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媒眼中的貝聿銘:有追求、有魅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外媒眼中的貝聿銘:有追求、有魅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在外媒眼中,貝聿銘不僅是「最後一位現代主義大師」,有著對專業和職業生涯的執著追求,還是一個富有個人魅力的男人。

現代主義大師

在貝聿銘的設計作品中,可以列出一長串經典而富有魔力的名字: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盧浮宮改造工程、日本美秀美術館、香港中銀大廈、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等。這些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建築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現代主義。

《紐約時報》評論稱,貝聿銘是一名堅定的現代派。但對固有風格的過於堅持,難免會遭到各界的批評和質疑。

貝聿銘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在1989年正式開放前,一度有九成巴黎人反對他的設計,認為金字塔與盧浮宮格格不入。法國《費加羅報》更是帶頭抨擊這是「糟糕透頂的」設計。

法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但最終,貝聿銘採用了普通的幾何圖形、透光的玻璃材料,不僅可以折射出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還能為地下設施提供良好採光,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難題。而在爭議聲中,貝聿銘也從名流蛻變成大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稱,作為盧浮宮歷史上第一位外籍建築師,貝聿銘最終用現代主義贏得了法國人及全世界的讚譽。細節精巧、近乎透明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也被譽為一項「技術傑作」。

法國媒體後來評價稱,貝聿銘改變了法國人的文化觀念,神奇地讓法國人最終愛上了這座「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

《華盛頓郵報》指出,貝聿銘對城市公共建築和文教建築的貢獻不可磨滅。「與他同輩的現代建築設計師相比,他總能讓更多普通人接受和理解現代建築,」貝聿銘傳記作者邁克爾·康內爾表示,「為了讓公眾懂得如何欣賞現代建築,他走了一條很長的道路。」

路思義教堂

畢生追求

耶魯大學建築學院前院長羅伯特·斯特恩這樣評價這位建築巨匠:「貝聿銘的設計不只是一幢樓,而是他一生的心血,以及他對極致完美的無盡追求。」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貝聿銘是20世紀最多產的建築師之一,他的一生,在四大洲、十個國家都留下了代表作,「建築貫穿了他的一生」。

美聯社指出,從上世紀40年代到新千年,貝聿銘工作數十載從未停歇。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功成名就的他不只追求建築外觀結構,而是走訪了中國、埃及這些擁有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國家,開始嘗試將東西方文化相交融。這也使其後期作品更注重文化內涵。

蘇州博物館新館

退休十幾年後,85歲的貝聿銘再度出山,為故鄉蘇州設計了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將中國傳統的園林思想融入現代審美。這位從姑蘇城走出來的望族之後,依舊心牽故土,將新館稱為「我的小女兒」。

而他最後的兩個主要作品,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澳門科技中心分別於2008年、2009年開館,那時他已年逾耄耋。

伊斯蘭教藝術博物館

他曾說過「越是簡單的方法,越能具有感染力」;他也說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窮其一生,憑著自己的才能、毅力和堅守,貝聿銘將自己的建築哲學告訴世人。

個人魅力

有人好奇,叱吒建築界的大人物,私底下又是怎樣的。

CNN報道,生活中的貝聿銘總是衣著考究,戴著標誌性的圓框眼鏡,好脾氣,富有魅力,而且極為謙遜,「他的個人魅力和他的建築才能同樣重要」。

1964年,美國前「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出人意料地選擇貝聿銘擔任肯尼迪圖書館的設計師。當時貝聿銘還沒有太多耀眼作品,在一眾候選大咖中並不出彩。為了爭取這次機會,初出茅廬的貝聿銘別出心裁地將辦公區域粉刷成白色,只在接待處放了一盆鮮花,以此迎接總統夫人。這一招為他加了分,也給肯尼迪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後來,傑奎琳曾如此評價貝聿銘:「他所有的工作都展現出外交技巧,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政治策略。」

建築評論家保羅·戈德伯格形容貝聿銘為「一名有教養的男人,他安靜而毫不誇張的風格掩飾著強烈的好勝野心。」

《紐約時報》評論稱,無論是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還是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或是約翰漢考克大廈,貝聿銘的設計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總是遭遇很大阻力。但他有一種建築設計師一般不具備的獨特能力,「總能像外交官一樣,說服客戶為他規模龐大的設計項目掏錢,並與工程師和開發商周旋」。

據貝聿銘生前自己回憶,在他投入盧浮宮擴建的13年中,有兩年都花在了吵架上。媒體評論稱,他是靠著交際手腕及冷麵笑匠的本事,撐過了一次又一次和官員與歷史學家的會面。

但即便歷經榮耀,貝聿銘似乎仍是那個個子不高、時常笑眯眯的老頭兒。2003年在出席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建成25周年時,面對周圍人的盛讚,貝聿銘謙遜表示,「建築是石頭和磚塊、鋼筋和水泥,必須接受時間的檢驗。」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演藝大世界」長出「新空間」,商廈、寫字樓、酒店、文創園區處處有戲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