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看完這位大師講解的醫源性疾病,恍然大悟!

看完這位大師講解的醫源性疾病,恍然大悟!

作者簡介:王東嶽,筆名「子非魚」,自由學者。獨立於任何黨派和學術機構之外,無固定職業,亦無確定職稱,曾為醫學碩士,但研究生畢業後即脫離醫界;也曾做過西北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東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謀生。迄有著作三卷兩冊:三卷《物演通論》合為一部;一冊隨筆集《知魚之樂》;一冊彙編本《人類的沒落》。

醫源性疾病。什麼意思?醫院和醫生給你搗鼓出來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前面講過任何科技行為都會造成你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生態發生快速異變,從而造成人體跟它失匹配。而醫療過程是科技這個東西直接尖銳的介入人體的過程。因此一切醫藥保健過程同時就是戕害過程。我絕沒有詆毀醫學的含義,人類今天醫學的發展,它是匹配著人類進化病,也就是人體是最衰敗的一個有機體,以及文明病被大規模調動而必然產生的對抗措施。

所以醫學、醫療、醫藥,它對人體是必須產生的一個保護系統。而且醫學的進步導致人類的嬰幼兒死亡率大大降低,平均壽命大大提高。人類的生存痛苦、疾病痛苦大大減低,功不可沒。

所以我首先說明這一點,我並不詆毀醫學。但是大家要知道,任何醫療過程,從深層上講,同時就是一個戕害過程。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由於進化病,進化過程就是畸變病理過程的疊加化和系統化,因此人類的生理波動本身必然是一個正常進程,也就是你的生理狀態不可能是永遠平衡的,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才是絕對的。

你的生理狀態始終是波動的,這個生理狀態的波動,我們叫做不適,就是不舒服,它是一個正常態。那麼這種不適,人體在進化的過程中所匹配成的這個生理系統,有自我調節能力,完全不需要人為干預。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疾病,我們大多數認為那是病的東西,其實只不過是脆弱有機體生理波動的常態。我舉例子,比如什麼是「發燒」?所謂發燒是因為你感染,然後身體體溫增加,體溫增加會導致免疫系統被激活,也就是免疫效能增高的一個正常反應。因此發燒如果是低燒,發燒在38.5度以下,你是用不著處理的。

你如果及早的退燒,反而會造成你對抗疾病的免疫損傷。再比如什麼叫「咳嗽」?它是由於你吸入了異物,然後你的氣管給大腦一個反應,大腦然後讓胸肌膈肌快速收縮,用肌氣流把這個異物噴出來,這叫「咳嗽」。它是一個呼吸系統的保護機制。如果你有輕微的咳嗽,你立即用藥止咳,其結果是什麼?結果是異物不被排出。再比如腹瀉,什麼是腹瀉?是因為你吃的食物裡面有毒素,人體立即腸道分泌大量的液體稀釋它,同時把它排出體外,這叫腹瀉。所以它完全是一個保護機制。

如果一旦腹瀉,你立即止瀉,結果是什麼?這些毒物立即被吸收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如果是細菌引起菌血症,所以它是保護機制,一般情況下你用不著處理。除非你的腹瀉太過嚴重,以至於造成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這個時候你才需要適當止瀉。再比如疼痛。我前面講過保護機制,炎症、局部發炎、紅腫、溫度增高、有滲出,幹什麼?稀釋毒物,溫度增高,免疫力增加,局部的炎症,實際上是免疫系統和感染部分的第一個戰場對抗,這都是人體的保護機制。所以我們所說的大多數的臨床上的醫療干預,如果把握不好細節上的節奏,它反而都是對我們正常生理波動的保護機制的損害。

我再舉例子,比如小孩不吃菜,小孩為什麼不愛吃菜?是因為孩子的肝功能發育不全,而所有蔬菜中都含有毒素。

大家知道「蔬菜」是什麼?不就是植物,人類把植物的一部分人工選擇成蔬菜。大家知道植物是怎麼發展的嗎?植物在進化的過程中,食草性動物要吃植物,於是植物就要想辦法抵抗食草動物對它的損害,怎麼抵抗,讓自己的體內不斷地產生毒素,使得食草動物不敢吃它,但食草動物不能不吃它,食草動物於是就不斷地加強肝臟解毒功能。因此植物和食草性動物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軍備競爭的關係。

在億萬年進化的過程中,草和菜中的毒素不斷增加,而動物肝臟的解毒能力也不斷進化,達成匹配。那麼小孩,他的肝功能發育不全,解毒能力偏差,因此他吃菜對他是一個某種程度的中毒反應,因此他對吃菜是拒絕的,而你長大了以後莫名其妙的反而特別愛吃菜,其實是你這個肝臟的解毒匹配功能跟植物中的毒素關係融洽了。

我再舉例子,比如妊娠反應,婦女懷孕頭幾個月會發生一些噁心嘔吐,不肯進食,甚至血壓增高等等的反應,叫妊娠反應。

什麼是妊娠反應?我剛才講過,你吃的所有食物都是有毒素的,對於成年人來說,你的肝臟是能夠解毒的。可是對於胎兒,對於小胚胎,他對這些毒素是非常敏感的,對他會造成傷害。因此在懷孕早期的妊娠反應,其實是對胚胎的保護反應。如果妊娠反應不是非常的劇烈,不影響母親的生命安全,妊娠反應是不能隨便處理的,不能隨便讓醫學介入的。你消解掉那個過程,反而使得胎兒中毒,造成胎兒畸形,或者造成胚胎損傷。他不讓你吃飯,他讓你嘔吐,是因為這個階段胚胎對食物中的毒素耐受力很差,而在這個階段胚胎極小需要的能量極低,因此你若干天吃飯很少,甚至不吃飯,對胚胎沒有任何損害。所以它是保護機制。

我講這些是想說明什麼?是想說明我們通常所謂的疾病,其實是生理正常波動調適的保護機制。而你如果不恰當地讓醫學介入,讓醫療介入,讓化學藥品介入,它反而會給你帶來巨大損害。而且大家要知道,我們所得的絕大多數疾病,它都是有自然病程的。所謂「自然病程」就是這個病,在一個時間段以後會自愈。

比如感冒,它的自然病程就是7到14天,病毒侵入免疫系統若干天以後開始產生應急反應,然後免疫系統慢慢把病毒壓抑,你的感冒慢慢消退。可是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去吃大量的藥品,這些葯絕不治病,就要知道感冒這個病,人類是根本沒辦法治療的。因為感冒的病原體是病毒,人類至今根本解決不了抗病毒的問題。即使今天有少量抗病毒藥物,副作用遠大於殺滅病毒的效力。

那麼你吃的葯是什麼?叫對症治療,發燒了退燒,頭疼了止疼,僅此而已。它並不給你治病,只是緩解你的癥狀。可是這些葯卻是非常大的毒素量。你本來不吃藥7到14天也好了,你吃了葯,你以為是醫生給你治好了,你感謝他,可實際上他給你吃了一大堆毒藥,而且是盡可以不吃的毒藥。

它為你三個月、半年以後得更大的病做好了鋪墊。要知道,過去醫學界還是比較老實的,他知道這些病治不了,他也知道這些癥狀不用治療,他會給你安慰劑。什麼叫安慰劑?就是看起來是個藥丸,但實際上是一個澱粉豆,裡面什麼葯都不含。然後你吃了以後,你覺得心理上獲得安慰,到自然病期自己好掉了。那個時候的醫學和醫生還比較老實,可安慰劑不賺錢。今天你已經見不到安慰劑了,本來不用治的病,你不知道你非得找醫生,醫生本來想給你安慰劑,沒有,全給你的是毒藥。

所以治病過程是一個巨大的戕害過程。大家要知道所有的藥物都是有毒的,我在前面講過,只要是苦味的東西,都是對人體有損害的毒物的東西。今天的化學藥物甚至沒有苦味,因為人類在自然界中碰不到這個東西,苦的感覺都還沒有發生,它對人體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吃任何葯,你首先記住,它是毒藥。再比如抗菌素,什麼叫抗菌素?它是一組細菌,它為了保證自己細菌佔有的資源領地,細菌會分泌出一些內外毒素,內毒素和外毒素,使得其他細菌不能接近它。

這就是抗菌素,最早發明的青黴素,就是青黴菌的外毒素。那麼抗菌素起作用是怎樣產生藥理作用的。它有兩個作用。第一,損壞其他單細胞的細胞膜結構。大家知道細胞是一個系胞漿體,它的整個屏障系統,全憑磷脂,雙層結構的細胞膜,細胞膜一旦損傷,細胞立即解構液化。抗菌素第一個作用,作用於細胞膜,第二個作用作用於細胞內部的蛋白合成代謝系統。要知道抗菌素並不能分辨哪些細胞不被它的毒素所傷害,它是不允許任何其他單細胞接近它的。

所以當你用抗菌素的時候,它不僅是在傷害你所要治療的病菌,而且對你的所有體細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請想想這個損害有多麼嚴重。你動輒使用抗菌素,等於動輒對你全身的所有細胞進行一次衝擊性損害。而且抗菌素還有一個更大的麻煩。由於生物的進化是在生殖代上表達的,它的變異是在生殖系統上一代一代傳遞的。由於細菌的增殖速度極高,增殖周期極短,最低20分鐘就發生一次裂變,因此細菌變異適應的能力遠高於人。如果在抗菌素環境中,細菌就快速變異去適應這個抗菌素,凡能被這個抗菌素殺滅的細菌就等於被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淘汰。

然後基因突變導致對這個抗菌素有耐性的細菌才能夠存活。你不斷地使用抗菌素,甚至廣譜抗菌素,你等於人工選擇篩選出超級細菌,也就是對任何抗菌素都有耐受性的細菌,這叫「超級細菌」。所以人類使用抗菌素的未來非常危險,它必將締造出任何抗菌素都失效的超級細菌。這就是大規模使用抗菌素,既對你當下的身體細胞造成損害,又對你的未來生存造成非常重大的威脅。

我在這裡只講了很少的一點例子,至於醫療方面其他的損害,介入性損害,我們後面慢慢談。

我們梳理一下,我們一切疾病的根基是由於生物進化過程,就是畸變衰變病理過程的系統化,因此所有疾病的第一基礎叫進化病。

那麼進化隨著文明的發展,原來進化病達成的那個脆弱的生理平衡,在外部適應性環境發生文明化劇烈改變的狀態下,造成億萬年達成的這個生理秩序與之失匹配,叫全面失適應,由此調動出潛在狀態進化病的全面爆發,這叫文明病。

文明最尖銳的一端直接作用於人體,由此造成文明病中最直接最尖銳、最可毒的那個損傷,叫醫源性疾病,這就是人類所有疾病的總譜系。

請大家把這個部分聽懂。你把這些東西理解,你才知道人體是什麼,疾病是什麼?在這個邏輯序列下,你才能恰當地處理這個問題。你動不動往醫院跑,這是一個很荒唐的事情。大家知道有一批學西方的醫學學者,曾經對人類醫院的總效用做過一個調查。1973年,耶路撒冷的醫生罷醫,有一個月不接診任何病人,結果這這批醫生就調查耶路撒冷周圍的殯儀館,結果發現這一個月死人數量減少50%。

三年以後,1976年,哥倫比亞首都博格達罷醫52天,有人去調查周邊所有的殯儀館,結果發現死亡人數下降30%。同年美國洛杉磯醫生怠醫。所謂「怠醫」就是一般的病不看,但是人道化急診繼續接診,大概一個多月,結果洛杉磯周圍殯儀館的送屍量減低18%。我把這一組數據說出來,請你想想,你到醫院去幹什麼去了?找死去了。我絕沒有詆毀醫院的含義。我是想告訴大家,醫源性疾病的嚴峻程度。我講這些只是想說明你在這一個物演鏈條上,你才能搞清人體是什麼,生理是什麼,病理是什麼,疾病是什麼。

你把這些東西在理念上搞清楚,在哲理高度整頓清楚,我們後面所有的問題才有討論的餘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費商聯盟 的精彩文章:

王東嶽:如何在文明社會正確養生?

TAG:消費商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