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張想: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

張想: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

張想 文/圖

在江西博物館館藏的大洋洲青銅器群中,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以其獨特的造型、猛虎和小鳥的對比、奇異的雙尾等,格外引人關注。就連矗立在博物館中心廣場的大型雕塑《時空》,也充分使用了這件伏鳥雙尾青銅虎的形象。

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器物通長53.5厘米,通高25.5厘米,體寬13.0厘米,1989年出土於著名的江西省新干縣大洋洲商代大墓。虎軀體碩大,器物為立體圓雕,內空無腹底。虎整體呈伏蹲欲縱之態,虎首抬頭平視,雙目圓凸,直背,凸脊,腹部略垂。虎面相神異,張口露齒,獠牙尖長,虎眉粗大,兩耳豎起。虎周身遍飾花紋,包括捲雲紋、鱗片紋、雲雷紋等,整體堪稱華美。虎有曲卷雙尾,令人稱奇。

在寬厚的虎背上伏卧一隻小鳥,尖喙圓睛,豎頸短尾,頗為玲瓏可愛,悠然自得的小鳥與王霸氣象的猛虎形成了強弱動靜的鮮明對比。綜合觀之,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體量大,形象生動,造型奇特,內涵豐富,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堪稱商代青銅藝術傑作。

商代曾有一個位於南方的方國「虎方」,對其地屬,學者各抒己見多有討論,有學者根據大洋洲等出土虎文化符號器物認為,贛鄱區域為虎方所在。如江西博物館研究員彭明瀚在《商代虎方文化初探》(《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3期)認為,虎方的地望定在長江以南、南嶺以北、鄱陽湖—贛江流域以西、洞庭湖—湘江流域以東的古三苗聚居地區比較公允。吳城文化和費家河類型商文化便是虎方的考古學文化。他認為,這一區域出土的青銅器物上的虎形象多作行走狀,以圓雕或高浮雕形式出現,帶有明顯的寫實傾向,與中原地區以「饕餮」形式出現的誇張的虎形象明顯不同。

商代伏鳥雙尾青銅虎是大洋洲青銅文化的重要符號。除了伏鳥雙尾青銅虎,大洋洲還出土了虎耳方鼎、虎耳虎形扁足圓鼎等,其他一些器物也裝飾有虎形紋飾,這反映出虎對於墓主家族或族群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回望拉丁美洲左翼思潮的理論與實踐》在京發布
聚焦新時代文化產業學學科體系建設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