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型相親後,男死女傷,慘!

大型相親後,男死女傷,慘!

如果你在公園邊或者草地上行走玩耍,很多時候會發現有一些螞蟻聚集在一起,黑壓壓的一大片。恭喜你,你極有可能正在觀看一場鋪道蟻(Teramorium)家的「直播」——這也許是一場饕餮盛宴,也許是兩個巢穴之間的一場戰爭,也許是它們正在放飛王子和公主……

正在享用蜂蜜的草地鋪道蟻。| 圖片:Fractality / flickr

它們近在身邊

在中國,分布最廣的鋪道蟻是草地鋪道蟻(T. caespitum),它也是鋪道蟻家族中最典型的(模式物種),幾乎遍布中國。這些黑褐色的螞蟻通常只有三毫米長,即使營養狀態好一些,也只有四毫米的樣子,非常不起眼。工蟻只有一型,沒有大小分化;沒有兵蟻。(螞蟻是真社會性動物,通常有蟻后、雄蟻、工蟻、兵蟻的分工。)

草地鋪道蟻的工蟻。| 圖片來源:冉浩

簡·多布薩思科(Jan Dobrza?ski)等曾經試圖研究草地鋪道蟻的工蟻是否在行為上有不同分工。研究結果顯示,工蟻們似乎都是多面手。正在建巢的工蟻如果發現同伴運來了食物,會丟下手上的工作,前來幫忙;當巢穴遭到嚴重破壞時,那些外出覓食的工蟻也會丟下食物,先參與巢穴的建設。

草地鋪道蟻在土中營巢,也喜歡在石塊下、石隙里或磚縫中安家。它們的巢穴規模可大可小,其中能有數千甚至近萬隻個體,但蟻后一般只有一兩隻。巢穴外經常堆放著新翻出的土壤,圍繞著巢口,就像小火山。一般一個巢穴有若干巢口,巢口直徑1.3~1.5毫米,巢穴的地面控制範圍為一到幾個平方米。

一個草地鋪道蟻的巢口。| 圖片來源:冉浩

再來看一個特寫。| 圖片來源:冉浩

草地鋪道蟻在自然環境中並不佔優勢,但它們在人類環境中的適應性卻非常強。在新建的小區,當原先的土壤環境被破壞,所有螞蟻被剿滅後,草地鋪道蟻往往第一個來到這裡,接管土地。因此在頻繁施工的地段,如果有一種螞蟻存在,往往就是草地鋪道蟻。此外,它們在農田等人造環境中也非常常見。

能單槍匹馬,也能團隊制勝

草地鋪道蟻的力氣很大,遠勝近親,甚至比體型稍大的對手也要強上一分。這種大力可能來自它們粗壯的六條腿

當它們設法舉起一個重量遠超自己的重物(比如食物)時,它們會用口銜起物體,試著舉起來;如果食物太重了,自己往往反被掀起。這時,兩條前肢還抓著地,但另外四條腿——中足和後足——則到了空中,揮舞著尋找一個合適的著力點,一旦抓到什麼東西,它們便有很大機會六肢用力,將重物舉起來。這個過程可能只需五到十五秒。

制服肥蟲不在話下。| 圖片來源:冉浩

如果遇到單個螞蟻處理不了的情況,它們會返回巢穴尋找幫手。這些應召的「幫手」會跟著「領隊」(leader)出發,在後者的帶領下尋找它回來時留下的氣味標記。這通常需要花些時間,有時甚至會花上十來分鐘才能找到來路。如果時間拖延過長,幫手們可能會返回巢穴,此時領隊就要再找幫手。

一旦領隊找到來路的氣味標記,很快就能帶領幫手們沿原路返回,找到食物。這種存在「領隊」的情況在螞蟻中並不少見,但在鋪道蟻中極為突出,它們的「領隊」能夠迅速集結起大隊人馬。

把食物運回家,或者藏起來

草地鋪道蟻是雜食性螞蟻,以植物碎屑、小型植物種子和小型節肢動物屍體為食,當然,還有人們丟棄的各種垃圾。

一旦找到食物,草地鋪道蟻會一起將食物舉起並運回;如果食物過大,也會先將其分解成小塊,以增加運輸的效率。回巢的路途往往不會有太大波折,但問題在於「進門」

有時候,它們需要在洞口周圍繞上很久才能找到洞口,並把食物運進去。如果洞口太小,它們就會換個洞口或者把食物進一步分解——當然,如果不太難,也可以拓寬洞口。研究發現,找到合適洞口所需的時間會隨著外出經驗的積累而縮短,這說明草地鋪道蟻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並且能記住各個洞口的大概情況

當食物過大,而且離巢穴很近時,鋪道蟻則會採取另一種策略。它們會用土粒將食物覆蓋起來,以防止被鳥類、流浪貓或者其他動物發現。它們甚至能夠將一個完整的桃子或者雞翅用土完全包埋起來。這種行為在其它螞蟻中是比較少見的。

這隻桃子幾乎完全被草地鋪道蟻掩埋起來了,只露出一角,其工作量不亞於我們堆起一座小山。| 圖片來源:冉浩

生命不止,戰爭不休

與很多螞蟻一樣,草地鋪道蟻熱衷戰爭,尤其是當旁邊還有另一窩草地鋪道蟻的時候。它們隊伍整齊地開赴戰場,然後密密麻麻糾纏在一起,黑壓壓的一層覆蓋戰場,很有特色。

草地鋪道蟻一次小規模的聚眾鬥毆。| 圖片來源:冉浩

在局部,所有戰鬥秉持的原則都是以多打少、分割包圍。工蟻們會用上顎和對方角力,攻擊對方的觸角、腿、腰(結節)等薄弱處,並試著用自己尾部的蟄針給對方來上一劑毒液——當然還要留心自己不要挨上一針。

一次典型的圍攻。| 圖片來源:冉浩

上圖為鋪道蟻強健的上顎;下圖可以看到尾部的蟄針。| 圖片來源:Michael Branstetter / antweb.org

通常,戰爭可以持續幾個小時甚至更久,直到一方無力為繼,被推回到洞口採取防禦策略為止。

戰爭結束後會留下一地的屍體。草地鋪道蟻會打掃戰場。工蟻的屍體不會被取食,反而是被丟得遠遠的。這是一個好習慣,不僅可以減少疾病感染的風險,也不會把貪圖屍體的掠食者吸引到巢穴附近,平白增加活著的螞蟻外出的風險。

婚飛大事

婚飛是螞蟻世界的另一件大事。成熟的草地鋪道蟻巢穴每年都會產生一批有翅膀的繁殖蟻——也就是王國的公主與王子。它們擁有寶貴的翅膀,可以上天交配。交配完的雄蟻很快就會死去,雌蟻則要獨自去開創新的王國。它們尋找合適的地方落地,挖掘土壤,形成小小的巢室,並把其封死,將自己藏起來。在那裡,雌蟻會折斷翅膀,利用自己身體儲存的營養哺育第一代工蟻。

日本弓背蟻(Camponotus japonicus)的婚飛,一隻雄蟻從洞穴里爬了出來。| 圖片來源:冉浩

當然,事情並不像說的那麼輕鬆,過程中風險重重。無主的土地很難找,那些土地上原來的螞蟻們,會極度亢奮地到處追捕這些創業者,以防它們形成勢力,威脅自己在這片土地的統治權。

同時,這些初來乍到的新蟻后也是良好的食物。哪怕同樣是草地鋪道蟻,「地主」也不介意大開殺戒,它們並不會把死去的蟻后當作獵物抬回巢穴,而是就地處理——直接從新蟻后的肚子下口,咬開腹部的體壁,取食其中營養豐富又鮮美的卵巢。

即使是第一代工蟻出世後,仍不能算安全。一旦被強大的對手捕獲,它們很可能尋蹤追跡,摸到新巢穴的藏身之處,然後將其徹底剷除。

經歷重重險阻,能夠成功建立巢穴並繁盛起來的蟻后,不足百分之一。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Fractality / flickr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物種日曆」,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生命不止,戰爭不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異鬼必須死?
人生成功在毅力,你是有毅力的人嗎?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