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點擊上方「園景人」,關注實戰景觀平台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一早醒來,小編蒙了!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就在今天!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沉痛消息!美國當地媒體報道,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

他投身建築事業70年,美國成為他的事業起點,項目遍布中美法德等全球各地,但他在《築夢天下》說:

「對我來說,中國印記從未完全消失。現在我在美國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是很怪嗎?我給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內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貝聿銘在事務所照片

他被視作「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大師」,世人尊稱他「貝老」。

他為世界創造了很多兼具力與美的作品,但不得不提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Glass Pyramid),今年也是它建成30周年。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貝聿銘在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模型面前

達芬奇的密碼

很多人知道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是因為一本暢銷書《達芬奇的密碼》,但項目啟動時間比書推出時間早了20多年。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圖源網路

1981年,新任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贏得選舉後的第一個發布會,就宣布了「大盧浮宮」(Grand Louvre)計劃。

一來,盧浮宮因為老化陳舊,必須重新進行翻修;二來,歷任總統都希望在任期內給巴黎這座城市留下些代表作。

這才有了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奧賽美術館,包括現在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聖母院撲滅大火後,就立即宣布重修計劃,並且開啟一項全球性的設計競賽。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9年,攝於蓬皮杜博物館外

Outside the Pompidou Museum, 1989 ,Photo By Marc Riboud

那時的貝聿銘已經60多歲,獲得過各種建築大獎,還登上過《時代》雜誌封面。當法國文化部長希望他能參與競標,貝聿銘耍了個」心機「:要麼給我做,要麼我放棄,年齡大了,不想競爭。

最後法國總統密特朗拍板,直接委託貝聿銘來操刀整個項目。根據工作人員回顧,貝聿銘接受任務後,就經常一個人走在盧浮宮,用腳丈量土地。

在方案的第一次正式評審會上,貝聿銘遭受了巨大批評,但因為不熟悉法語僥倖逃過「一劫」,但方案「大盧浮宮」計劃還是通過了表決。

不過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大盧浮宮計劃

方案在媒體上一經公布,就引發軒然大波,貝聿銘惹惱了高傲的法國人。

後來,貝聿銘的兒子回憶說:「當時法國人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惱羞成怒,大叫怎麼叫一個華人來修我們最重要的建築,貝聿銘會毀了巴黎。」

金字塔造型也是其中一點,有人諷刺道「給死人設計的金字塔放在破舊的盧浮宮裡,再合適不過了!」

批評者中甚至有米蘭·昆德拉、尤涅斯庫這樣的名流。他們這樣評價方案「光潔黑板上的指甲劃痕」「法國臉上的一道疤」「新盧浮宮的建設計劃破壞了我們每天的遛狗路線」。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5年5月2日,貝聿銘站在盧浮宮金字塔原尺寸大小的模型旁邊

Chinese American Architect Ieoh Ming Pei stands next to a full size simulation of the his Louvre Pyramid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in Paris,May 02, 1985 (Photo by THIERRY ORBAN/Sygma via Getty Images)

貝聿銘從業幾十年,他堅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金字塔三角形來源於巴黎城市中的幾何規劃邏輯,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一個巨型採光器,能把自然光引入地下,這都是非常必要的。

總統密特朗的決心也不可動搖,他看過美國國家博物館東館項目,堅信貝聿銘能很好地完成使命,並在給予了無條件的支持。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9年,盧浮宮金字塔的開幕儀式上,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右)與當時的法國總統Francois Mitterrand 握手。

China-born US architect Ieoh Ming Pei (R) shaking hands with then French president Francois Mitterrand on the opening day of the Louvre museum pyramid , 1989, via Getty Images

玻璃金字塔的」玻璃「就是關鍵:為了不影響到周圍的歷史建築,玻璃必須是通透純凈的白玻璃;又因為多面反覆疊加,玻璃色素會更佳明顯,可供應商卻不願投入研發經歷,只是回復」這不可能「。

討論無果,貝聿銘幾天後不動聲色地拿出了一塊德國製造幾近透明,不含綠色素的飛機艙白玻璃,密特朗總統最終給供應商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完成。

1989年玻璃金字塔竣工,1993年大盧浮宮計劃也基本完成了。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93年11月18日,「前第一夫人」克勞德·蓬皮杜和貝聿銘,在盧浮宮金字塔的內部出席大盧浮宮的落成儀式。

Claude Pompidou et l"architecte de la pyramide du Louvre Ieoh Ming Pei a l"interieur de la pyramide avec le batiment du Louvre a l"arriere-plan lors de l"inauguration du Grand Louvre le 18 novembre 1993 a Paris, France. (Photo by Raphael GAILLARD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20年後再見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現在,玻璃金字塔已經成為了盧浮宮歷史的一部分。

盧浮宮有幾個主要入口:玻璃金字塔入口,獅子入口,小凱旋門入口,地下車庫入口,可一般遊客都從金字塔入口進入。

就像曾經對待埃菲爾鐵塔、蓬皮杜藝術中心一樣,曾經地巴黎人有多恨你,現在就有多愛你。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圖源網路

2006年,當年參觀盧浮宮的人數已經上升到了830萬人。時任盧浮宮館長亨利·盧瓦雷泰(Henry Loyrette)找到貝聿銘,希望他能設計出一種新方案來解決金字塔下方的人流擁堵問題。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93年完成的地下部分」倒金字塔「

2007年,貝聿銘再次回到巴黎,對盧浮宮進行實地研究,還提出了一些調整意見。

為了分流,卡魯塞爾地下廣場開設了新的副入口,單個主諮詢台變成了23個服務點,紀念品商店和餐廳從玻璃金字塔的地下廣場搬到了地面室外。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06年6月22日,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被攝於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拿破崙庭院。

This file photo taken on June 22, 2006 in the Napoleon courtyard of the Louvre museum in Paris shows US-Chinese architect of the Louvre Pyramid Ieoh Ming Pei posing for photographers via Getty Images

貝聿銘說盧浮宮擴建項目改變了他晚年對建築的認識。他不再專註於建築形式,而是關注項目背後的文化,以及如何將文化融入建築中。

他青睞博物館建築,因為它是人類文明成果的總結。在這之後他又設計了日本美秀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回顧貝聿銘70年建築生涯,他從青年走向壯年,然後不斷成熟,最終活成了現在的自己。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56年9月,美籍華人建築師肖像(39歲)

Portrait of Chinese-born American architect IM Pei (born Ieoh Ming Pei), New York, New York, September 1956 (Photo by Photo Quest via 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65年,貝聿銘被選中設計肯尼迪總統紀念圖書館

Architect Ieoh Ming Pei selected to design the JFK Memorial Library, 1965 (Photo by John Loengard via 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65年,貝聿銘檢查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試驗板

Architect I.M. Pei inspects test slabs at the NCAR site, 1965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69年,貝聿銘穿著正裝坐在辦公桌前

Architect Ieoh Ming Pei wearing a jacket and tie and seated at a desk, 1969 (Photo by Stuart Smith/Condé Nast via 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78年6月1日,貝聿銘出席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東館

Architect I.M. Pei in the East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on opening day, June 1, 1978. Photo Dennis Brack/Black Star.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Gallery Archives. Image via nga.gov.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是「貝聿銘年」,並將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授予他。Photo by Yousuf Karsh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2年11月1日Photo by 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 via 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3年,普利茲克夫婦傑伊和辛迪,貝聿銘,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典禮

Jay and Cindy Pritzker with I.M. Pei . The 1983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ceremony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3年在美國白宮:傑伊,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及夫人,貝聿銘

In the White House today, President and Mrs. Ronald Reagan extend their warm congratulations to I. M. Pei (right), 1983 Laureate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4年6月20日,貝聿銘攜夫人盧愛玲參觀美術學院

Acceptance of architect Ieoh Ming Pei at the Beaux-Arts fine arts academy. Pei"s wife,June 20, 1984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989年3月,攝於法國巴黎盧浮宮金字塔前

Portrait d"Ieoh Ming Pei devant la pyramide du Louvre qu"il a con?ue en mars 1989 à Paris, France. (Photo by Eric BOUVET/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04年,貝聿銘(右)和妻子盧愛玲參加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舉辦的亞洲協會年度酒會。

I.M. Pei (R) and his wife Eileen at Asia Society"s Annual Dinner at New York"s Waldorf Astoria in 2004. (Elsa Ruiz/Asia Society)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06年,貝聿銘慶祝蘇州博物館開館。(by Ariana Lindquist via 紐約時報)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07年,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的設計師貝聿銘和這個建築項目相關的員工的畫像。

A portrait of the architect of the Pyramide at the Louvre Museum, I. M. Pei, at an opening for the staff associated with this project, FRANCE, 2007 (Photo by James L. Stanfield/National Geographic/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08年11月22日,多哈博物館

The Museum Of Doha. Qatar - 22 November, 2008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09年12月16日,貝聿銘參加在紐約Capitale舉行的美國華人博物館30周年晚宴。

Architect I.M. Pei attends the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30th Anniversary Gala at Capitale on December 16, 2009 in New York City. (Photo by Dario Cantatore/Getty Images)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2016年10月27日,貝聿銘在紐約聯合國參加2016年度亞洲協會亞洲創變者獎和晚宴。

NEW YORK, NY - OCTOBER 27: I.M. Pei attends Asia Society Asia Game Changer Awards and Gala Dinner 2016 at United Nations on October 27, 2016 in New York City. (Photo by Presley Ann/Patrick McMullan via Getty Images)

別人眼中的貝聿銘

貝聿銘用玻璃、鋼筋、線條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2017年貝老100歲時,網站Departures發過一篇「別人眼中的貝聿銘」《貝聿銘的第一個一百年》。(節選翻譯《I.M. Pei"s First 100 Years》By Ian Volner and Rachel Hurn on March 24, 2017)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100歲的貝聿銘,紐約

《紐約》雜誌 Bobby Doherty 攝於2017年4月7日

Paul Goldberger

(前《紐約時報》和《紐約人》建築評論家)

「貝總是待人非常親切,不過也有一點點含蓄。他使自己難以捉摸。

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做法——不是用詭計,而是外表,也許是:這種平靜的、文質彬彬的外表,讓人難以看透。

他可以搖身一變是一個最隨和同時是最嚴格的建築師,這賦予了貝能夠說服他的客戶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並且使他們確信結果就是他們想要的技能,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Santiago Calatrava(建築師,最近因設計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而聞名)

「我第一次見到貝先生是在他的公寓。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覺得他風度翩翩。他一直保持微笑,並且他非常關注別人和他說的話。

他很有氣質也很謙遜,這是只有最偉大的人才會同時擁有的內在。他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建築大師。

位於香港的中銀大廈就是其中一部傑作。當你看著香港的地平線,這個傑作給你的感受就像在看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一樣震撼。它不是最大的建築,如果不是最大的話,但它一定是最與眾不同的建築之一。」

貝先生是我們所有人的先驅。在中國哲學裡,人們說,90歲是一個極富經驗的年輕人。他就是如此。

Henry Cobb(建築師,貝聿銘40年關係的商業夥伴)

「20世紀可能沒有一個人能比貝將東西文化融合的這麼有深度。

他不僅高度融入美國文化,同時又是一個深植中國文化飽有學識的人。他有著非凡的廣度和深度,和連接不同文化的能力。

加之他的特別有魅力的人格,這讓他成為了一個別人都想認識想和他一起工作的人。

當然了,他是一個有天賦的建築師。不過,他可一點都不軟弱和含糊。他是迷人的、討人喜歡的,但他是個意志堅定的人,一種如果你想做到任何有質量的事你就必須是個建築師的意志。」

Richard Rogers(英國建築師,因設計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而聞名)

「城市是由人構成的,不是建築。

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貝不僅僅將建築看做是紀念館。他將每一個建築聯繫起來,將每一個建築視作對它周遭的挑戰。」

他清楚,每個建築至少有兩個觀眾:一個是使用者,一個是過路人。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Photo by Josef Astor

貝聿銘眼中的自己

納撒尼爾·康(Nathaniel Kah,建築大師路易斯·康 之子)為父親拍攝的紀錄片《我的建築師》中,曾與貝聿銘有過一段這樣的對話:

康:你的成功率很高?

貝:是的。但可能是因為我更加耐心,因為我是個中國人。假設我說,某個業主不喜歡我的設計,我不會在意。我會換個日子再來,我覺得路就不會這樣做。路也許就會一直強勢反駁,他如果因此找到業主,那就是因為真的有共鳴,那就會是永遠的業主。我想這不是我能做到的。否則,我就會……比他失去的業主更多。

康:我想你的建築更多樣,在成功率方面,你厲害多了。

貝:多,不代表著成功。

康:不是嗎?

貝:有三四件代表作,要比五六十棟建築強多了。要的是質量,不是數量。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少年貝聿銘,攝於蘇州獅子林中

貝聿銘出生在廣州,少年時代生活在蘇州,他當時就住在獅子林中。他有著中國人一貫以來的謙遜平和,這最終也轉換成一種優勢。

貝聿銘從業近70年,並沒有真正著說立書,這也是他被詬病的原因,但他善於溝通、耐心溫厚的個性為他贏得了業主的信任,也帶來了更多項目。

貝聿銘有三子一女,可以說是子承父業:去世的貝定中(哥哥)是城市規劃師,貝建中(弟弟)貝禮中(三弟)都成為建築師,早年參與父親的項目,直到1992年兄弟二人創立貝氏建築事務所。

不過,只有貝建中會說中文。他說:「父母當年以為我們早晚要回到中國,所以沒有特地教我們說中文。」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貝建中(弟弟),貝禮中(三弟),貝聿銘

Chien Chung 「Didi」 Pei, left, Li Chung 「Sandi」 Pei and Ieoh Ming 「I.M.」 Pei by macaulifestyle.com.

當聊起什麼才是建築時,貝聿銘說:

「我不喜歡各種標籤式的稱謂。對我而言,建築就是建築。沒有什麼現代建築 、後現代建築、解構主義。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義稱謂。

但我不相信這些,它們如過眼雲煙,而真正留存下來的那一個還是建築本身——各個時代的建築。」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貝老的經典代表作部分:

肯尼迪圖書館

波士頓

自從羅斯福總統開始,修建總統圖書館就成了美國政治的一種傳統。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舉世震驚。一個月後,肯尼迪遺孀傑奎琳把肯尼迪生前最親密的助手們召集到她在喬治敦的住處,商討圖書館的具體建設計劃。在挑選出的建築師候選人中,貝聿銘排在第三位,排在他前面的兩位是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和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Kahn),他們都是當代建築界響噹噹的人物,而彼時的貝聿銘的影響力顯然還不在一個量級上。

傑奎琳決定親自去拜訪三位候選人的工作室,以加深了解。當時貝聿銘仍租住在齊肯多夫的辦公室里,工作室並不豪華,不過貝聿銘特意將它粉刷一新,並在不大的接待處擺放了一束美麗的鮮花,以接待傑奎琳。傑奎琳立即注意到了這一點。她發出了一聲由衷的讚美之後,問貝聿銘:「你們常放置這麼美的花嗎?」貝聿銘老老實實「交代」,那是專門為她買的。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肯尼迪圖書館

貝聿銘向肯尼迪夫人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獨立作品。「貝聿銘坦誠地對肯尼迪夫人說自己並不出名,但最好的作品一定就會是肯尼迪圖書館。年輕的貝聿銘所展現出的意念是一種改變世界的決心,正好符合傑奎琳和大眾對肯尼迪的認知。」珍妮特·斯特朗評價說。

肯尼迪圖書館的效應,貝聿銘成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最受歡迎的年輕建築師之一,大量高級業務找上門來,貝氏事務所的業務一度四面開花,一位設計師回憶:「似乎每星期都有激動人心的事發生,彷彿整個世界都在向我們開放。」

漢考克大廈

波士頓

1973年1月的一個晚上,經過夜間的一場大風暴,位於波士頓考帕列廣場上,正在施工的漢考克大廈的立面遭到了嚴重的損壞。而漢考克大廈正是貝聿銘事務所設計的。其實事後的調查報告發現,問題的癥結在於人造玻璃的缺陷。但不管怎麼樣,貝氏事務所的聲譽當時遭到重創。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漢考克大廈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

華盛頓

將貝聿銘從困局裡拯救出來,從而也把他職業生涯「穩穩地推到了建築界的大師」上的,是國家美術館項目。上世紀60年代,保羅·梅隆決定籌擴建國家美術館。貝聿銘又一次與路易·康成為競爭對手。一位同行評價說:「康和貝許多地方很相似,但康是局外人,貝是貴族。」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法國總統密特朗因為這座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而喜歡上了貝聿銘的設計

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巴黎

在盧浮宮金字塔各個版本的故事裡,1984年1月23日舉行的歷史古迹最高委員會(Commission Supérieure des Monuments Historiques)會議,永遠是故事的最高潮。整個會議十分吵鬧,氛圍充滿了敵意。委員們瘋狂地批評著貝聿銘的設計,不懂法語的貝聿銘並不知道對方說了什麼,但他身旁的女翻譯卻已經含著淚水哽咽著沒有再翻譯下去。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而在1989年3月29日剪綵的時候,人們為貝聿銘鼓掌,全世界的媒體都為他的作品叫好。第二天,公眾蜂擁而至,以前的爭議和羞辱被人遺忘了。

盧浮宮改造項目的整個過程中,貝聿銘做了很多建築設計以外的事情。面對法國的悠久文化傳統、行政體系和社會輿論,他始終知道自己應該站在歷史與現代、藝術與政治的平衡點。

香山飯店

北京

1978年,副總理谷牧邀請貝聿銘來中國,希望他為城市規劃和建設提供諮詢,借大興土木邁入現代化。他建議不要在故宮附近建高樓,以保護紫禁城金黃色琉璃瓦屋頂上的開闊遠景。他想另選一址,北京的旅遊機構——第一服務局提議在他們管理的某一座城郊公園裡中建一座底層飯店。他們將貝聿銘和他的兒子貝建中帶到北京西北郊的香山,那裡給人一種寬廣的森林野趣之感,是遠離鬧市喧囂的另一個世界。在貝聿銘眼中,這個皇家園林遺址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雪,涼亭、寶塔分布得錯落有致,儼然一副古代畫卷。他不再猶豫:「我們就在這兒建吧。」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香山飯店是貝聿銘探索中國現代建築語言的第一次實驗(蔡小川 攝)

香山飯店項目組的曹凱文回憶說,貝聿銘當時已經功成名就,大部分項目都是出個想法,讓助手們去執行,但香山飯店卻不同。他驚訝地看到,貝聿銘常常手握鉛筆在設計桌上冥思苦想。「在兩三年的實踐中,這是他自己的項目。」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

香港

移交香山飯店之後,貝聿銘搬到香港,他即將在這裡為維多利亞港的天際線增添一座塔樓——中國銀行香港分行。這又是一項他無法拒絕的項目,無論是出於建築上的挑戰,還是情感上的衡量。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香港中銀大廈

新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與滙豐銀行毗鄰,而隨著1997年香港即將回歸中國,這座新大廈所擔負的使命不言而喻,它必須使作為殖民統治標誌的滙豐銀行相形見絀。

中國銀行

北京

中國銀行總部位於西單十字路口,南北向是熱鬧的商業街,東西向則是北京最重要的城市軸線——長安街,離天安門很近。

貝聿銘後來說,中國銀行的設計更是一種義務,是他對中國和父親盡的義務。「我父親屬於當代中國的第一代銀行家,一生都獻給了銀行業。在他那個時候,人們使用的是算盤,而今人們用的是電腦,一個世紀內的變化發展之大令人無法想像。以建築來表達傳統的延續性是很難的,但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在北京的中國銀行項目中做到了這一點。」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北京中銀大廈中庭

貝聿銘的建築代表作還有蘇州博物館,某種意義上,這是最接近貝聿銘建築理想的,這一點會在我們本組文章的下一條詳細解讀。

此外,日本滋賀的美秀美術館,如同桃源一般。位於卡達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則與阿拉伯傳統建築風格有很深的文脈關係。這些,在我們的「三聯中讀」音頻課中,也會有針對性的講解。

在珍妮特·斯特朗眼裡,貝聿銘並不是那種口若懸河的理論家,而更像是一個有著基本話語的哲學家。或許,貝聿銘把有關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他的作品去解釋,「他相信他的建築自己能說話」。

貝老,走好!

------------------------------

(部分圖片來源assbook,部分來源網路,系園景人(ID:xyzwin)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註明來源!)

貝老,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園景人 的精彩文章:

每天5毛錢,景觀同行,你可以得到什麼?
在水之上 · 景觀橋的創意

TAG:園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