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看大師的印面處理技巧,臨摹借鑒,章法布局和用刀法

看看大師的印面處理技巧,臨摹借鑒,章法布局和用刀法

黃士陵,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號倦叟,別號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遊窠主,先後又有蝸篆居、延清芬室等齋號。是篆刻「黟山派」開宗大師,晚清時期書畫篆刻家。

清蔭堂印

「清蔭堂印」得急就鑿印之意趣,單刀正沖,並未復刀,有本色之美,在不經意間有匠心獨運的變化。如「清」字的「三點水旁」所佔空間較右邊「青」更大,「蔭」字下部處理隨意自然,「堂」字下方「土」部隨意歪斜、不拘一格……所有這一切構成了該印整體上的獨特意趣。

末技游食之民

「末技游食之民」一印印文結字借鑒趙之謙,有詔版之態;單刀刻就,筆意初顯。「游」字」中筆畫崩裂,「食」字中也有筆畫變粗的現象,二者相互呼應,可謂天成。「之」、「民」兩字間留紅與「末」字上方留紅恰好呼應起來,妙成佳構。臨摹時,宜在刀法、留紅兩方面多用心,對其中規律適當總結運用。

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一印印面雖小,字形點畫密集,但其文字變化大。「何」字楷隸相融,「意」字用簡筆,「鋼」字左右錯落,「化」字右邊彎曲弧線處在印面中心位置,十分醒目,與「為」字中的弧線相呼應。而「指」字「匕」部為求變化而橫放,呼應「鋼」字處的留白,使印面空靈有致。

華陽王三好堂所收金石

「華陽王三好堂所收金石」一印亦為多字印,形如漢簡,筆畫纖細,柔中有剛,殘破較甚。臨摹時,對字法造型應多留心,對邊欄殘破則不必太刻意,尤其是左側邊欄。從全印來說,右邊字形分量重些,為保持全印平衡,左側邊欄可適當增厚一些。

書為心畫

「書為心畫」一印初看並不起眼,但值得回味的地方有很多,臨摹時可借鑒的細節也不少。此印利用橫畫形成內欄,如「書」字中長橫粘連左右邊欄;「為」字處理最有意思:上方橫畫與右側邊欄粘連,下方橫畫與左側邊欄粘連;「畫」字長橫兩端與邊欄粘連——這樣就產生了「連——斷——連」的節奏變化。「畫」字筆畫粗重,隱然有封泥意味。

書遠每題年

「書遠每題年」一印乃以漢《張遷碑》碑額篆字入印,但皆非原碑原貌,黃士陵對文字的應變能力由此可見。在臨摹時,要注意把握方圓、疏密和曲直的變化,對細節處理要眼到、手到和心到。如「書」字橫畫做不等分,臨摹時如果變得太均勻,無疑會失其要旨。總的來說,此印字形安排左縮右伸。相同筆畫,如「遠」字「走之底」中的三小撇畫,各有細微變化;「遠」、「每」二字皆有拖筆,但並不相同,臨摹時要表現出來。

務耘

「務耘」一印印文二字有行書的飄逸之感。全印主要在於圓弧畫的巧妙應用,可謂妙趣橫生。臨摹時,「務」字中弧形筆畫要一氣呵成,形成流動感。

安雅

「安雅」一印仍然是通過結字變化來調整印面關係。如「安」字「女」部與「雅」字「隹」部處密集,且字形故意歪斜,有不正不斜之妙。「安」字「寶蓋頭」與「雅」字「牙」部筆畫方折,而「安」字「女」部以及「雅」字「隹」部則處理成圓轉形式,方圓對比強烈。「雅」字「隹」部四橫畫打破均勻分布,且粗細不同,十分有趣。

博研齋

「博研齋」一印為黃士陵的經典之作。「博」字出於章法需要,借金文處理而「反刻」,字形錯落;「研」字同樣也上下錯落。要注意的是,像「博」字這樣的處理方法需要視印面構成而定,活學活用。另外「齋」字用簡體,左右兩部分對稱,但有左低右高的變化,臨摹時須細察。

六朝管華齋

「六朝管華齋」是一方裝飾味較重的印章。在章法安排上左右對稱留空,臨摹時要注意留空不能太均勻,可隨意一些。在字形處理上,對稱或相類似的筆畫不可雷同。學印之初,常將細節處理過濾掉,這樣做實是不得法。如「管」字的上下兩部分呈上下轉折,一方一圓,要有不同變化;「華」字的「化」,左右各有變化。像這樣的細節尚有幾處,可在臨摹時一 一對照。

祗雅樓

「祗雅樓」一印與前一印風味迥異。此印善於穿插避讓,筆畫變化很多。臨摹此印要體會方圓、曲直和疏密的節奏變化。「雅」、「樓」二字皆有筆畫伸過中軸線,此舉必不可少。因為三字皆為左右結構,如果兩筆縮短,全印章法則有鬆散之弊。臨摹時應先細緻分析,意在刀先,方得要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雕刻師 的精彩文章:

我是雕刻師,大聖雕刻手稿
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師劉凌滄作品欣賞

TAG:我是雕刻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