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年輕時只生一個孩子,人到中年很怕遇到這個問題,現實很殘酷

年輕時只生一個孩子,人到中年很怕遇到這個問題,現實很殘酷

文|文兒

上次放假回老家,村裡一位25歲的獨子因病去世,這個孩子還沒有結婚生子。當時我媽媽有感而發,這家人的生活,已經沒有盼頭了。伯父伯母的身體顯然已經不適合再生一個了,唯一的兒子沒有留下一男半女就走了,往後餘生,只剩兩個老人在日夜思念中度日如年。

看過一組數據,據專家估算,我國至少有100萬個失獨家庭,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萬個。這組龐大的數據背後,是千千萬萬個失獨父母的心酸與煎熬,這些父母大都是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趕上八十年代首批獨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到唯一孩子離世的打擊。

隨著2016年,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以來,雖然大部分人都嚷嚷著現在養孩子成本太高,一個孩子就養不起了,哪還有精力和時間再生一個孩子。但是就算養孩子成本高,很辛苦,很多人還是堅定的生了二胎。其中怕失獨,也是生二胎難以啟齒和沉重的理由。誰都不想自己的人生發生意外。但現實是人生無常,誰都無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年輕時只生一個孩子,人到中年很怕遇到失獨這個問題,現實很殘酷。

孩子對大部分父母來說都是希望和寄託

雖然我們經常說人都是獨立的,孩子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該相互捆綁,沒有誰必須依附誰才完整。但是在中國,中國老百姓一輩子都是在為了孩子活,孩子的分量太重。尤其是獨生子家庭,可以說父母把全部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給了父母奮鬥的動力和激情,孩子也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唯一的孩子離開,對很多父母來說那就是希望的隕落,生活的盼頭也沒有了。

生孩子可能不是為了養老,但一定是為了陪老。年紀越大,越需要親人和孩子的陪伴,那是一種精神力量和希望。所以人生最痛苦的事之一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那麼剩下的歲月只有無盡的黑暗。

曾經接觸過很多失獨老人,對他們大多數人而言,真實生活就是出門一把鎖,回家一盞燈,他們和空巢老人的最大區別就是電話開機和關機沒什麼區別!他們害怕和同齡人交往,因為同齡人都喜歡談論自己的子女,他們害怕看見年輕人,因為會不自主的想起他們的孩子,他們會主動的把自己隔絕在社會之外。

得到再失去,和從來沒有得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很多人都說人家那些沒有生孩子的,照樣過得不是很洒脫嗎。什麼事情都要想開點,但是得到再失去,和從來沒有得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失獨最可怕的不是老無所養,而且曾經擁有過的失去了,投入的感情和精力不會隨著人的離去而消散,只會越來越濃烈,那種悲痛真的無法排解。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一個家庭最好的炫富,不是金錢和孩子的多少,而是有沒有這個人
那些沒結婚的人,晚年過得真的很凄涼嗎?這幾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