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暮年的李白寫了首充滿青春活力的詩,這次「詩仙」沒有誇張!

暮年的李白寫了首充滿青春活力的詩,這次「詩仙」沒有誇張!

暮年的李白寫了首充滿青春活力的詩,這次「詩仙」沒有誇張!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往蜀地。儘管貴妃的離去讓他無法忘懷。但作為一國之主,他還得恢復局面,收拾山河。於是唐玄宗做了這樣的戰略部署:太子李亨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負責收復長安、洛陽兩都及北方戰事,十六子李麟負責南方軍事事物,呼應太子的北方作戰。

但是,大權在握的太子李亨卻在靈武自立為帝,稱唐肅宗,遙尊父親李隆基為太上皇。唐玄宗不甘心,也大肆分封諸皇子。名義上是為了評定叛軍,實際上是削弱李亨的權利。就這樣,李麟被授命為四個地方的節度使,形成新的割據勢力。不久李麟起兵,與哥哥李亨開始了爭奪政權的戰爭。後來,李麟兵敗被殺,這場骨肉相殘的兄弟之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謀反失敗,李麟已死,曾服務李麟的「詩仙」李白獲罪入獄,先關押在潯陽監獄,後被流放到夜郎,就是今天貴州桐梓的夜郎郡。當時李白已五十七歲。年邁的「詩仙」在這個荒蠻之地,度過了兩年的潦倒生活,幸虧遇到朝廷大赦,他才重獲自由。驚喜非常的李白立馬揮手告別夜郎,踏上新的征程。行到白帝城,登上赴江陵的客船,詩人心情大好,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是真好,不加雕琢,通俗易懂,看似隨心所欲,卻是渾然天成。不但受到歷代文學大家的交口稱讚,更是婦孺皆知,廣為傳唱。

彩霞滿天的早晨告別了白帝城,小舟飛馳,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雖然兩岸猿猴啼叫不斷,但輕快的小舟早已穿過萬重青山。

就是這麼平白如話,不做翻譯也是一看就明白。但又不是這麼簡單,它充滿青春活力,洋溢著「詩仙」的昂揚與激情。

首句「彩雲間」三字,既是寫白帝城地勢之高,杜甫有「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真是高入雲霄;又是寫白帝城早晨的景色,曙光出燦,彩霞滿天;更是詩人心情的寫照:心向朝陽,開始新的旅程,開始人生新的起點。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空間是遠的,時間是短的,二者懸殊對比,顯見速度之快。「還」:歸還,歸來,傳神而值得玩味。李白不是江陵人,卻用「還」,像是回家,顯得那麼親切。獲赦的喜悅,歸來的迫切,顯而易見。那個活力四射的「詩仙」歸來了!

李白能把一百多米的瀑布寫成「飛流直下三千尺」;能把十幾米的潭水寫成「桃花潭水深千尺」,那這句「千里江陵一日還」呢?是不是又誇張了?沒有,這次真沒有。

南北朝《荊州記》中「朝發白帝,募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就是說,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能到達江陵,因為是順流而下。

三、四句,古代的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坐在船上,兩岸猿聲相伴,兩岸山影相隨。儘管猿猴的叫聲是凄惻的是讓人斷腸的,但此時的詩人全無這種感受,他完全沉浸在興奮中。

詩人深深知道,世事艱難,路途坎坷。但是,儘管猿聲不斷,儘管多有磨難,可這並不是生活的主流,不是人生的主流。任憑「猿聲啼不住」,那小船不是還是穿行而過,走出了萬重山巒嗎?那是何等暢意,何等爽快呀?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李白對此深信不疑,他對未來是朝陽般的期待。

寫這首詩時,李白已經五十九歲,三年後,他將與世長辭。此時的李白經過入獄,流放,一路顛沛,遠離親人,生活拮据,名譽受損,前途暗淡。杜甫曾作詩「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這就是李白當時的境遇,真是牆倒眾人推。

但在這首詩里,看不到半點頹廢,看不到絲毫萎靡,只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激昂;只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奔放,這是李白的青春回歸,他仍然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三十多年前,那個翩翩少年懷揣著夢想和希望,告別家鄉,勇闖天涯,寫下了「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舒朗;三十多年後,年近花甲,生命將盡時,又寫出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情懷,這就是李白,永遠懷有一顆青春之心的李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火車頭 的精彩文章:

他繪畫天賦極高,一生成就斐然,連老師安格爾都高度讚賞他!
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充滿著盛唐的豪情,被贊為「無暇之璧」!

TAG:歷史火車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