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古代打仗射出去的箭矢,要不要進行回收?朝廷:射出去的都是銀子

古代打仗射出去的箭矢,要不要進行回收?朝廷:射出去的都是銀子

古時候是冷兵器時代,打仗靠的是士兵和士兵之間近身搏鬥,所以通常情況下,兵力更多的一方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古時候唯一能夠進行遠距離打擊的武器也只有弓箭和弩了,不過即便是遠距離武器,也有一定的射程,所以這種武器也是有局限性的。

在很多古代的影視劇當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弓箭手萬箭齊發,來對敵方的部隊造成有效地打擊。那麼在歷史上,弓箭手射出去的箭矢,還需要收回來嗎?其實古時候的箭矢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只要箭矢沒有變形損壞,一般情況下都是要進行回收的。

要知道古時候箭矢製作過程是比較複雜的,不光要保證箭頭足夠尖銳,還要保證箭桿是筆直的,只有這樣才能更精準地射擊目標。因為製作過程複雜,所以成本自然也不會很低,箭矢對於軍隊來說,算是比較寶貴的軍需物資,射出去的箭矢如果不進行回收,就是一種浪費。

從三國演義里就能夠看出來,當時孫劉聯軍要和曹操交戰,但是東吳連十萬支箭都沒有。最後還是靠著諸葛亮的智慧,從曹操那裡騙來了箭矢。諸葛亮帶回十萬支箭的時候,魯肅非常開心,同時曹操也十分心疼。從曹操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古時候的箭矢是比較珍貴的。

否則財大氣粗的曹操,怎麼會在意區區十萬支箭呢?如果射出去的箭矢不進行回收,那麼就相當於是把白花花地銀子射出去了。不過古時候有資格回收箭矢的,通常都是勝利的一方。打贏了戰爭才有資格打掃戰場,所以戰勝的一方總是能夠獲取更多地利益,因為他們可以把對方的箭矢也收走。

但是對於戰敗的一方來說就沒有那麼友好了,戰敗之後即便是他們有機會再次回到戰場,也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回收箭矢。一些箭矢在射出之後,箭頭會發生形變,這個時候士兵們就會把箭桿帶走,回去之後只要再裝上箭頭,就可以再次使用。

所以我們其實都想錯了,古時候都箭矢是需要回收的,否則即便是再富有的國家,也頂不住龐大的開銷。在唐朝攻打匈奴的時候,僅僅四五天的時間就射出了四五十萬支箭,這個數字式非常龐大的,試想如果不回收箭矢,唐朝得花多少銀兩製作新的箭矢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非洲人身強體壯,為什麼在歷史上從未建立過帝國?兩點原因很重要
清朝皇帝才能吃到的蔬菜,如今卻成了豬飼料,為何反差這麼大?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