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太聽話、太懂事的孩子,其實一生都在難為自己

心理學家:太聽話、太懂事的孩子,其實一生都在難為自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聽話、懂事的。然而,從個體心理發展角度看,這種聽話、懂事的背後,隱藏著很多不利於孩子自身成長發展的因素,甚至可能會成為他們一生的羈絆。

盲目順從

首先,那些過於聽話、懂事的孩子,其實是對父母權威盲目的順從。

在童年早期,我們並沒有形成獨立的是非判斷觀,因此,聽從父母的意見是對我們的行為具有指導性。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會對我們行為的好壞進行評價,潛移默化中強化了我們的行為方式與思想態度。

例如,當我們做出一個父母期待的行為後,便會得到他們的獎勵與誇獎,從而強化了我們這種行為。

反之,當我們做出的行為違背了父母的期望,便會受到批評,我們也就不會再嘗試這種不被認可的行為了。

但是,父母並不總是對的,盲目的順從父母,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甚至錯過那些本來"對"的事情。

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大環境下,大多數人即便是在18歲成年之後,仍然需要父母的經濟支持,不能獨立的求學、步入社會。

因此,父母出於對子女的關心,為孩子未來的職業發展、人生規劃提供大量的建議,甚至完全掌控孩子的人生。

對於那些過於聽話的孩子來說,他們不會反駁自己父母的建議,只會按部就班的去儘力滿足父母的期待。

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突然發現,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由於他們太「聽話」、太「懂事」了,也就不會去違背父母的意願,只能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壓抑起來,表現出父母期望的樣子。

然而長期的壓抑只會加劇他們的心理壓力,併產生大量消極的情緒。對於那些不知道如何排解壓抑感的人來說,他們很可能患上抑鬱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

投射到人際交往中

久而久之,這種聽話、懂事不僅出現在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中,還會投射到他們人際交往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於權威的順從,例如對於老師、領導,甚至是那些擁有老好人形象的同事面前。

他們會變得越來越不願意拒絕別人,即便對方提出的請求不合理,他們也會勉為其難的儘力迎合,違背了自己的意願。當自己的意願與外在的行為矛盾的時候,就會形成心理學上所說的"認知失調"。

他們會無法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難以表現出真實的自我,彷彿一輩子都戴著面具生活。可想而知,這樣的人生是很累的,是充滿著壓抑的情緒,與自我懷疑的困惑。

因此,如果不想一輩子為難自己,就不要再維護那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形象了,雖然孝順父母是好事,但並不意味著你要完全的順從。

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去大膽邁出腳步追求自己的人生,去告別那個唯唯諾諾的老好人形象,不再壓抑自我,做最真實的自己。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精神分析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渣男是如何一步一步毀掉中國女性的?| 心理學解密PUA
為什麼說人越老,越怕死?根本原因是什麼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