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做過三件大事,幫過曹操,害死荀彧,令關羽丟了性命

此人做過三件大事,幫過曹操,害死荀彧,令關羽丟了性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發生在曹操加九錫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董昭、荀彧和曹操。原文如下:

卻說曹操在許都,威福日甚。長史董昭進曰:「自古以來,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雖周公、呂望,莫可及也。櫛風沐雨,三十餘年,掃蕩群凶,與百姓除害,使漢室復存。豈可與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聞言,勃然變色。董昭曰:「豈可以一人而阻眾望?」遂上表請尊操為魏公,加九錫。

荀彧嘆曰:「吾不想今日見此事!」操聞,深恨之,以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興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殺己之心,託病止於壽春。忽曹操使人送飲食一盒至。盒上有操親筆封記。開盒視之,並無一物。彧會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歲。後人有詩嘆曰:「文若才華天下聞,可憐失足在權門。後人休把留侯比,臨沒無顏見漢君。」其子荀惲,發哀書報曹操。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謚曰敬侯。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控制了漢末朝廷,長史董昭公開表示應該晉封曹操為魏公,並授予九錫。但這個提議遭到了侍中荀彧的強烈反對。荀彧認為曹操起兵是為了匡扶漢室,應該懷著效忠朝廷之心,晉封魏公則違背了這一宗旨。曹操聞言後,對荀彧非常不滿。不久後,董昭等人還是上奏了漢獻帝,將曹操晉封為魏公。此事過後,曹操有了殺害荀彧之心。於是在興兵討伐孫權之際送給荀彧一個空盒子。荀彧見狀,服毒自盡。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荀彧口中的「愛人以德」,意為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西漢戴聖所撰《禮記》中的「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故事情節,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荀彧傳》載:「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謚曰敬侯。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至於說到歷史上荀彧的死因,史料中記載稍有不同。《三國志?荀彧傳》注引《魏氏春秋》載:「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葯而卒。」該傳注引《獻帝春秋》則稱:「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議,彧意不同,欲言之於太祖。及齎璽書犒軍,飲饗禮畢,彧留請間。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於壽春,壽春亡者告孫權,言太祖使彧殺伏後,彧不從,故自殺。」儘管死因有所不同,但都與董昭這個人有著極大的關係。

談到董昭這個人物,清人何焯在《義門讀書記》中有過這樣的一句評價:「(董)昭自顧才謀非荀、郭之儔,遂首為諂邪,以媚於操,時操勢已成,故不為耿苞耳。」元人胡三省則稱:「(董)昭人品不足稱,其謀略妙,不下二荀。」何焯之所以對董昭的評價如此之低,是因為董昭阿諛奉承的品行,甚至因此害死了漢末名士荀彧,其卑劣人品在當時就遭到不少人的詬病。而胡三省則在指出董昭人品低劣的同時,也客觀地談到了他的優點。

縱觀董昭的一生,他做過三件大事。據《三國志?董昭傳》載,曹操來到洛陽後,董昭向其提出了儘快將漢獻帝遷至許昌的建議,令曹操「奉天子」的戰略變成了現實;董昭奏請漢獻帝晉封曹操為魏公,使得曹操進一步加快了漢魏嬗代的步伐,為後來曹魏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卻導致了名士荀彧的自殺。除此之外,董昭還在荊襄之戰期間提出將孫權寫給曹操的密信公之於眾,使關羽無心戀戰,不得不離開樊城前線南撤,隨即遭到東吳大軍圍攻,最終丟掉了性命。

參考書籍:《三國志》、《義門讀書記》、《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趙雲單騎救主的長坂坡,並不在如今的當陽市,而是在這個地方
甘寧不過是一員降將,為何得到孫權和周瑜器重,原因一目了然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