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震亨歷十載編纂《唐音統簽》

胡震亨歷十載編纂《唐音統簽》

胡震亨歷十載編纂《唐音統簽》

現在一提到唐詩,很多喜歡唐詩的人都能夠如數家珍地背出很多首。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和詩聖杜甫的《望岳》啟蒙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還有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和杜牧之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等更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跟一位名叫胡震亨的老先生密不可分。若不是他嘔心瀝血,兀兀窮年,歷經十載精心搜集、編選和刊印,恐怕這些唐代文學史上的瑰寶早已湮滅在歷史的煙塵中。那麼胡震亨是何許人,又是怎麼把散佚於各處的唐詩一首一首彙編在一起的呢?

胡震亨歷十載編纂《唐音統簽》

胡震亨是明代文學家藏書家,浙江海鹽武原鎮人,為人學識淵博,藏書豐富。他家的藏書樓「好古樓」,規模宏大,藏書萬卷。各種熱門的冷門的書籍應有盡有。

按說這麼多藏書夠他一生研讀了,為什麼還要在年近花甲時開始做收集、編纂唐詩這種艱辛異常的工作呢?事情的起因還要追溯到1625年一天的上午,當時56歲的胡震亨坐在自己的藏書樓里。拿起號稱當時最全的一套叢書《唐詩記》第一卷,翻開第一首詩,就忍不住發怒了:「開篇就把人家唐高祖李淵的一首詩給記漏了,這也配號稱最全的唐詩嗎?」憤怒之餘,他開始下定決心,一定要編一套完整的唐詩出來,雖然自己很快就要進入花甲之年,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先幹起來再說。

一旦開始,胡震亨就再也停不下來,他把自己關在偌大的藏書樓里,把跟唐詩有關的各類書籍翻了個遍。一邊翻閱一邊用他那漂亮的小楷字認真抄錄在一張張宣紙上。一日三餐,都是差人送到藏書樓。除了吃飯睡覺,他都在藏書樓里忙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抄錄的唐詩及相關詩人的傳記、評論等擺了一摞又一摞。最後,他把這些詩文資料按照時間順序分門別類匯總在一起,命名為《唐音統簽》。當他把這些抄錄好的唐詩刊印成冊後,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的光景。

看著自己歷經十載,費盡艱辛編輯成的這部唐五代詩歌總集,胡震亨不由得老淚縱橫。他知道這些詩歌浸潤著詩人們的才華和心血,如今自己的心血也和這些詩人的心血熔鑄到一起,他怎能不激動萬分呢?

《唐音統簽》共1033卷,按天干之數分為十簽,既有當時最完整的唐詩,也有極其珍貴的文學評論、傳記史料,在中國古代私人編書史中是首屈一指的。該書不但搜羅豐富,為歷代研究唐詩者所重視,還一度成為清代纂修《全唐詩》的藍本。

正是因了胡震亨的辛苦編纂,我們今天才有幸看到唐朝的偉大詩人們朝辭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曉汲清湘的足跡,有幸看到詩人們筆下的千里鶯啼、萬里雲羅、一春夢雨的美景,有幸看到他們漫卷詩書、永憶江湖、哭呼昭王、笑問客來的心緒。在享受唐詩帶給我們的各種美感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銘記這位對傳承唐詩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實幹家胡震亨。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從「洛陽紙貴」看中國古代的「抄書現象
孫琮《山曉閣選古文全集》評點柳文輯略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