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就看他生氣的樣子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就看他生氣的樣子

作 者:范姐

來 源:極物(ID:ijiwulife)

80年代,龍應台曾寫過一篇文章,叫《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說的是中國人面對不平等事件時,往往保持沉默,喜歡採取「息事寧人」、「以和為貴」等態度來處理問題。

但是時隔多年,不管是從新聞熱點,還是身邊觀察,不難發現如今的我們動不動就生氣,有些甚至失控的地步。

1

懂得處理生氣的人,才懂得解決問題

曾有天在公車站,聽到一對閨蜜在產生口角。其中一個女孩兒A,剛開始時想和閨蜜B解決問題。但是閨蜜B,則是不斷質問那個閨蜜為什麼說話大聲,語氣難聽。

閨蜜A開始為自己的語氣道歉和解釋,閨蜜B卻沒有聽進去,開始發泄對A的不滿,即使在眾人面前,也絲毫不懂得剋制。閨蜜A氣得開始抽泣,她最後說了一句話:「我只想和你解決矛盾,但你根本沒法溝通。」然後轉身離開。

閨蜜A知道吵下去並沒有意義,問題不會被解決,而情況卻會越來越糟。於是她在用最後一點理智,阻止了更激烈的爭吵發生。

美國作家羅伯·懷特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

當和別人產生矛盾時,產生生氣的情緒很正常。聰明人的人在處理情緒時,懂得與其繼續與他人糾纏,不如專註在正確而重要的事物上去。因此,他們不會捨本逐末,知道見好就收,在關鍵的時刻,放下自己的壞脾氣。

所以閨蜜A選擇了停止爭吵,也明白既然無法解決問題,那不如先讓大家情緒都回歸冷靜。

生氣的背後,不僅體現一個人情緒控制的能力,也體現了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在一家公司實習,我的領導是個不過三十歲的高學歷男子,他年輕有為,唯獨發脾氣時,難以溝通。每當下級沒有完成他安排的任務,他通常會在會議上先發一通脾氣,然後讓大家回去修改。情緒衝上來的他,根本沒辦法把任務的需求說清楚。作為下級的我們,在接下來的工作里,只好摸石頭過河,戰戰兢兢。常常還因為對需求理解有誤,導致繼續犯錯,繼續被批評。

循環往複,終於有一個姐姐受不了。組織大家聯名寫了一封信給領導,希望他能夠在情緒冷靜以後再給大家安排任務。領導答應了,表示從此會在平靜的狀態下,和大家解決工作上的問題。

這樣下來,不僅更容易看清工作方向,也提升了工作效率,領導發脾氣的次數,也開始逐漸減少。

現代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無法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就應該用意志來控制自己的舉止。與此同時,你的行為表現是什麼樣,你的感覺就是什麼樣。」面對生氣,應該做的是先解決心情,再解決矛盾。如果不能解決心情,那麼就用意志控制行為,阻止自己加深矛盾。

作為成年人,處理矛盾前,應該將自己的情緒放下,客觀理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越是糾結於發泄情緒的人,越是無法在最後取得一個好結果。

2

脾氣的好壞,體現了一個人的交往價值

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生氣時所能給他人造成的傷害。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上最好的服飾。常聽人說,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對方生氣時的樣子就知道。

一位在網上相識的「朋友」曾和我分享了他工作中失敗的人際交往經歷:在某次工作例會上,他因為對工作計劃存在一些意見和不滿,和原本關係不錯的同事發生了爭執。他們爭吵得很激烈,幾乎忘記了周圍還有其他人。儘管事後證明,他對方案的設想是對的,但那次在會議上的咄咄逼人的氣勢和非要你下不來台的氣概,卻讓他的同事自此對他「敬而遠之」。

我問他,怎麼吵的時候,沒考慮到今天。他說,我當時太生氣了,一時之間就忽略了他的感受。

一個值得交往的人,必然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懂得考慮對方的感受,即使情況窘迫,也懂得及時給人以台階下,避免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說話做事不懂把控分量,縱容自己常常情緒發泄對他人造成傷害的人,不值得深交,而一個事無巨細都愛計較愛生氣的人,交往起來同樣使人感到窒息。

關係很好的閨蜜自從談戀愛後,變得異常敏感和愛生氣。而且常常不把生氣的理由說出來,只給男友冷臉色,讓他自己去猜測。

有一天和朋友聚會完,他們在回家路上,閨蜜突然又生氣了。男友一臉納悶,也就沒哄她。

沒想到回到家,閨蜜就爆發了,把男友逐出家門,還用微信發了條分手信息。男友在門外哀求了一會兒,還是離開了。閨蜜第二天醒來,收到男朋友回她的信息:那我們分吧。

閨蜜開始試圖挽留男友,可是等對方終於接起電話的那一剎那,閨蜜又開始失控般地咆哮和怒罵。 男友忍無可忍,把電話掛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脾氣。瘋狂地踐踏對方底線的人,即使關係再親密,最後也會消耗掉對方的好脾氣,破壞兩人的關係。

值得交往的人,永遠不會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也永遠不會把你當成自己的情緒附庸。

3

原諒自己的錯誤,需要良好的獨處能力

當自己做錯事時,我們免不了也會生自己的氣。但怕的是不知道怎麼原諒自己,還在反覆地自責中,把自己困在了深淵裡。只有懂得放過自己的人,才真正懂得對自己好,讓自己的生活好好過。

在知乎上,碰巧看見一位網友分享他自我原諒的心路歷程:研討班開始前的一天,他專門買了一套新的衣服。第二天的研討會來了很多人,在結束的時候大家都互相留下聯繫方式和簽名。為了趕下一場的會議,他匆匆地把筆放進了新外套的口袋裡,卻忘了戴筆帽。墨水從筆內流出來,染在了新外套上。

接下來的會議很重要,這個網友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無法原諒自己的粗心大意。就在糟糕透頂的時候,他突然決定冷靜下來,一點點分析自己為什麼會遇上這種事。

雖然存在自己的失誤,但是分析下來,他覺得自己的失誤並非不能原諒。他甚至想到,這支筆正是因為幫助了大家寫下重要信息,才會有「機會」毀掉了新衣服。想到這裡,他原諒了自己。

原諒自己,需要把自己投放到犯錯的當下,理解自己在當時的所作所為。當你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化的原因時,你便會理解自己,便會原諒自己。

在相約星期二里,作者米奇的恩師莫里·施瓦茨教授曾說:"我們不僅需要原諒別人,我們也需要原諒自己。"莫里·施瓦茨教授一直希望自己工作得更出色些,希望能多寫幾本書。並常常為此而自責,直到他發現這毫無幫助。於是他決定學會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你周圍的人和解。

每一個凡人都是不完美的個體,活在世界上,多多少少都會犯錯。不懂得接納自己不完美的人,常常會對自己生氣,很難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抓住自己的錯誤生活的人,常常會覺得這個世界虧待了ta,責怪自己命不好。其實說白了,就是沒辦法放過自己,才會把所有的壓力,都肩負在自己的身上。一旦對自己的期待落空,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

心裡擔負著自己的過錯一直活著,快樂也是假的。即使在外人面前戴上一層微笑面具,佯裝自己活得快樂,一旦獨處,便又回到了痛苦之中。

只有真正原諒自己,才能不與自己糾纏、不與過去糾纏,放自己活得精彩。

作者簡介:秦桑:愛折騰的萌妹子,趁早把生活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情商智慧學 的精彩文章:

看了「富豪」「水泥工」互換人生,我毫不留戀的退了同學群
時間總在走,人心總是在變

TAG:懂點情商智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