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的說話技巧:三言兩語讓皇帝身邊的太監心甘情願為自己服務

曾國藩的說話技巧:三言兩語讓皇帝身邊的太監心甘情願為自己服務

清朝晚期的太監貪婪成性,可為何不敢向曾國藩伸手要銀子?是曾國藩權傾天下,讓太監們害怕和顫抖嗎?

清朝的太監可不是膽小鬼。

在曾國藩時期,連深得皇帝信任的恭親王出入皇宮時,身上也要帶一些銀子或銀票,每遇到帶路或者是捎口信的太監時,也需慷慨打賞。當然,說是打賞,是給足恭親王面子了,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變相賄賂太監。

恭親王都需討好皇帝身邊的太監,就更不用說朝廷的大臣們了。當然,太監們見恭親王都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物,時間一長,也就坦然接受,更加有恃無恐了,遇到一些不會來事的大臣時,他們就故意為難一些,比如誰要想見皇帝,如果沒有給管事的太監一點好處,往往會延遲通報,或者就推說皇帝在休息或者身體有恙等各種理由,讓想見皇帝的大臣無可奈何。

曾國藩在京城為官的時候,心裡雖然對太監們的做法很是痛恨,但他從來不和太監們發生任何衝突,甚至還和很多太監成了朋友。

一個兩袖清風的官員,怎和太監們的關係如此融洽呢?這就是曾國藩的過人之處。

道光年間,曾國藩在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幫助下,很快就得重用。在清朝,只要官職越高,和太監接觸的機會就多。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33歲的曾國藩迎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高峰。這一年,曾國藩不僅被提升為五品翰林院侍講,還被道光皇帝破格派遣到四川主持鄉試。

欽命為四川的鄉試主考官,皇帝自然會給當事人下一道聖旨。在清朝,除非特別緊急的公務,一般在京城之內,傳遞聖旨的差事都由皇帝身邊的太監來完成。

給曾國藩送聖旨的正是道光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曹進喜,朝廷的大臣們都習慣性稱其曹公公。

替皇帝送聖旨,尤其是陞官或者褒獎的聖旨,對太監們來說,是一件美差,因為接到聖旨的人都會給一個大大的紅包,少則幾十兩銀子,多則幾百兩銀子。

當時的曾國藩很清苦,不僅每頓飯都是青菜豆腐,連穿的衣服也十分陳舊。他的寒酸不僅滿朝文武都知道,連宮廷里的太監們也都十分清楚。

雖然貧困,但曾國藩十分謙卑和懂禮節,當曹公公帶著一個太監宣讀完聖旨後,曾國藩除了謝恩外,還慌忙讓人拿了二十兩銀子出來,給曹公公一杯茶錢。

如果是別人給銀子,曹公公一定不會拒絕,但他深知曾國藩不容易,不僅俸祿少,還不會貪,於是說道:曾大人,你的銀子我可不敢伸手收!

曾國藩也十分明白,皇帝身邊的太監一定不能得罪,因此,他也說得十分委婉:曹公公,我知道這很少,但這茶我還是請得起,就收下吧!

見曾國藩說的很誠懇,曹公公才象徵性地從二十兩銀子中取了一兩,還十分感動地道謝:曾大人,我給皇上送了幾十年聖旨了,唯有你不說賞,而說請我喝茶。我當了一輩子太監,只有你把我當人看,而其他人則把我們當成皇帝的狗。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今後宮裡沒有任何一個太監敢伸手向你要銀子。

這就是曾國藩,他不僅博學多才,說話也很有技巧,僅用三言兩語,就征服了皇帝身邊的大太監,讓他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服務。後來,隨著職位不斷提升,曾國藩進入皇宮的次數也多了起來,但他每次都總能暢通無阻,除了皇帝的信任外,還與他和太監們的和諧相處密不可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多邦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的日本風塵女:容貌除了先天因素外,後天打扮也必不可少

TAG:客多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