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第一才女的一首思鄉之作,直白如水,讀完卻令人沉痛非常

千古第一才女的一首思鄉之作,直白如水,讀完卻令人沉痛非常

金兵攻破北方之後,使得許多人流離失所,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便是其中一個。李清照南渡以後,晚年生活孤獨而又凄涼,尤其是得知回鄉無望之後,更是感到十分心痛。所以,她只能藉助於詩詞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思鄉之情。

下面這一首《菩薩蠻》詞,便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之一,上片寫喜,下片寫悲,語言平白卻悲戚感人,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菩薩蠻

李清照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

詞的上片讀來是有一種歡欣之感的,寫早春時節,雖然陽光還比較微弱,但是天氣卻已經十分溫暖,風也變得柔和可人起來,不像冬天那樣凜冽了。於是詞人開始卸去了冬衣,換上了較薄的夾衫,心情也瞬間變得好了起來。接著三、四句寫白日醒後,略感微寒,鬢髮上插著的梅花也已經殘落了。

整體來看,上片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種朦朧含蓄的春日圖景,輕輕幾筆,寫出了早春來臨的氣象,但是,敏銳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雖然上片主基調是歡快的,卻在這歡快之下,隱隱讓人感覺到一絲絲的惆悵,那麼這一絲不易察覺的惆悵究竟是什麼呢?下片便給出了答案。

下片寫思鄉之情。「故鄉何處是」,不僅寫有鄉難歸,而且還有一種「望鄉」的感覺,可能作者已經無數次引頸向北,對著故鄉哀嘆了吧。「忘了除非醉」,只有喝醉了,或許才能把故鄉忘掉!那麼平時清醒的時候呢?肯定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啊!這麼直白的話,讀來卻如此的沉痛!

其實,作者在這裡或許還有隱含的意思,因為作者之所以不能回到故鄉,並不是因為主觀原因,而是有家難回!如果回歸有期,那自然還有希望,不至於會想「忘」掉,正因為回歸無期,所以才如此痛苦!這種醒來記得,醉後忘卻的思想矛盾,循環往複,深深的折磨著作者。

到了結尾兩句,依然在承接上句中的「醉」字。沉水便是沉香,屬於名貴的熏香,作者入睡前點燃的熏香,此時已經燃盡(可見時間之長),香氣都已經消散了,但是作者的酒,似乎還沒有醒來,可見醉酒之深,而之所以醉酒,便是因為揮之不去的鄉愁。醉的越深,說明鄉愁越重!

李清照是主張抗戰的,她期望能夠收復失地,一是為國家雪恨,二是自己可以回到故鄉,但是無奈現實卻總不能如意,李清照的晚年,是在悲戚中度過的,思鄉之情,無日不減。這首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整體來看,這首詞上片寫早春之喜,下片寫思鄉之切,美好的春色與有家難歸的悲涼對比鮮明,讀來令人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詞風 的精彩文章:

後人對晏殊評價極高的一首寫景之詞,結尾兩句被譽為「更自神到」
龍媽和瑟曦的命運將會如何?馬丁這兩條重要預言已經給出了暗示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