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末年最陰險之人,接連用計除掉三位名將,自己也沒有善終

三國末年最陰險之人,接連用計除掉三位名將,自己也沒有善終

三國末年最陰險之人,接連用計除掉三位名將,自己也沒有善終

東漢自靈帝以後逐漸開始混亂,等靈帝駕崩,中央已經失去了控制力,天下自此大亂,但也因為亂,所以這段歷史精彩紛呈,各路諸侯紛紛出場,上演一出出蕩氣迴腸的大戲,期間武將、謀臣迭出,讓人應接不暇,最後曹、劉、孫三家笑到了最後。但隨著公元220年以後,曹操、劉備的先後去世,前期活躍的英雄們也逐漸退出舞台,三國開始進入了平穩時期,魏蜀吳三家都出現的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

在略顯平淡的三國後半部,新生代的名將也不是很多,其中曹魏最為傑出的就是鍾會、鄧艾等人,但他們實際並不終於曹家,而是司馬家的死黨,蜀國則還有一個姜維撐門面,吳國的陸抗實力也不弱,有當年父親的風采。但前面三位名將都死在了一個人的手上,而且是幾乎同一時間因為同一件事被殺,此人堪稱三國末年最陰險之人,他就是衛瓘。

衛瓘剛出道的時候還是一個柔弱的文人,祖父是東漢的大儒,父親也當過曹魏的高官,可謂的官宦世家,而衛瓘本來也是通曉經綸,待人接物方面總是彬彬有禮,因此受到相鄰的稱讚,他在朝中也是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了廷尉,但當他轉為軍職的時候,他的陰暗面就體現出來了,在他身上則體現出了讀書人獨有的腹黑精神。

公元263年,司馬昭為了加快代魏的步伐,同時也為了轉移國內反對勢力的注意力,他下令魏軍伐蜀,以衛瓘為監軍,分三路進攻劉禪。前期魏軍的進展很順利,由於姜維下令漢中守軍退出險要的關隘而堅守重要城池,結果鍾會借著兵多,分兵圍城,並率領剩下的10萬大軍越過漢中進攻蜀地,漢中就這樣不攻自破了。幸好姜維還算聰明,急行軍繞過了陰平的魏國中路軍,回軍將鍾會阻擋在劍閣。

魏軍久攻不下,鍾會心生了退意,但此時卻傳來了鄧艾抄小道兵臨成都,斬殺諸葛瞻,逼降劉禪的消息,姜維在接到詔書後也只好無奈的投降。但姜維常年與鍾、鄧等曹魏將領打交道,早已對他們的脾氣摸得很清楚,他知道鍾會此人野心很大,而鄧艾居功自傲,二人必然有嫌隙,他想乘此機會做最後一搏,鼓動鍾會謀反殺掉鄧艾,然後再將他殺掉,重新迎回劉禪。

事情果然不出姜維所料,鄧艾自持勞苦功高,在成都城裡獨斷專行,搶了主帥的威風,鍾會本來就對他搶了頭功而不滿,經過姜維在身邊的鼓動,他果然動了割據稱王之心,為了除掉鄧艾這個最大的障礙,他與衛瓘商議了一條計策,一面向朝廷上書誣告其謀反,一面由衛瓘出面先假傳詔書瓦解了鄧艾的部眾,然後偷襲他軍營,將他給抓了並連夜送回洛陽審問。

鍾會在進入成都後第一天便軟禁了隨行的將領和官員,逼迫他們一同造反,並想讓衛瓘再次出面殺掉胡烈等不肯順從的人,衛瓘最後架不住威逼假裝答應,但出了鍾會的營寨之後就跑出城糾集軍隊來攻擊鐘會,結果鍾會抵抗不住被殺,姜維及其全族也死在這場亂戰之中。等做完這一切,他想到鄧艾還在回洛陽的路上,為了不使自己的陰謀敗露,他又派人在半路將鄧艾殺死,最後他一人回到洛陽,滅蜀的功勞也就一個人獨佔了,不僅封了侯,還做了鎮西將軍,一路平步青雲成為西晉開國重臣,但後來賈后弄權,衛瓘因為不敢屈從而被抄家滅門,也是當年的因果報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三國 的精彩文章:

TAG:看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