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航母能批量生產,現代航母為什麼這麼難造?不是誰想造就造的

二戰航母能批量生產,現代航母為什麼這麼難造?不是誰想造就造的

很多人不理解航母造起來為什麼難,恐怕是覺得二戰時期的航母可以批量下餃子,還可以用其他船隻改裝,所以才有這種印象流吧。現代能造大船的國家造一條二戰時期的航母,的確沒什麼困難,可能很多人覺得,相對於各自時代來講,現在造航母跟70年前造航母沒什麼差別。

但真相是差別太大了,現代航母技術門檻中最難的東西就是艦載機。

艦載機是航母的核心戰鬥力,沒有先進艦載機航母什麼都不是。這不止是說艦載機本身多難造,更在於為了保障艦載機的戰鬥力,航母需要一整套複雜得令人髮指的系統。

二戰時期的艦載機,很輕,戰鬥機一架一到三噸,轟炸機和魚雷機一架最多五六噸,現代噴氣艦載機,為了保障其性能,一架二三十噸,飛行速度是70年前艦載機的兩三倍。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首先高速飛行的重型艦載機需要噴氣發動機,而噴氣發動機尾焰對甲板的侵蝕極大,這需要現代航母甲板由抗高溫的特種鋼製造。特種鋼需要特殊的配方、特殊的冶煉技術、精密的焊接技術、嚴格的質量控制、各種高精材料的分選、嚴格的質量控制,能製造這種特種鋼材的國家兩隻手數得過來。

航母甲板長度有限,重型艦載機不能隨便起降,起飛還好說,可以靠滑躍,但降落就必須用攔阻索。攔阻索必須能夠攔下幾十噸的飛機,又不能損壞飛機,還要保證自身重複使用下的可靠性,攔阻系統必須有效緩衝飛機降落的巨大動能,又要有一套複雜的機械系統加以控制,這又是一個重大難題。

現代噴氣戰鬥機需要大量燃料、彈藥,存放飛機需要足夠面積的機庫,飛機的維護需要大批零件和大量地勤人員,要保證艦載機數量,那麼這些不但要佔據大量空間和載重,還要有很現今的統籌規劃系統進行管理。需要的保障系統多了,人員也多,航母的載重就要增加,對動力系統的考驗非常大。航母不是商船,需要至少接近30節的航速,保證重型艦隊航母的高航速需要非常強大可靠的發動機,這跟只需要低航速的商船發動機完全是兩個概念,能造的國家沒幾個。重型核動力反應堆的門檻更是高得嚇人,跟核潛艇反應堆也完全不能通用。

現代戰爭的節奏和電子對抗遠遠超過幾十年前,想有效指揮大批艦載機進行作戰,需要大批雷達、指揮設備和電子戰系統,這些裝備都要集成在艦島上,需要大量人員配置,需要大量電力驅動,這都需要高效的集成體系和強大的發電能力,這又是一道大門檻。

重型艦載機在航母上的起降需要精密的指揮和操作技巧,這都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絕不是在陸地上模擬實驗就能會的,對人員的培養訓練要求極高,需要這個國家本身先具備大批量三代機的裝備訓練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國家也就是個位數。

重型噴氣戰鬥機和高精密電子設備的嬌貴程度遠超螺旋槳飛機和原始落後的電子系統,為了保證它們在海水海風的腐蝕下不損壞,設計要求和陸基飛機完全不同,要求更高得多,尤其噴氣發動機抗腐蝕要求非常高,稍有問題就會造成嚴重後果,這些難題都是螺旋槳飛機不具備的。

艦載機還要能承受彈射器和著艦的巨大作用力而不損壞。陸基飛機放航母上飛,偶爾一次還行,多了就要趴窩,甚至機毀人亡。由於現代戰鬥機的成本和飛行員訓練時間遠遠長於螺旋槳飛機,事故毀壞和傷亡更加不能承受,對艦載機的可靠性提出的考驗比以前大多了。

為了保障重型艦載機的存放,部分艦載機需要摺疊機翼,而要不影響機翼強度,對設計的考驗非常大。艦載機降落時面對的空氣動力情況極其複雜,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其飛行控制技術的難度極高。

等等。如果航母上搭載的全是大幾十年前的輕型螺旋槳飛機,那造航母根本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了。

除了需要技術外,強大綜合國力來維持航母編隊的生產和運行。

一、航母作為大國重器,不僅是強大軍事實力和巨大威懾力的體現,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可以說是一個大國標誌。航母作為造船業最複雜的系統工程,在一定程度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科技水平和經濟基礎,也是處理危機的有效工具。美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國力和科技實力,因而美國可以維持世界上技術水平最先進和規模最為龐大的航母編隊。

二、國家海洋利益延伸和國家的戰略需要,向海而興,背海而衰,這是發展航母的原動力。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地球有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的資源基本勘探完畢,但海洋資源如油氣、可燃冰等的開發方興未艾,各國也在搶奪海洋科技的制高點。公海的礦產資源也是秉持著先發現先利用的原則,深海鑽探和深海潛水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目前,70%到80%的進出口貨物是通過海洋運輸的。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國際能源大通道,誰就控制了國際貿易的大通道,就控制著世界的命脈!航空母艦作為控制海域面積最大的海軍艦艇無疑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擁有超過1000公里的作戰半徑,那麼可以控制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

三、雄厚的經濟基礎是發展航母的必要條件,只有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才能維持持續穩定的軍費開支。航母不僅造價高,而且全壽命運行費用也不是一般國家所能承受的。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和物價上漲,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如美國「小鷹」號在1961年的建造費用是2.65億美元,1998年服役的「杜魯門」號核動力航母造價為45億美元,2017年下水服役的「福特」級航母首艦建造費用超過120億美元,而在2016年軍費開支超過120億美元的國家不過20個。航母作為移動的海上機場,自衛能力差,因此需要其它護航艦艇與其協同作戰,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空、反艦、反潛、對地攻擊的完整作戰體系。如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戰鬥編成為1艘「尼米茲」級或「福特」級核動力航母、5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2艘攻擊型核潛艇、1艘快速戰鬥支援艦以及航母上的70到90架的艦載機聯隊,總造價超過400億美元。

航母的作戰條件是高鹽和高濕環境,航母需要定期對動力裝置和機械部件進行修理,這些維持費用都得數億美元;此外現代軍事科技發展迅速,每隔5到8年還需要對數據鏈和武器系統等進行現代化改裝,動輒十數億美元。根據航母使用慣例,航母要維持一艘大修、一艘訓練和一艘作戰,只有維持三艘以上航母,才能隨時保證有一艘可以遂行作戰任務,而三個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造價就超過1200億美元,世界上軍費能夠達到千億美元規模的不過兩個國家。

正因為只有一艘航母,俄羅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面臨繁重的訓練和作戰任務,維護和保養時間難以保障,航母的保養狀態並不好。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為了集中財力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只好退役僅有的一艘「無敵」級輕型航母來節省維持費用,英國將面臨100年來首次沒有航母使用的窘況。

四、造船的各種基礎設施也是建造航母不可或缺的條件。航母的技術複雜性和巨大的體量需要極其苛刻的建造條件,如長度超過300米的大型船塢,能夠實現模塊化快速建造的超大起重能力的吊裝設備,大量的合格的焊接工人等,這些條件就能Pass掉一大批國家。

如俄羅斯由於蘇聯解體後,建造航母的大型船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被烏克蘭繼承,俄羅斯境內的北方機械造船廠和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以及共青城造船廠根本不具備獨立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俄羅斯著20多年不用說航母,連驅逐艦也沒造一艘;由於缺乏穩定的經費支出,而且航母設計和建造人員出現了20多年的斷層,從俄羅斯給印度改裝「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俄羅斯的航母計劃也任重道遠。

由於不具備大型吊裝設備的製造能力,英國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的龍門吊就不得不從中國引進。

五、航母作為大量先進技術集成和工業科技的結晶,技術門檻極高,不光考驗一個國家機械、電子、化工、材料等工業能力,將各種子系統整合到一艘航母上,對一個國家的工業整合能力也構成巨大挑戰。如航母甲板要承受飛機著陸和起降的巨大壓強,對甲板鋼的韌度要求遠超民用船隻;此外航母甲板還要承受艦載機高達數千度的尾焰,對甲板鋼的熔點又有著很高要求,僅僅通過航母甲板這種特種鋼的製造能力就能將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限制在十個以內。航母如果通過滑躍起降,只需要在艦首設置適度的上翹角,但要犧牲掉航母艦載機的起降能力,特別是無法起降大型固定翼艦載機,對整個航母戰鬥群的遠程預警和空中指揮能力都是巨大的削弱,戰鬥機也難以滿油滿彈起降,制約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和攻擊能力,因此最好採用直通甲板的彈射起降,一個彈射器技術就可以將獨立建造彈射起降航母國家控制到三個以內。

如法國在建造「戴高樂」號航母時,由於航母的核動力裝置不過關,航速只能達到26節,無法為艦載機起降提供足夠甲板風,只好將航母甲板又加長了幾米;同時由於法國不具備飛機彈射技術和與預警機技術,高傲的高盧雞隻好低下頭從引進美國的蒸汽彈射裝置和預警機,被美國人狠狠宰了一把;而且在試航時發生了推進螺旋槳脫落的醜聞,而這只是航母建造技術的冰山一角。

印度也是一個號稱可以獨立建造航母的國家,但印度的航母之路並不平坦:眾多網友都對印度航母未建好而下水感到好奇,那是因為印度國內的大型船塢實在太少,無法一直進行航母建造,需要為船廠其他建造訂單騰地;印度的國產航母除了船體自行建造,飛行甲板鋼和艦載機都從俄羅斯引進,指揮系統和防空武器等其他核心系統都從義大利、以色列等西方國家引進,印度的國產航母只是多國技術的集合體。

此外最好的反潛武器就是潛艇,航母戰鬥群需要配備潛艇,只有核動力攻擊潛艇才能擁有足夠的航速和續航能力伴隨航母行動,而目前具備可靠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國家只有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一艘航母折射出太多東西,所有條件包括經濟、技術條件和政治及軍事戰略的綜合考量,最後真正能夠建造中型以上航母的國家就被限制在了美、中、英、法四個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絡西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單兵神器,一件裝備可用作雨披、毯子、擔架、泅渡和偽裝
從二戰電影《狂怒》中的細節看二戰美軍坦克兵單兵裝備

TAG:絡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