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所有人各有八識 各人了悟各人修

所有人各有八識 各人了悟各人修

有個問題,既然說一切眾生心性各有各的自識,何名唯識?唯就是只有這個識,怎麼叫唯識?這是問題。南懷瑾先生借用《成唯識論》作了詳細解說。

論上回答:「奇哉固執,觸處生疑。」奇怪啊!好笨哪!怎麼那麼固執!觸處生疑,到處都是問題,碰到問題就解決不了。

「豈唯識教,但說一識。」注意法相唯識說一切唯心,不是說十方所有一切眾生就是那麼一個心!不是說十方一切眾生只有這麼一個阿賴耶識!同阿賴耶識不是同一個阿賴耶識。什麼叫唯識?心意識作用,要懂啊!

他又問了,假設不是這樣,那怎麼樣呢?「若唯一識,寧有十方,凡聖尊卑,因果等別。誰為誰說,何法何求。故唯識言,有深意趣。」他說你把觀念完全搞錯了,假設十方眾生只有一個識,都是一個阿賴耶識的話,我們不要修了!釋迦牟尼佛早替我們修好了!

因為他的阿賴耶識已經解脫了,我們跟著解脫了。哪有這回事!親兄弟父子都沒有辦法,各要各人修!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各修各得呀!諸佛菩薩只是一個指導的明師,他沒有辦法幫你自了。

所謂一識,硬有十方三世的不同,還有凡夫、聖人,還有天人尊卑,乃至於一切因果報應、各種差別現象。假使都是一個識的話,只有一個心、一個識,一切眾生同一個心的,「誰為誰說」,誰來說法?那又何必去求法啊?

你們出了家,又去燒了戒疤,在這裡還拚命修,修個什麼啊?不要去燒嘍!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他早戒疤都給我們燒好了,他成功了就好了嘛!那我們還要求法嗎?

他說你好笨!不過他好在假提出來,是有這樣笨人問的話了,替我們問了,所以真正唯識道理有深意趣,道理要懂! 唯識各方面都常用一切唯心,萬法唯識。什麼叫唯識?心意識這個識,是個總代表、歸納性的名稱。

總顯告訴我們,一切有情眾生每一個人,心的作用分成八個識:前面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第六意識最重要,造業的都是它;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還有六位心所,就不容易講。此心的能變與所變各有八識,六位心所。六位包括了五十一位心所,把心分成八識,所起的作用,還是歸納性的,不是詳細分析!

這個心,能變與所變,變出什麼?相見,相分跟見分,相分,相就是現象,現象界、宇宙萬有就是相分;見分,就是精神部分。見分不是指眼睛!眼睛是眼識的作用,也代表了眼睛功能的一部分、眼識的一部分。見分,我們心裡了解明了:哦這個是宇宙萬有。宇宙萬有物理世界是我心識所變的「相分」現象;精神了解它的,這個是「見分」。

自己要體會,八識跟心所兩個先體會一下。譬如我們打坐,自己散亂的念頭,自己最煩了,念頭不能清凈。這個念頭起來,起念這個當中,一個思想就是心所,心所變的,好討厭!這個就是相分。現象,一個思想一下想到:剛才忘記了給這個人打電話。此心又坐立不安了,心發癢,要想下坐了,這都是心的相分。

但是,你這個心的現象起來,知道這個現象在幹什麼,這就是見分。 我現在在思想,曉得自己在思想,這也是見分。相分跟見分,它兩個同時在一起的。八識是能變,心所是所變,所變出來的相分跟見分兩個。

這是分析的,分析最後讓了解什麼呢?「及彼空理所顯真如。」所謂修持,空相,《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諸法空相等等。空不是理論,要實證到空,相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見,見分,如如不動,呈現出來最後空理,畢竟空所呈現。空了以後那個本體、如來本性叫做真如。

這個真如也是個代名詞,不要當成真如真正有個東西。可它又不空;可是它要空。空是方法,空到了最後,那個不空的不是我們世間法的一切有,也不是像這個虛空,虛空還是相,好好體會吧!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智慧識人性!相遇皆有緣,生命大歡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修法要經受住嚴峻磨練考驗
六根接觸六塵各個層面都可引發覺性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