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5月17日:《黑色洛城》發售

5月17日:《黑色洛城》發售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5月17日:《黑色洛城》發售

一個好的偵探遊戲是什麼樣的?或許你玩過早期 PC 上有關《福爾摩斯》的各式作品,或者沉迷於掌機上的《逆轉》系列,認為前往場景觸發對話,收集線索,然後用線索中的邏輯找到矛盾,從而破案,這樣的模式已經足夠好了。不得不說這些都是優秀的作品,玩家們也喜歡在遊戲中享受推理的快感。不過,你是否會覺得覺得這些作品裡始終缺點什麼?《黑色洛城》的出現給了玩家們展示了偵探推理遊戲一種新的可能:也許問題不在於證物和證詞之間的矛盾,而是嫌疑人說話的神情。《黑色洛城(L.A. Noire)》誕生與2011年5月17日,首發平台為 PS3 和 Xbox360,由 Team Bondi 製作,而發行公司則是大名鼎鼎的R星。

遊戲中玩家扮演的是1947年洛杉磯的一位刑警——科爾.菲爾普斯(Cole Phelps),主要目的就是在遊戲中解決一個個不同的案件。整個流程會有一些戲劇性,但也基本繞不開發現案件、現場調查、找人詢問、搜集證據然後找到真兇這樣一個流程。只不過《黑色洛城》的野心比較大。首先這個遊戲有一個沙盒的架子,玩家可以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洛杉磯里四處巡查,開車也沒有問題。雖說沙盒中的內容不多,大多數駕駛環節都是為了趕路,但這種自由的感覺會讓「破案」過程更加生動。而且作為一名刑警,主角在遊戲中槍戰的戲份也絕不會少,看著R星招牌找來的朋友們還請放心。

開著老式汽車穿梭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洛杉磯,也是一種浪漫

其次,遊戲製作成本很高,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面部捕捉(MotionScan)技術。為了讓遊戲中NPC的表現更加生動並附有細節,遊戲中幾乎所有角色的面部採集於真人演出。這就是為什麼你能從這些NPC的臉上看到憤怒、傲慢與驚恐。開發組將這一點利用到了遊戲環節中,當證人與玩家對話時,玩家不僅要仔細聽這些人說了什麼,還要觀察他們的神情,從而給出自己的判斷,非常真實。另外除了面部捕捉以外,遊戲中的動作捕捉環節也有不少。在這些技術的幫助下,《黑色洛城》中人物的表現要遠超同時期其他作品。請記住,這可是2011年的作品。

MotionScan技術

遊戲的劇情則是另一大亮點。退役成為刑警的科爾在一次次案件中展示了非凡的辦案能力,這也是玩家在遊戲初期見識到的主線內容。可是到後來你卻會發現這個遊戲並不只是在單純地展示二戰之後美國洛杉磯的罪案情況。當玩家深入到這個大都市的黑暗地帶時,會漸漸意識到了黑惡勢力並不是單獨存在的,政府的腐敗和黑暗才是籠罩在洛杉磯上空無法散去的迷霧。縱使你是戰鬥英雄,高學歷人才,解決過重大案件,一旦執著於以一己之力對抗黑暗便不會有好的結果。主人公的好基友傑克展示了另一條路的可能,遊戲結局也令人唏噓。這種無論是案件還是主線都處於高素質的劇本實屬難得。

Team Bondi 把一切都做得盡善盡美,遊戲中很多細小的地方你都會從中發現意向不到的設計,這些設計將這種老式美國風味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中以爵士風格為主的音樂,與畫面和主題相得益彰。原聲集質量超高,值得一聽。

可惜的是這樣一部媒體集體叫好,玩家評價也高的作品銷量並沒有達到官方的預期。雖然銷量達到了五百多萬份,但這個成績對於《黑色洛城》高額的製作成本來說還是有些不足。有玩家評論得好,「大成本,小格局」註定了這個遊戲最後的命運,它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老滾、GTA 那樣的銷量成績。這就導致了遊戲預計的續作,以舊上海為背景的《東方妓女(Whore of the Orient)》成為了泡影,而 Team Bondi 不久之後也解散了。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說《黑色洛城》是失敗的,但遊戲的品質完全對得起開發組投入的時間和成本。也許這種真正的「偵探劇」可能就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成為絕唱了,對於玩家,尤其是熱愛推理遊戲的玩家來說,《黑色洛城》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且玩且珍惜的作品。

有文有武,有血有肉的好遊戲

P.S 2017 年年底《黑色洛城》推出了VR版和Switch版,而Steam版的中文漢化補丁也已完美,選擇哪個版本體驗看你決定。

更多歷史上今日發售的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dienova 的精彩文章:

5月18日:《荒野大鏢客:救贖》發售

TAG:indieno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