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旗只有區區十幾萬人,為何能迅速一統天下?那為何又迅速衰落?

八旗只有區區十幾萬人,為何能迅速一統天下?那為何又迅速衰落?

公元1644年,崇禎自縊煤山,大明滅亡。遠在東北的滿清抓住了機會,八旗軍傾巢而出。隨著吳三桂的投降,八旗軍順利入關,很快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統天下。史書記載,八旗入關總兵力約15萬人左右。

這15萬人的組成如下:滿洲八旗6萬人;蒙古、察哈爾八旗2萬多人;漢軍八旗約3萬人;其他約3萬人。八旗原本是努爾哈赤創立的一個集軍事、政治、生產於一體的組織,初期只有黃、白、紅、藍四旗,標幟以色彩相區別;後又增編四旗,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八旗建立之初,民兵合一,「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

眾所周知,八旗在滿清統一天下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可八旗很快就喪失戰鬥力,這是為何?滿清入關後,半數以上的八旗軍駐紮在紫禁城周邊,他們成為了皇帝的禁軍。跟著皇帝混,這些八旗兵自然不會被虧待。

而駐守在北京城之外的八旗兵,主要以綠營兵為主,而綠營兵90%以上都漢人。一支軍隊戰鬥血性要從戰場上獲得,這些在京城的八旗兵,常年與戰爭絕緣,除了吃喝玩樂,似乎找不到更好的事情可做。

比如老舍描述晚清的八旗子弟們,「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漢人所供給的米,與花漢人供獻的銀子而外,整天整月的都消磨在生活的藝術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會唱二簧、單弦、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

滿清入關後,給駐紮在京的八旗兵大肆封賞,又是封地又是給錢。此時的八旗兵,儼然脫離了農業生產,成為了職業軍人。後來,清廷又設立了「旗餉」制度,根據八旗兵的不同兵種,配發不同軍餉,進一步提高了八旗兵的待遇,可謂「高薪養兵」。

長期遠離戰場,整日無所事事,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雍正登基後,深感八旗戰鬥力堪憂,他曾訓斥八旗官民:

「爾等家世武功,業在騎射,近多慕為文職,漸至武備廢弛;而由文途進身者,又只僥倖成名,不能苦心向學,玩日幆時,迄無所就;平居積習,尤以奢侈相尚,居室用器,衣服飲饌,無不備極紛華,爭誇靡麗,甚且沉湎梨園,遨遊博肆,不念從前積累之維艱,不顧向後日用之難繼,任意靡費,取快目前,彼此效尤,其害莫甚。」

雖然雍正苦口婆心,奈何八旗腐敗墮落早已深入骨髓積重難返,豈是一個雍正所能改變。在清朝中期平定各地叛亂以及中法、甲午戰爭、庚子之戰中,八旗兵更多的作用是監督和防範,早已喪失了戰鬥力。

有網友就說了,你讓一個從最底層奮鬥享受到了奢華生活後,再讓他冒險去艱苦奮鬥,可能嗎?普通人尚且如此,何況八旗兵?

參考資料:《滿清八旗制度》、《清世宗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禪投降曹魏後怎樣度過餘生的?其遭遇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多爾袞暴斃大有玄機,臨死前做了一個決定,至今依舊讓人浮想聯翩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