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貝聿銘的留美家書,看一個天才少年的職業規劃和成功起步

從貝聿銘的留美家書,看一個天才少年的職業規劃和成功起步

1935年8月13日,年輕的貝聿銘未遵從父親的勸告——赴英國攻讀金融學,而是踏上了去美國讀建築學的道路。兩年以後,八一三事變爆發,日軍侵入上海。

按其自傳說法,國際飯店是當時他最喜歡的建築。上世紀30年代初上海建造國際飯店時,少年時代的貝聿銘像當時許多上海人一樣,每逢周末,他都到跑馬廳旁邊去觀看這座遠東第一高樓是如何一層層升高,對這一建築奇蹟驚訝不已,不由萌生了做一名建築師的念頭。

少年天才或興趣固然重要,但回首貝聿銘走過的道路,真正奠定日後他在國際建築領域大師地位的,無疑是他赴美國留學、攻讀建築學的那段生涯。他居然在美國三大名校的建築專業均留下了作為一名學子的不凡印跡。他先進入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課程。賓大建築系聲名顯赫,是當時夢想做建築師的中國學子留學的首選目標,在上世紀30年代註冊的中國建築師學會會員中,賓大建築系畢業的佔三分之一以上,是最早一批返國與外國建築師爭搶飯碗的人才,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即是。

不過,貝聿銘很快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

青年貝聿銘

在當時美國建築學界,賓大崇尚古典主義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系課程中有建築藝術,而無建築工程課程。哈佛建築學院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大本營,後來貝聿銘與他的妻子陸書華一道,進入到該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而麻省理工學院,既有建築藝術課程,同時也有建築工程課程,學生可以受到兩方面的教育。

剛進賓大不久,貝聿銘就注意到上述三所名牌大學在教學風格上的差異。他的強項是數學和自然科學,而非藝術,他感覺如果在賓大專研建築藝術,可能會一無所獲。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萌生了轉校之念。

貝聿銘的赴美,避開了兩年之後、長達八年的烽煙四起、顛沛流離。從1935年8月13日赴美,到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如果說這兩個八·一三裡面,多少含有父輩的策劃,含有一種巧合、幸運的成分在內,那麼,貝聿銘甫到美國即謀劃轉學的舉動,應該說極為不同尋常,即年輕的貝聿銘以同齡人極罕有的成熟,一開始就為自己規划了專業起點,從而奠定其日後在國際建築界的崇高地位。

在上海市檔案館館藏里,有幾件他初到美國留學時,寫給父親貝祖詒的書信,恰恰反映了與此相關內容,可謂彌足珍貴。筆者因工作之便,仔細看過其中的四封書信,分別寫於1935年10月2日、10月12日、11月2日和11月9日,其時貝剛到美就讀不久,年僅18歲。香港中文大學鄭會欣教授也藏有貝氏一函,蒙其惠賜一閱。該函僅署2月26日,未署年份,但據內容看當為1938年,其時貝氏在麻省理工已讀至四年級。

貝聿銘給父母的家書

在1935年10月2日一信中,也就是貝聿銘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二天,他解釋了轉校的原因:

「據云建築一科可分為二項,即建築藝術與建築工程,但該校(指賓大)則只有建築藝術,而建築工程則付缺如,因是故男等頗有不滿。偶憶及麻省理工大學有建築藝術與工程兼讀一科……極合男之本志。」

促使貝聿銘轉學的另一原因,是賓大的校風不盡如人意,中國學生在校園裡成立兄弟會等團體,團體之間的紛爭時有發生,他不願無謂捲入,希望將有限的時間多用於學習中。

另有論述,起初貝聿銘轉讀的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學,後在麻省理工學院院長威廉·愛默生的勸告下,放棄工程學,重新開始學建築學。

其實不然,貝聿銘轉到麻省理工,讀的仍然是建築,只不過根據自身特長,專註建築工程。他不喜繁複的建築藝術,認為賓大的課程不適合他,而且斷定現代主義建築將蓬勃發展。事實也是如此,貝聿銘的眼光異常犀利。

貝聿銘設計肯尼迪圖書館

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的課程,因涉及建築藝術與建築工程兩項,無疑較賓大為多,功課也更為繁重,但兩校學制相同,都是五年。

據貝聿銘書信自述,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尚有張姓、陳姓留學生二人。讀一年級時,他選讀了必修的力學、建築設計、製圖、英文、法文等七門功課,另選了一門三年級課程general study,共計八門課,每周三十二個小時,門門成績優秀,令老師同學刮目相看。

貝聿銘在11月2日信中,曾談到他第一次考試時的情形:

「校中於近二星期內,每科均舉行第一次小考,結果較約翰為難無多,惟題則長而且多,普通中國學生對此頗難應付。男此次考試結果頗為滿意,惟以對此考試製度未窺其要,故於吃虧之點獨多。」

英文課的第一次演講,「因預備極充分,得連續講四十分鐘之久,頗得教授之嘉許,但自覺咬字尚欠清准,較之西人相去尚屬遠甚」。

麻省理工學院的建築工程課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在一年級課程中,有一項實踐活動尤受學生歡迎。學校鼓勵學生尋找、購買合適的地塊,然後設計並建造完成一幢獨立住宅,所需一切費用由學校負責,多退少補,教授擔任顧問,但並不過問一應過程。新屋落成後,由學校售還給市政當局,所得資金留作明年購地之用,如此循環往複。貝聿銘對此感到獲益匪淺,還將他參與建造的房舍拍照寄給他父親欣賞。在鄭教授惠寄一函中,貝聿銘談及他在校外自費進修水彩畫課程的情況。他認為該課程雖屬藝術,但與建築有直接關係,自費學習對自己甚有裨益。

貝聿銘構思設計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作為蘇州豪門貝家的一員、大銀行家的「富二代」,年輕的貝聿銘擁有可以揮霍的諸多資本,但其在美留學期間,卻表現出相反的一面。這與家庭教養、文化學養和為人處世有關,與同齡人相比,貝聿銘可以說是少有的成熟且有主見。

貝聿銘剛轉學至麻省理工學院時,因學生宿舍已告客滿,他與另二位中國同學遂租住校外宿舍,費用平攤,住宿費23元美金,膳食30元美金一個月,「但求其能果腹而不求甘肥」。其他除零星開銷外,幾乎分文不花,更不參加無謂的娛樂活動。

唯一不吝錢囊的,是購買書籍和其他學慣用具,每學期達數十元美金。他曾在美國訂閱當時中國僅有的兩份建築刊物,即中國建築師協會主辦的《中國建築》和上海建築師協會主辦的《建築月刊》。

在貝聿銘看來,麻省理工學院還有一項優勢是其他大學所沒有的。學院的暑假在全美國是放得最長的,達三個月之久,其他大學包括賓大,都是一個半月。所以,只要能充分利用暑假來補習功課,修滿學分,可以做到提前至四年畢業。經濟方面的考慮,也是貝聿銘願意轉學至麻省理工的原因之一。

1939年,貝聿銘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工程學士學位,本想馬上回國,但抗戰爆發關山阻隔,父親讓他待情況好轉再回來。

他去了一家建築公司工作。後與妻子一起轉赴哈佛大學建築學院,攻讀研究生課程。在麻省理工,貝聿銘選修過與哈佛大學的幾個聯合課程。他在哈佛,現代主義大師格羅皮烏斯擔任他的導師,但即使他喜歡現代主義,他交給導師的畢業作品,仍是為中國藝術品量身定做的「上海博物館」,設計風格極富東方韻味,令人聯想起其晚年傾心力作——蘇州博物館。在貝聿銘心結里,傳統、傳承和現代一以貫之,歷史和藝術乃為建築之精髓。

1946年貝聿銘畢業,獲哈佛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留校受聘為助理教授。但不久,貝聿銘應美國地產界傳奇人物齊肯多夫之邀,走出安靜的校園,當上了一名職業建築師。

傳統的賓大,半傳統半現代的麻省理工,現代的哈佛,作為一名建築專業的學生,能在美國三大名校建築系深造浸潤,這一非凡經歷,在近現代中國建築學家中絕無僅有,何況,這是近代中國最為風雨飄搖的十餘年,比起他在中國的同行,他實在太幸運了。

數十年後,在他的主持下聳立起一座又一座經典的建築:巴黎盧浮宮庭院里的玻璃金字塔、美國國家藝術館東樓、肯尼迪圖書館、香港中銀大廈、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

在大陸,在國內內戰的激烈關頭,擔任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的父親,因急劇震蕩的黃金風潮案,被蔣介石免職。父親本已心力憔悴,趁機擺脫羈絆,繼續在金融行業任職。後長期在香港工作,直至上世紀70年代,輾轉到美國與兒子相聚。1982年,父親病逝於美國紐約,終年9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亞洲文化嘉年華」圓滿舉辦,匠心築夢開創亞洲新未來
號角吹響,全國84個作品角逐群星大獎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