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生活大爆炸》完結了,你這12年過得還好嗎?

《生活大爆炸》完結了,你這12年過得還好嗎?

12年的《生活大爆炸》要全劇終了……

對於最初幾季的《生活大爆炸》,有人說它演出了大家最想要的生活——「和最好的朋友住在一起,對門是心愛的姑娘。」

而如今是——「我和心愛的姑娘住在一起,對門是我最好的朋友。」

殺青後的合照

這部劇何以如此受歡迎?

不少人的生活或許與劇中的四位理工宅男同步,從單身,到戀愛、結婚,再到生子、每日應對柴米油鹽……

這其中的磕磕絆絆,看他們便知。

曾經或自私、或自卑、或媽寶、或「社恐」的年輕人,是如何在愛情中成長的?

《生活大爆炸》的12年,就是答案。

0 1

Leonard:

愛需要「爭取」嗎?

Leonard最初在Penny面前的姿態——

屌絲、自卑、不安……

他不敢邀Penny去約會,卻會在Penny失戀時送上安慰。

聽到Penny說「想你」,他要跑去對門確認那句「想你」的意思。

終於和Penny在一起了,他又擔心自己會失去這位漂亮的、「社交女王」般的女友。

他,一個宅男,努力學習棒球知識好融入Penny的社交圈,願意為對方放棄自己的愛好、出售所有手辦收藏。

為什麼會這樣?

或許與Leonard的原生家庭有關。

他那位冷冰冰的母親,不願意擁抱他,甚至認為他應該「爭取」母愛,但他的所有努力只換來了母親的不屑與否定。

面對Penny時,Leonard也是邊「爭取」著愛,邊否定自己。

而Penny偏偏有「承諾困難」的毛病,這讓兩個人不停爭吵,感情一次次處於破裂邊緣。

一次爭吵後,Leonard將內心感受宣洩而出:

「不管你去哪裡,都有男生想追你,儘管有時候我就站在你身邊,而且他們還都比我高!這種事情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聽到這話,Penny第一次對Leonard說明心意,那距離Leonard說「我愛你」已過去三年

飾演Leonard的演員說,這是全劇他印象最深的一幕。

慢慢地,Leonard開始明白,他不需要扔掉「自我」,才能得到Penny。

Leonard向Penny求婚了很多次,而當Penny因事業失意向他求婚時,Leonard卻拒絕了:

「你希望你是真的想嫁給我,而不是因為一時的失敗。」

Leonard開始明白:安全感並不來自於眼前愛人的妥協,而是兩個人都可以用更成熟穩重的愛來讓對方心安。

Leonard的扮演者Johnny Galecki說:

「我認為Leonard喜歡的不僅僅是Penny的外貌和迷人性格,Penny更像是為Leonard打開了一扇門,讓Leonard收穫了他曾不敢去過的生活。她帶他走出了封閉的生活。」

正如朋友對經常吵架的兩人所說:

0 2

Sheldon:

過於自我,能談好戀愛嗎?

除了很多怪癖,Sheldon最大的特點就是:情商掉線。

他經常自大、傲嬌,無法共情,更別指望他安慰人了:

他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他看不出人際關係的必要性,無法忍受來自他人的肢體觸碰,更別說戀愛結婚了。

他一度在Howard的婚禮上發表了「獨身主義」宣言:

這很符合當下很多人的想法:好朋友有幾個就夠了,強調自我和原則,並願意為此付出孤獨之類的代價。

可是,當「女版Sheldon」Amy出現後,Sheldon曾經的堅持、偏執、個人主義在一點點坍塌——

他不自覺地邀請對方走進自己的世界。

當Amy提出中斷朋友關係時,他養了許多隻貓以掩飾自己的不快樂:

他一本正經地說情話:

在漫長的相處中,他一再放棄自己的固執和原則……

他討厭坐飛機,但為了向Amy求婚,他願意飛到對方身邊;

他最愛外婆,卻願意為了Amy與外婆起衝突,對外婆說:她對我真的很重要。

扮演Sheldon的Jim Parsons認為:

Sheldon慢慢地打開自己的世界、試著去談戀愛,是這部劇能夠持續12年的重要原因。

主創原本是想將Leonard設定為男主,但最後是Sheldon更受歡迎——Jim Parsons也成了美國電視界片酬最高的男演員。

編劇給Sheldon安排了好多段「表白」,比如:

「你們用感情污染了我,我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簡單的人了。」

「我對你有著無可否認又無法從其他途徑解釋的好感,我曾經以為我的腦子裡長了寄生蟲,但不是。我愛你。」

編劇把Sheldon設定成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被孤獨感籠罩的傢伙,很像當下的許多年輕人,因此尤其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但在內心深處,他其實是渴望同伴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最終,在友誼和愛情里,他找到了這種溫暖——而且,沒有喪失自己。

這是很多人都想要的那種成長。

0 3

Howard: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大概還和我媽住一起」

不少人都沒想到,四個人中最早結婚生子的是Howard。

最開始的Howard,彷彿「饑渴宅男」的代名詞。

他身材矮小,愛穿緊身褲、大皮帶和高領衫;

他不受異性歡迎,但見人就撩;

他是脫衣舞俱樂部的常客,有一家還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根鋼管;

他寂寞,甚至發明了機械手臂來代替「右手」,結果被卡住並進了醫院……

但在這些「猥瑣」背後,他的脆弱若隱若現。

他從小就缺失父愛,一直由母親照顧,成年後還與母親一起居住。

他生活自理能力極差,是典型的「媽寶男」。

與此同時,他又希望自己能逃離母親的控制,更獨立自由一些。

然後,他遇到身材小巧卻非常霸氣的Bernadette——

在Bernadette心中,他矮小的身材和緊身褲、大皮帶都是「火辣」的。

她會為他的優秀正名,甚至為此和朋友們吵架……

於是,「媽寶男」下決心走入婚姻。

他為Bernadette寫了一首歌:

「如果我沒有遇見你,我大概還和我媽一起住。「

Bernadette懷孕,Howard在恐慌後振作起來。

一個沒有父親陪伴成長的人,督促自己靠譜一點,成為好父親。

曾經的「媽寶巨嬰」,想辦法去賺錢,想辭去工作照顧孩子,還會用宇航員的經歷哄孩子入睡:「爸爸那個時候也穿著超大的尿布喔。」

0 4

Raj:

膽小鬼,屢敗屢戰

Raj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如果沒有喝酒,就沒辦法與異性正常談話。

但他渴望親密關係,看了很多愛情電影;

他對婚姻充滿期待,非常迫切地尋找著真愛,甚至愛上過Siri……

用英文來形容,Raj的狀態是」desperate「,與」恨嫁」差不多。

Raj的扮演者說,Raj其實很矛盾:

「他想找真愛,同時也想成為一個花花公子。但他對此又很不擅長,因為他會愛上他遇到的每個人。」

於是,Raj成了四個人中情史最豐富的一個:

拜金的聾啞人;社交恐懼症患者;美麗但奇怪的醫生;冷漠果斷的醫藥工作者……

但和另外三位比起來,他感性、溫柔,會被日常小事所觸動。

幾乎每任前女友都曾被他的貼心所打動,但每段感情都無疾而終。

更慘的是,前女友們表示:經過了他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生,並找到了真愛。

其實,Raj又何嘗沒有從中學習呢?

Raj的演員說:

「當他終於意識到:嘿,別著急,並反思:這一切的出發點都錯了!那時,他就成長了。」

後來,Raj遇到一位外人看來很合適的相親對象。離夢寐以求的婚姻只差一步。

但相親對象很理性,婚姻變成了程序化的流水工程……他也做了繼續孤單的決定:

「對不起,我真的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狂。」

12年過後,Raj終於不會因為害怕孤獨、或是為了跟上大家的腳步,而放棄自己想要的愛情。

《生活大爆炸》的編劇Chuck Lorre和Bill Prady曾談起這部劇的起源——

「我們在討論兩個點子。一個是關於正要開啟成年生活的女人,而Bill則談到了80年代的那群程序員,他也曾是其中之一。於是我們想,如果把這兩個點子結合會怎樣?」

Penny與四位宅男的故事由此而來。

Bill Prady說,Sheldon和Leonard就像從前的他:

20多歲,做著有點兒geek的工作,戀愛總是失敗,害怕「正常世界」,想要躲起來,卻又想找到歸屬感。

兩位編劇也注意到:

觀眾對Sheldon和Leonard有一種「保護欲」,因為他們雖然智商很高,但處理起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時卻那樣笨拙。

「他們是不合群的人物,而那種無法融入的疏離感,也讓人們想到了自己。」

一起走過12年的陪伴,很多人捨不得《生活大爆炸》的完結。

但Sheldon的扮演者Jim Parsons說,他希望這一切結束。

「這麼多年了,感覺我們已經把這塊骨頭上的肉都啃完了。」

他說自己已經是個中年人了,也許不再適合穿那些T恤了。

再來看這幾位卡司這些年的變化……

Sheldon,從34歲到45歲,期間與男友結婚了:

Leonard,從32歲到43歲,正要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Raj,從26歲到37歲,也結婚了,妻子非常美麗:

Penny,從21歲到33歲,離婚過一次,又結婚了。

在現實生活中,她也偷偷與飾演Leonard的人約會了兩年,如今兩人是好友:

Amy,從35歲到43歲,也離婚了,有兩個兒子,她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位神經科學家:

Bernadette,從29到39歲,她說Bernadette的尖嗓門是她模仿自己的母親得來的。她與一位作家結了婚,並與對方一起做起了編劇:

Howard,從27歲到38歲。在《生活大爆炸》開播的那一年,他便結婚了,現在已是兩位孩子的父親:

……

Jim Parsons說:「換個思路想,結束挺讓人激動的:我們生活的下一個篇章是什麼呢?」

在殺青前,Amy的扮演者拍攝了一段視頻,記錄了《生活大爆炸》劇組的最後一周:

在劇中,Amy有一段台詞說:

「我的滾輪床有人來睡,還有男生來我家?真想穿越回去告訴13歲的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部劇很大的一個魅力在於,它告訴我們:

每個人都是某種意義上的邊緣人、渺小者,都會有疑難、挫折,但有一次次的碰撞和爆炸,就會有一次次的改變和更新:

All start with a big bang!

成長沒有盡頭,生活也會一直有難題。

Howard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出驚人的成就,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默默無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生活的點滴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電視劇結束了,生活會繼續爆炸!

Live long and prosper!

這12年來,

你的生活經歷了什麼樣的巨大變化?

自己最重要的成長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Yaoyao,Cola

Lens正在招聘新媒體編輯/資深編輯、

商業策劃、兒童美學職位及實習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現代建築最後一位大師」走了,他設計了盧浮宮金字塔
他說:「除了幸福,我什麼都有」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