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陶喆—「catherine」

林宥嘉—「心酸」「寵兒」「我已經敢想你」

SHE—「親愛的樹洞」「愛來過」

溫嵐—「一個人生活」

周筆暢—「肋骨」「最美的時光」

......

這些好歌的作曲者全部都來自同一個人——丁世光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丁世光,29屆台灣金曲獎的另一匹新人獎黑馬。不過好像用新人來形容他並不合適。因為他已經從事音樂工作10幾年了。

丁世光的人生以2004年作為分水嶺。

2004年以前,他是當時台灣R&B流行教主——陶喆的資深忠粉。在飯圈,有什麼能比,得到自己最尊崇的人的賞識更幸運的事呢?

這個令整個飯圈都羨慕嫉妒的人就是——丁世光。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2004年,丁世光受到了偶像陶喆的賞識,並將丁世光自己作詞作曲的一首《Catherine》收錄在專輯《太平盛世》中。

陶喆說當時一聽到這首歌的demo,就覺得這個人不簡單,於是就把他拉過來做自己的幕後。

丁世光的職業音樂人生涯,從此拉開序幕。

丁世光自述說:進到這行,第一次大開眼界,有一種站在巨人的肩膀的感覺。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我本身就流著R&B的血液——丁世光

丁世光出生在朝鮮族家庭,從小耳濡目染朝鮮及韓國歌曲。韓國歌曲的轉音偏多,這和R&B唱腔不謀而合。

從小又聽著韓國R&B歌手金建模的錄影帶長大,丁世光會成為陶喆的粉絲好像就是一種必然。

初中就開始嘗試創作錄歌的丁世光,在一次看了陶喆上海場的演唱會後,把自己的兩首demo交給了一位認識陶喆的朋友。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可見,一個可靠的朋友有多麼重要,從此之後,丁世光的音樂人生彷彿開了掛。以陶喆開始,他先後參與過林宥嘉、周筆暢、she等眾多大牌歌手的音樂製作。

雖然數量不是特別多,但他的質量都是極佳。這和丁世光的創作態度分不開。

成為職業音樂人後,丁世光也沒有把創作當成工作。對他來說,寫歌就像是對一天的生活,一閃而過的念頭,見過的人的一種記錄,是很有儀式感的事情。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他認為,用音樂來表達生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他像一個觀察者,用音樂表達他對生活的感悟。

他最廣為人知的那首《心酸》,一聽就能讓人想起學校的操場,黃昏的天空和那個背著書包的女孩。不是沒有原因,而是他的歌里已經包含了細膩的生活細節。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2014年的一天,心情低落的他抱起吉他掃下和弦,當即竟唱出了「Simon, I just don"t know」。Simon是丁世光大學同窗,兩人無話不談。

只是因為這一句歌詞,他腦海中竟如潮水般涌旋律走向、歌詞、編曲,成就了《Simon》這首歌。

這首《Simon》也是丁世光第一張個人專輯《神經質》的主打歌曲。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2017年,丁世光將自己沉浸多年來的歌曲,全部合成了一張屬於自己的唱片。仔細聽不難發現,這張專輯的所有歌曲聯繫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這張製作十分優質的專輯,獲得了丁世光合作過的明星地推薦,也一下子衝進了金曲獎的提名。

林宥嘉曾說過丁世光的歌里都有光。十幾年的幕後生涯,一朝走向幕前,一幕之隔,卻包含了丁世光做自己理想的、充滿故事的、完整的音樂的訴求。

為林宥嘉寫《心酸》,卻10幾年後才出自己的專輯

別人問他:會不會覺得這一切來得太慢了?

丁世光則回答說:到了今天,我才能把這十幾首歌表達的故事完整地表述到這個程度,這是一個合適的時間,不會太慢。

是呀,好的音樂,永遠不會遲,不管多久都會有人聆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