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謝伏瞻: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謝伏瞻: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新時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崇高使命,是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大責任。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奮力書寫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壯麗篇章。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急劇變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快速崛起,日益改變國際力量對比,也日益重塑國際關係理論和實踐。國際格局以西方佔主導、國際關係理念以西方價值觀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論」已難以為繼,西方治理理念、體系和模式難以適應新的國際格局和時代潮流。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快速上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與此同時,外部環境更加複雜,逆全球化思潮湧動,保護主義有所抬頭,西方國家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加緊對我國實施戰略上圍堵、阻遏、施壓,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條道路、兩種制度的根本矛盾將長期存在。大國間競爭日益加劇,制度博弈和價值觀較量更加激烈。在此形勢下,誰的思想理論體系引領力強,誰的哲學社會科學支撐力強,誰就擁有更大主導權和主動權。深入研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帶來的機遇挑戰,正確認識和用好戰略機遇期,給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是當代中國偉大實踐的迫切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然對我國發展全局產生廣泛深刻影響,要求我們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出新的思路、戰略和舉措,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我們必須著力防範化解可能遲滯或阻礙偉大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和挑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給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迫切需要加快構建「三大體系」,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提供學理支撐。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不斷健全,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研究水平不斷提高,重要學術成果不斷湧現,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戰略還不十分明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水平總體不高,學術原創能力還不強」,等等。總的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還處於有數量缺質量、有專家缺大師的狀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加快構建「三大體系」,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是當代中國偉大實踐的迫切要求,是黨和人民的迫切要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有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在解決影響「三大體系」建設的突出問題上取得明顯進展。

加快構建「三大體系」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最鮮活生動的馬克思主義,是全黨全國人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三大體系」建設,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遵循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的基本原則,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設。學科體系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和根本依託。經過幾代學者努力,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已基本確立,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一些學科設置同社會發展聯繫不夠緊密,學科體系不夠健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比較薄弱。這些問題成因十分複雜,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有些學科是從蘇聯學來的,有些學科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的痕迹,還有些學科是從西方「拿來的」。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學科建設跟不上時代變化和國家發展步伐的矛盾日益凸顯。比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體制變革,有些學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急劇下降,有些學科低水平重複設置,需要整合、歸併和提高。還有些領域理論已有創新,問題已有顯現,但學科設置遠遠滯後於社會實踐。比如,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如何指導創新型發展?用什麼指標來衡量?理論上如何解釋?一些新業態如互聯網經濟,一些新模式如共享經濟都是我國近年來大發展的領域,也是我國在世界上發展領先的領域,都需要深入研究。還有像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新技術及其相關產業、政策、社會影響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我們要從時代要求出發,按照突出優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完善體系的思路推進學科體系建設。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加快完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注重發展優勢重點學科,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重視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總之,要通過努力,使基礎學科健全紮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建設。學術體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理念、原理、觀點,理論、學說、知識、學術等;二是研究方法、材料和支撐。學術體系的水平和屬性,決定著學科體系、話語體系的水平和屬性。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關鍵是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豐富中國理論。要著力提升哲學社會科學原創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有沒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性、原創性。原創能力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核心競爭力。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這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的著力點、著重點。要強化主體意識,堅持原創理念,善於融通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等古今中外各種學術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要把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結合起來,以黨和國家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推動理論和學術創新。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話語體系是學術體系的反映、表達和傳播方式,是構成學科體系之網的紐結,主要包括概念、範疇、命題、判斷、術語、語言等,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價值取向的語言系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必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化和大眾化,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關鍵話語體現到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將政治語言轉化為學術話語。要堅持中國立場、注重中國特色,著力打造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理論創新、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提煉標誌性學術概念,敢於發聲、積極發聲、善於發聲,不斷擴大中國理論、中國思想、中國學術的世界影響。要運用新鮮活潑、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生產出更多更受群眾歡迎的理論產品,讓人民群眾自覺自愿地感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真理和思想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許多重要的標識性概念,比如「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這些概念為我國發展指明前進方向,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強烈共鳴,為我們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提供了傑出示範。

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加快構建「三大體系」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要加強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一手抓加快構建、一手抓引導管理。要貫徹「雙百方針」,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鼓勵探索、寬容失誤,提倡開展平等、健康、活潑和充分說理的學術爭鳴,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風格學派的交流互鑒。正確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對政治原則問題,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敢於鬥爭、善於交鋒;對學術問題,要按照學術規律來對待,不能搞簡單化,要發揚民主、相互切磋,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

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學問家。要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執著堅守,以「十年磨一劍」的恆心和毅力,潛心鑽研、孜孜以求,勇攀高峰、不斷超越,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推出更多標註新時代的精品力作,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作者:謝伏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舉行
李海英 王丹:晚清西方來華漢學家的漢字觀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