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雷軍號召學習華為,但是真正的東西小米卻學不了

雷軍號召學習華為,但是真正的東西小米卻學不了

就小米即將發布的Redmi K20,小米進行了一波宣傳,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稱這是向華為學習的結果,而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也表示一直都要求小米員工要認真向華為學習,不過柏銘科技認為真正屬於華為的東西,小米卻一直都沒有去認真學習。

小米與華為的差距

小米以互聯網營銷起家,在2014年三季度達到輝煌的頂點,奪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和全球市場份額第三的位置,此後至今再也沒有達到這一高度。

對比之下,學習了小米互聯網營銷模式的華為推出的榮耀品牌,用兩三年時間就迅速崛起,並在2017年一季度在國內線上手機市場擊敗小米並保持至今,而華為手機其後更是穩固佔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領頭羊的位置,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則逐漸從全球第三穩步至如今全球第二,2018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已突破2億部,是小米手機出貨量1.23億部的1.67倍。

導致如此結果的就是核心技術上的差距,華為研發的海思晶元已成為全球前五大手機晶元企業之一,在技術水平方面已與手機晶元老大高通比肩;此外,華為在拍攝技術方面也已取得成果,其引領了全球智能手機多攝像頭技術的發展,其推出的mate系、P系已奪得全球智能手機拍攝性能第一名。小米也曾試圖研發自己的手機晶元,不過在推出澎湃S1之後,澎湃S2至今未見蹤影,如今其晶元業務已拆分出南京大魚半導體,凸顯出它在自研手機晶元方面已遭受挫折。

華為在技術創新上能不斷推陳出新,與它的巨額研發投入分不開,2018年它的研發投入高達900億元,位居全球企業研發投入第五名;而小米2018年的研發投入不到60億元,不到華為的十五分之一。在研發投入上的巨大差距,是導致兩者的技術研發上的巨大差距。

小米學習不了華為

從上述可以看到,小米與華為的差距主要就是在技術研發方面,這方面的差距,估計小米永遠也學不了了,這與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的經營理念有很大關係。

雷軍在金山工作16年時間,成功推動金山上市,但是他卻發現自己奮鬥十多年時間推動上市的金山市值卻不到知名上市企業的零頭,因此選擇離開金山,在創立小米的時候強調要順勢而為,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而小米的飛速發展也證明了他的這一理論,小米僅僅創立7年時間就成功上市並贏得了超過500億美元的估值。

此時雷軍顯示出對資本市場的高度熱情,在小米上市之前他投資的迅雷、獵豹移動、歡聚時代等企業已上市,隨後華米、雲米等先後上市,如此算來雷軍及小米投資的上市企業已有五家,目前正在科創版申請上市的有六家「小米系」企業,包括金山辦公、九號機器人、石頭科技、創鑫激光、方邦電子、聚辰股份等。

這些企業的成立時間都只有數年時間,顯示出雷軍希望在短時間內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財富變現,這與華為奮鬥近30年做到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第一、智能手機市場第二依然不上市形成鮮明對比,而作為晶元行業的全球前六的華為海思同樣經歷了20多年時間的發展才取得如今的成就,這與雷軍通過資本市場僅用不到十年時間就成為業內知名富豪的路徑顯然差距明顯。

綜上,柏銘科技認為華為所強調的技術研發耗時太長,而且風險太大,這與雷軍依靠資本市場用短時間就實現財富增值的理念差異巨大,雙方的經營理念差距巨大是雷軍和小米永遠也學不了華為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2018 的精彩文章:

TAG:柏銘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