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墳墓,離家十幾公里,讓一家三代苦苦尋找74年,終魂歸故里

一個墳墓,離家十幾公里,讓一家三代苦苦尋找74年,終魂歸故里

「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從未去過丈夫的墓地祭拜,讓丈夫孤獨地躺在那個不知道的地方。」

說完這句話,母親不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母親走了,尋找父親的重任就交到了兒子鍾金民身上。此時,他們一家三代已經尋找了70多年,卻依舊毫無線索,連兒子都已耄耋之年,希望更是渺茫。

可尋找之路並沒有停止,儘管艱難險阻,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們都會牢牢抓住。對於鍾金民來說,找到父親的墓地就是他一生最大的事情,不然他將有愧於母親,有愧於哥哥,更有愧於父親的在天之靈。

活動現場

事實證明,只要不放棄,一切都有可能。機緣巧合之下,鍾金民求助了志願者團隊,並得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原來,第100軍19師57團3營9連的向本金至今健在。向本金是父親的戰友,也是父親的部下,當父親在岩口鋪戰鬥中犧牲後,這群戰友則將父親的屍骸就地掩埋。

在向本金的帶領下,鍾金民一行人來到了距離公里外的邵陽縣岩口鋪,找到了抗日英烈鍾蔚文的墓地。再見老戰友,向本金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淚,在他的講述下,我們彷彿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戰友向本金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日本侵略者為了挽救其敗亡命運,決定垂死掙扎,調動5個師團和3個旅團約10萬人,對湖南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作戰。

4月15日,駐防在資水西岸的大部分中國軍隊轉移陣地,構建工事,準備痛擊西犯之地。唯有57團堅守不動,仍駐在岩口鋪、桃花坪一帶監視邵陽日軍動靜。

然而戰局形勢大好,日軍節節敗退,為了擴大戰果,74軍軍長電令57團,除死守岩口鋪、芙蓉山的部隊外,其餘部隊全部西移,阻擊逃竄的日軍。

就這樣,岩口鋪和芙蓉山的守軍完全與團主力脫離,成為敵後孤軍。

岩口鋪和芙蓉山扼住邵榆公路的咽喉,控制這兩個據點,日軍就不能運輸糧食彈藥。一直以來,日軍都將其為眼中釘,欲拔之而後快。

當時,死守岩口鋪的是57團3營9連,副連長正是鍾蔚文。他們將一個班的兵力放在公路南邊的鐵絲嶺,另一班的兵力則放在鐵絲嶺東側的百弓坨,而主力則扼守公路北側的煙袋山。

鐵絲嶺、百弓坨、煙袋山,這三個山的地理位置良好,虎視下方的邵榆公路,令日軍十分頭疼。為了一舉拿下岩口鋪,日軍決定派便衣上山摸清我軍的駐防情況,以及彈藥儲存的位置。

4月15日下午2時,日軍120聯隊主力300餘人自信滿滿地向我軍陣地發起衝鋒。

「轟」的一聲,第一發炮彈就落在了我軍的彈藥庫,這讓日軍大為高興,沒了彈藥你們怎麼打?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他們就傻眼了,預料之中的連環爆炸並沒有發生,反而一堆手榴彈從天上落下來。

原來早在前一天,我軍巡邏人員就發現了幾個形跡可疑的人,當晚就將彈藥全搬到了煙袋山,並設下了手榴彈陣地,等著日軍往裡鑽。

日軍發現上當後,大為惱怒,憑藉著人數優勢,不停地向山上發起衝鋒。戰鬥一直持續了6天6夜,日軍損失慘重才稍作休整,而鐵絲嶺、百弓坨地守軍則奉命撤回增援煙袋山。

21日拂曉,芙蓉山派來一個排的增援部隊,9連士氣大振,也派出一小股部隊繞敵後偷襲。一個小時後,戰鬥結束,日軍紛紛向東逃竄。晚上,日軍40聯隊調集第一大隊精英數百人,從三面圍攻煙袋山。

22日凌晨,經過15次的衝鋒,日軍已經突入東面的最後一道防線。當時,守衛該防線的正是副連長鍾蔚文。眼看陣地不保,鍾蔚文死守不退,親自上陣殺敵,幸好西面守軍增援及時,才將陣地保住。

25日早上,300日軍帶著3門山炮再次從三面向煙袋山發起衝鋒。27日,日軍又派出兩架飛機前來助戰。28日深夜,日軍派出200人悄悄潛入西面的白山村。29日凌晨,又派出200人潛入南面的雞籠山。

29日下午2時,已經將煙袋山團團包圍的日軍發起了總攻。一時間,我軍工事全毀,戰士們全部以命相搏,才減緩了日軍前進的腳步。

5月2日,我軍組建一支10人精英敢死隊,趁著夜色向日軍指揮部殺去。3日拂曉,我軍飛機前來助戰,才將敵軍擊退。

鍾蔚文烈士墓

此戰過後,軍長獎勵岩口鋪守衛部隊銀元2萬元,可副連長鍾蔚文卻再也拿不到了。戰鬥中,鍾蔚文身中7槍,卻依舊堅持戰鬥,後血流腹內忠勇殉國,時年27歲。後因戰事緊張,戰友們只能將鍾蔚文的遺體就地掩埋。

當時,鍾蔚文的妻子只有25歲,養育著兩個孩子。在知道自己丈夫為國犧牲後,四處打聽,多方尋找,終身未嫁。

沒人知道這些年她們孤兒寡母是怎麼挺過來的,只知道她在這60多年裡,沒有一刻停止尋找自己的丈夫。

鍾蔚文之子鍾金民

2019年4月4日,鍾金民完成了母親交給他的使命,父親新建的墓碑就在眼前,可他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唯有止不住的眼淚……

「父親,您終於可以回家了!」

「母親,您終於可以安息了!」

專註抗戰英雄故事,傳播正能量,以大、小人物視角還原抗戰真實場面。

任何一個中華英雄都值得被銘記!關注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歷史風雲 的精彩文章:

抗戰英雄含冤去世,年僅58歲!床頭始終放著一本書,臨終時還在讀
此戰,殲敵精銳300,斬殺大佐1名,中佐2名,我軍傷亡47人

TAG:中外歷史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