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投降後,翻譯官譯錯一句話讓美國怒了,導致日本死亡60萬人

日本投降後,翻譯官譯錯一句話讓美國怒了,導致日本死亡60萬人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主要依靠的就是語言,語言能夠準確的表達出我們的想法、情緒,但往往也會因為口誤或者無心之花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並且由於地域等各種因數,各個地方間的語言往往會出現差別,在這個時候除了儘快的學習對方的語言之外,就出現了翻譯官這類人。

按說這翻譯是個相當嚴謹的工作,因為一個小小的地方出錯就可能造成很大的誤會,如果是在商業上可能會造成很大經濟損失,若是上升到了國家的層次,那麼影響的可就是整個國家的命運了。

這裡我們尤其要說的就是日本這個國家,日本就曾經發生過一次翻譯事故,結果就是險些讓整個國家發生覆滅。直白的說,美國那兩個原子彈就是因為這次的翻譯事故。

根據有效的統計,在那次原子彈爆炸當中,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超過了六十萬人。

事情發生在二戰尾聲的時候,當時日本已經是一個全面潰敗的狀態了,於是中英美三個國家就聯合起來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大致的內容就是希望這已經全面潰敗的日本能夠儘快的投降,不要再掙扎了。

這個日本對自己當時的情況也是十分的清楚的,在看到這個公告後,日本的高層立即就進行了討論,只可惜,最終也沒有討論出結果,隨後日本首相就在隨後的發布會上表明了他的看法。當然這件事已經不僅僅是日本自己國家的意思了,於是很快日本政府就將首相鈴木貫太郎的言論翻譯成了英文版,英文版的意思大致如下:

「這次所發布的公告中的內容與開羅會議中的言論是所差無幾,因此這份公告對於日本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意義,是可以完全忽略的。本國為了最後的目標已經沒有退路,只有堅持戰鬥。」

這段翻譯最終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呢,因為字裡行間滿滿的都是一股決一死戰的氣息,美國人直接就把兩顆原子彈丟過去了。

當然最終這兩顆原子彈在日本造成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國總統其實也有對這個事件進行了表態,並且明確的說明了,若是當時日本能夠接受條約的內容,這兩個原子彈絕對不會掉到日本的。

隨後這個日本首相就跳出來了,說日本並沒有明確的對公告表示拒絕,只是暫時不能回應,所以在段時間裡面不會理會這個公告。

這件事自然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有人說其實就是日本首相沒有準確表明自己態度,也有人說這只是這個首相給自己找的台階而已。

巧的是,最後還真有人找到了但是錄音,也證實了確實是翻譯上的失誤,這個鈴木貫太郎當時的原話是「對這個不予回復」,只是翻譯的時候變成了「對這個公告完全忽視」。傳到最後就變成了「對這個公共不能接受」但是我們要知道得是這個鈴木貫太郎是一個非常喜歡玩文字遊戲的人,說話的時候呢有喜歡講的不清不楚的,讓別人去揣度。

畢竟在日語當中「不予回復」確確實實是可以翻譯成「不接受」。

所以這次事件在一定的意義上也可以說是日本自作自受了。當然,我們更應該從當中吸取教訓,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就應該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得明明白白的,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會遠古 的精彩文章:

TAG:萌會遠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