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很多詩人詞人都擅長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擅長通過寫一些女子,來隱喻心中的一些對政治的看法,對展開自己心態的描寫,比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而在亡國之詞這一塊兒,南唐李後主李煜的詞想來給人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然而,人們大多數原意研究唐詩宋詞,卻很少有人在元曲中發現元曲作家深埋心底的情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金末元初散曲作家楊果創作的一組散曲《小桃紅·採蓮女》吧!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組曲描寫的內容原本是普普通通的,但是,元曲作家楊果乃是在元朝初期創作的這首組曲,這就意味著作家的寫作目的也許並不單一,除了抒寫採蓮女的生活和愛情,從採蓮女的美貌到隱晦地表達作家自己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這其中還有一份國破家亡之悲憤,而這份感情,恰恰是這首《小桃紅·採蓮女》最沉重的一部分。

這首組曲內容如下:


小桃紅·採蓮女(【越調】小桃紅·採蓮女)

元代初期?楊果

採蓮船上採蓮嬌,新月凌波小。記得相逢對花酌,那妖嬈,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不恁也魂消。

採蓮人唱採蓮詞,洛浦神仙似。若比蓮花更強似,那些兒,多情解怕風流事。淡妝濃抹,輕顰微笑,端的勝西施。

採蓮湖上採蓮人,悶倚蘭舟問。此去長安路相近,恨劉晨,自從別後無音信。人間好處,詩籌酒令,不管翠眉顰。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看那採蓮船上那採蓮的女子,長得如此妖媚,就像是新月凌波。我回憶起遇見時她在喝酒,人比花嬌,一笑勝千金,那絕世容貌,讓人魂銷。她唱著那採蓮詞,歌聲清揚,如洛神,她如蓮花一般體態風情萬般好,妝容濃淡適宜,一顰一笑,美賽西施。可是她,不快樂,她靠在船上嘆氣,神情悵惘。她想著,長安不遠,情郎卻無信,他就留戀長安,在那邊飲酒行令何其瀟洒,哪還顧得上日日憂愁的我啊?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元曲作家楊果和其他的很多元曲作家一樣,寫人物寫得十分傳神,如在眼前,對情感的捕捉也十分到位,還把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想來這就是有血有肉了吧!

楊果這首元曲是在元朝初期創作的,寫的人是美人,寫的景也是美景,但是,細緻的朋友會發現,這種美是有點夢幻的,這種美被作家寫的是天上有、地下無的,而美景中的人物也是不快樂的,是為情所困的。那麼,這就值得我們研究了,採蓮女的不快樂是為什麼呢?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聯繫楊果的個人經歷,我們可以知道,楊果這位元曲作家,一生經歷了金朝和元朝兩個時代,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還是個金朝舊臣,也就是說,自從金朝滅亡過後,他就是作為一個亡國遺臣活著。而之後,經過他人舉薦,楊果再次入朝為官 這對於一個傳統的有嚴重忠君思想的古代大臣來說,無異於侍奉「仇人」。因此,這三首《小桃紅·採蓮女》曲子寫的優美,落筆在愛情故事,心境卻是亡國之悲。

一首《小桃紅·採蓮女》,是對心上人的思念和怨念,還是亡國之恨

在寫這三首組曲的時候,作家採用了多種寫作手法,比如靜動結合、虛實結合,比如對比,而最多的卻是用典。作家在追憶中描寫美人,又把美人與自然融合起來誇讚,把個美人寫的「美不勝收」。

楊果這首《小桃紅·採蓮女》,你是否喜歡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嬌 的精彩文章:

鑒賞韓縝的《鳳簫吟》:嬉遊醉眼,莫負青春,唯有時光不可辜負
讀《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元好問的組曲作品,嘆國破家亡之悲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