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長壽如何讓人不討厭?季羨林、楊絳給出方法,只要做到這十條

長壽如何讓人不討厭?季羨林、楊絳給出方法,只要做到這十條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思考生命,生命的意義什麼?如何阻擋生命的逝去?如何保持長壽?當代文化大家季羨林和楊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長壽是人厭倦

隨著現代科技和醫療條件的不斷優化,人們的存活年齡也越來越長久。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社會問題。

雖然人們的生命長度得到延伸,平均壽命增長。但是,老人的會患有一些老年疾病。子女起初都會孝順的伺候病床之前,時間久了,就不管老人,任其自生自滅。

老年人的社會貢獻減少,但是如果遇上重大疾病,子女們就會背負巨大的壓力。老人為家庭做的貢獻有限,越來越多的子女,傾向把父母放到療養院,每個月支付一定的費用,由其他人養育老人。

時代的日新月異,意味著老人生命壽命越長,和家中青年人的代溝越重。爭吵發生的頻率越多,家庭關係更加緊張。

小時候,父母願意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長大後,子女卻不能同樣的道理為父母盡孝。這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問題。

如何能夠有效地緩解這個問題,當代大師季羨林和楊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二)季羨林的長壽之道

季羨林老人關於老年人的養生之道,提出了自己的十點見解。

第一點是一定要注重說話,避免禍從口出,在說話的多慎重考慮。言語是兩個人溝通的橋樑,也是別人直觀了解你的渠道。老年人減免和其他的人的爭執。

第二點避免倚老賣老情況的出現,一個人想要收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倚老賣老,是一種不好的風氣。

老人和青年人的關係,逐漸的變的陌生,讓傳統的尊老愛幼的美德,不復存在。

第三點,思想上的僵化,使長者和年輕人溝通變得有壓力。老年人也應該積極融入這個社會,嘗試了解年輕人們的生活,和年輕人多溝通。

第四點,不服老。不要拘泥於社會給老年人打下的標籤,老年人在心態上,應當時刻保持對這個社會的積極性。

第五點,不要全部依賴年輕人,找點工作做。不能整日無所事事。

第六點,不要總是提及當年的成績。當一個人不斷的的回憶的時候,那就限制了他前進的動力。積極向前擁抱未來,而不是固執己見,活在過去。

第七點,要開朗,不要陷入封閉。情緒上的封閉自我,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是極其有害的。

第八點,不能一直嘆息自己又老又貧,陷入對自己的消極情緒。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遇到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人。長時間的長吁短嘆,對周圍產生負面影響,只能惹人厭倦。

第九點,放棄生命也是不可取的。年輕人在外拼搏打拚,家中老人如果一直想要放棄生命,只是徒增子女的煩惱,沒有任何的價值。

第十點,不要憤世嫉俗。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不過度擔憂自己,不對社會懷有敵意。沒有人喜歡聽到指責,感受憤怒的情緒。

季羨林先生的十點建議,非常適合當今社會,老人們激增,但是又無法適應和社會、家人相處的現狀。

(三)楊絳始終笑對生活

楊絳女士的一生是一波三折的,雖然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丈夫和女兒的早早去世,令她悲痛不已。控制情緒,避免過度悲傷,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悲傷,她選擇積極地人生態度。

在漫長的晚年生活,她始終以一種積極態度面對殘酷的命運。她患有心臟病,無數次的折磨中,依舊健康的存活下來,她抵抗疾病能力也很頑強。

老年時期,也要堅持鍛煉,散步走路。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她非常善於養生,除了每日的走路之外,還會堅持做老年人的健身操。

在飲食生活中,也需要剋制自己。健康均衡飲食,避免油膩,老年人的脾胃功能較弱,消化不良會引發多種疾病。學會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關愛自己的身體健康,提升自己的身體功能。

季羨林先生和楊絳先生的養生之法,不僅僅使她們生命的長度得以延伸,尊重自己的做法,也引得很多老人紛紛效仿,對家庭關係的維繫,是很有幫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兩地書》:錚錚鐵骨下的柔情,魯迅全給了許廣平,愛情當如是
趙清閣與老舍:錯誤的年紀,錯誤的人,終究成不了對的愛情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