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年霧霾,揮之不去,很多國家都有,人們總有覺醒的時候

百年霧霾,揮之不去,很多國家都有,人們總有覺醒的時候

天一冷一熱,就容易出霧霾。而這個霧霾,算是讓咱們中國人吃盡了苦頭。可這東西既不是現代專利也不是中國特色,它東搖西晃地飄了一百多年了。

工業革命讓倫敦成了當時工廠最多的城市。冬天,工業和住宅大量燃燒煤炭,終於導致了赫赫有名的倫敦冬季大霧。而且,如果剛好遇到暖空氣,霧霾會被鎖在暖空氣之下,幾天都不會散去。

1873年的冬天,倫敦遭受大霧侵襲,據當時的報道,有1150人因霧氣有毒而死亡。

1930年12月1日到5日,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上空大霧瀰漫。一周之內有63人死亡,是平常的十多倍。事後檢查,死因多數為有毒氣體傷害呼吸道內壁。

在美國的匹茲堡東南的多諾拉,美國鋼鐵公司的下屬工廠的排放物由於氣候反常而淤積不散。在1948年10月27日出現濃密辛辣的煙霧,一直持續了五天。報道稱有20人死於煙霧,可美國鋼鐵公司到31日才同意工廠停工。估計他們看了天氣預報,因為當天晚上就下雨了,雨水沖淡了煙霧,第二天,他們又開工了。

美國鋼鐵公司拒絕承擔任何責任,但多諾拉事件讓美國人開始重視清潔空氣。

再回到倫敦,1952年12月5日到9日,濃密的冬季大霧再次籠罩倫敦。城市內能見度不足十米,所有的地面交通都停運了,就連電影院和劇場都關門了。因為人們坐在裡面卻看不見舞台或銀幕上演的是什麼。當然也有應急的車輛在路上走,前提是前面有個人舉著火把帶路,警察也是舉著火把指揮。這些人的臉被火把熏得黝黑,不過別人看不出來,因為什麼也看不清。

12月10日之後,霧散了,但後遺症嚴重,這個事件導致1.2萬人死亡,許多人是因為支氣管炎和肺炎。

這次的「霧災」讓英國在1956年通過了《清潔空氣法》,禁止城市燃燒煤炭和木材。

1953年和1963年,紐約遭受兩次濃霧侵襲。第一次是6天,第二次是兩周。紐約人還沒緩過來,1966年,濃霧又來了。關鍵這次巧,趕上了感恩節。

11月23日,濃霧降臨紐約,11月24日梅西百貨的感恩節遊行都不吸引人了,人們和媒體的焦點都是大霧。25日,濃霧依舊,紐約市民終於決定共同停開他們的汽車,以減少排放,而且要求政府,除非必要,否則請減少供暖。11月26日,他們的決心「嚇跑了」濃霧,冷空氣來了。

不過最終,他們的決心促成了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先生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關於英國與德國相互轟炸的冷知識
容易導致離婚的十大因素

TAG:吳先生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