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在金星軌道發現巨大結構,厚達2600萬公里,它是什麼?

科學家在金星軌道發現巨大結構,厚達2600萬公里,它是什麼?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而地球是其中之一,也是太陽系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和人類,一個很重要的外部原因那就是它處在宜居帶之內,這樣就有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是生命誕生的一個重要條件。

太陽系宜居帶內的行星不止地球一個,還有金星和火星,對於火星相信很多朋友並不陌生,它是人類走出地球探索最多,關注度最高的行星。而金星是地球內側的一顆行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它雖然與地球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但是金星表面的環境可以用煉獄來形容。

不管是金星還地球,它們都有各自的內部生態環境以及外部的太空環境,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地球的軌道外面有一道塵埃環,它是由很多軌道共振而被地球俘獲的粒子組成,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在10萬年的時間裡,一些粒子由於軌道共振被地球俘獲。其結果構成了一條集中在地球軌道外面的圍繞太陽的塵埃環。另外,在塵埃環環繞太陽運行時,還在地球的前頭形成了一個無塵埃的空隙。

地球有如此明顯的塵埃環,那麼其它的行星是否也是這樣的塵埃環呢?科學家藉助兩個太陽探測器拍攝的照片,發現水星和金星都有塵埃環的存在。以前科學家認為,由於水星離太陽非常近,在太陽風的影響下,不大可能存在塵埃環,可是通過探測器的觀測發現,水星軌道上的塵埃比原來預想的還要多。

水星有塵埃環的存在,那麼金星是否也有塵埃環呢?答案是有,而且金星的塵埃環規模可不小,雖然寬度僅有千萬公里,但是厚度卻達到了2600萬公里。不過金星塵埃環雖然範圍廣,但它是極為稀薄的,完全沒法給地球的塵埃環相比。

那麼金星軌道外的塵埃環是如何形成的呢?以前科學家認為可能是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或者來自於太陽系邊緣的彗星。可是後來科學家通過分析研究認為,金星軌道的塵埃環有可能是來自於潛伏在金星軌道的小行星。

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顯示,太陽系誕生之初,金星軌道上可能存在上萬顆小行星,後來在漫長的星系演化過程中,大約有800顆小行星倖存下來,只不過現在科學家還沒有在金星軌道上發現這些小行星的存在,而金星軌道的塵埃環到底是如何由小行星形成的,至今還是一個謎,或許只有等科學家找到金星周圍潛伏的那些小行星,才有可能最終揭開這個謎底。

對於一顆沒有生命的星球來說,軌道外面有塵埃環並不算什麼,可是對於像地球這樣有生命的星球來說,軌道之外有一個規模龐大的塵埃環,那可能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要知道這些塵埃環可都是由各種天體碎片組成,說不定什麼這些就會有碎片脫離軌道向地球撞來,一旦有大一點的星體撞擊地球,有可能給地球帶來巨大的災難。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66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事件,那可能就是由一顆小行星撞擊造成的,雖然我們不知道這顆小行星來自於哪裡,但是也不排除它有可能來自於地球的軌道周圍。由此可見,地球的外部環境並不是完全安全的,各類小行星時刻都在威脅著地球的安全。

想要解除這些隱患,只有努力發展科技,等真正研究出了有效的攔截小行星的技術,就不用怕這些小行星給地球帶來危險。當然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未來的太空採礦。人類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地球的不可再生資源也越來越少,未來一旦地球資源枯竭,人類的希望就要放在太空採礦上。

太陽系是一個充滿各種小行星的星系,除了地球軌道外有豐富的塵埃環,其中就有不少的天體,而且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也有一個小行星。除了這些,太陽系邊緣還有一個規模更大的柯伊伯帶,那裡存在的小行星數量更是多到無法估計。

除了柯伊伯帶,太陽系的最外層殼還有一個更大龐大的小行星集聚地,那就是奧爾特星雲,這個地方才有可能是太陽系真正的大BOSS,這裡到底隱藏著多少天體,內部有什麼樣的奧秘,至今還是一個謎。要知道奧爾特星雲的規模太大了,它的直徑有可能達到了一光年,裡面也有可能潛伏著很多未知神秘的天體。

通過對太陽系的這些了解,我們明白了,太陽系其實是一個寶地,它裡面存在的資源完全夠人類發展無數年,足夠支撐人類成為真正的星際文明,然後走出太陽系,去探索更加遙遠的星空。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浩瀚星空 的精彩文章:

如果將和太陽一樣重的水澆到太陽上,會怎麼樣?答案你不會想到
科學家提出6個可以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它們都是什麼?

TAG:探索浩瀚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