個刻符,學者蔡運章、張居中已經破解了11個字:分別屬於反映易學裡離、坤兩卦之象的卦象漢字。

安徽蚌埠雙墩遺址,距今7000多年前,發現630多刻劃符號,數量眾多,類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目前,中國很多學者認為:已具備了原始文字的性質,是漢字源頭之一。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距今6000多年前,發現了二三十種刻符,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已逝)直言,「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

浙江嘉興庄橋墳遺址,距今5000多年前,與其他遺址不同的是,這一遺址的文字:非常明確的可以成組連字成句。

山東骨刻文,距今5000年左右,是在獸骨上刻畫的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目前已被破解。學者研究指出,這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

其實,在甲骨文之前,還有山西襄汾陶寺朱文、河南洛陽二里頭遺址(被普遍認為是夏墟)的水書等。問題在於,西方學者認為這些統統不是文字,只是「不著調」的刻符。

這些上古遺址中的刻符,到底有沒有文字?中外學術界可謂眾說紛紜。只是,很多中國學者確認是文字的結論,並不為西方學者所認可。有趣的是,一部分中國學者也認為只是刻符。

賈湖遺址中的刻符,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雙墩遺址中有630種刻符,中國學者認為「已經具備了原始文字的性質」。庄橋墳刻符中甚至出現了「連字成句」的刻符。至於骨刻文就更不用說了,幾乎猶如甲骨文的文字,而且成系統的文字表達。

然而,對於中國學者的嚴謹結論(中國學者做出這一判斷,並非屁股決定腦袋,是需要研嚴謹的討論研究),西方學者卻並不認可。原因很簡單,如果真認可了,就代表中華文明史要大幅度改寫,遠不止3600餘年。

當然,西方學者的這一偏見,也可能與他們對中國漢字不了解有關,以自我為中心判斷。與歐美字母不同的是,中國漢字源於圖畫,由原始的圖畫逐漸演變而成。所謂刻符,其實就是畫畫,很多遺址中的刻符,其實已經非常接近後來的漢字了,甚至就是後來的漢字。

但不管如何,對於西方學者的「甲骨文前中國無文字,只有刻符」結論,網友回復一針見血:甲骨文是成熟文字,難道中國文字一下子從原始刻符,就跨越成了成熟文字?顯然不符合文字演變邏輯,在甲骨文之前肯定有一種相對成熟的文字,因此中華文明史肯定不止3600餘年!而且,18世紀的自行車,與今天的自行車差別很大,難道18世紀的自行車就不是自行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馬王堆漢墓出土,裡面發現一特殊書籍,為何最後成果卻給了日本人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