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脾胃為後天之本」,身體不錯的人,一般有三方面做得比較好

「脾胃為後天之本」,身體不錯的人,一般有三方面做得比較好

「脾胃為後天之本」,身體不錯的人,一般有三方面做得比較好。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基本的願望,那就是身體健康不生病,最少也得少生病。可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隔三差五就會有個頭痛腦熱,要不就長期的精神欠佳。對工作生活都造成很大的影響,是因為他們生活水平很差嗎?顯然也不是,在飲食上,他們甚至還比「生活差」的人要好得多。可見,從生活水平到身體健康,之間還有其它的因素。

其實,這個「其它因素」就在於脾胃!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意思是告訴我們,離開媽媽的肚子後,我們身體生長的基礎就在脾胃。很多人也認同這個觀點,因為我們吃飯,就是吃到胃裡面的啊。脾胃不好,吃不下東西,身體自然就不好了。這理解固然沒錯,但也只是最淺顯的。

在我看來,關於脾胃和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至少有三層意思:吃、化、衛。下面,我們就這三個方面來分別加以闡述。

1、脾胃和「吃」的關係:

脾胃和「吃」的關係,比較好理解。基本就是上面所說的「進食」。但是,我們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有時候胃裡明明空蕩蕩的,卻依然不想吃東西呢?也就是俗話說的「吃得下,不想吃」。這就是一個「食欲不振」的問題。我們的飲食,首先得有一種「想吃」的念頭,隨即才會去進食,如果沒有進食的念頭,勉強吃下去,就會使自己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出現噁心、噯氣,胃脹等情況。

所以,脾胃和「吃」的關係,一方面是「能吃」,還有一方面是「想吃」,我的觀點是,「想吃」似乎更重要一些。如何做好這兩個方面的調養,也需要從兩方面著手,讓脾胃的氣機充分活躍起來:

一是保持精神上的愉悅,這是保證「想吃」的第一要素。當我們心事沉沉的時候,吃什麼美味都如同嚼蠟;一是保證脾胃本身的功能正常,最簡單的就是「脾氣能升、胃氣能降」,它們這個樞紐運轉起來了,也才能做到「能吃」;2、脾胃和「化」的關係:

這也可以分兩個部分來闡述。其一主要和胃相關,也就是胃「腐熟水谷」,現代科學叫做「蠕動粉碎」,總之是把食物從粗變細的一個過程;其二主要和「脾」相關,也就是脾「主運化」。食物在胃裡面被粉碎、消化之後,要成為我們身體的能量,還需要一個吸收、轉換、輸送的過程,中醫認為,這一切都依賴於脾的運化。

胃腐熟水谷的「化」,我們可以看作是物理上的變化,脾運化水谷的「化」,我們可以當作化學上的變化看待。在胃這個方面,就是保持胃裡面的環境更利於消化,胃的腐熟水谷,基本是一個「發酵」的過程,所以避免寒涼食物能有利食物的消化;在脾的方面,主要是讓它「運輸」的能力更大,能夠及時、充分地、把那些被胃消化好了的食物精華運走。

對於脾胃這方面的調理,首先從飲食上,適當選擇溫暖、軟潤、甘味的食物,都是有利於脾胃的「化」。所以說,「脾要健、胃要養」,兩者又有所區別。脾的保養偏於溫養,胃的保養偏於「潤」養。比如沙參山藥這類氣清之類的食物,都是比較合適的。

3、脾胃和「衛」的關係

這一點比較少人提及。所謂「衛」,主要指「衛氣」,也就是保護我們免受外邪傷害的一種氣,也屬於陽氣的一種。衛氣分布在我們身體的體表,以一個嚴密無縫的「保護罩」形式存在。如果衛氣出了問題,身體也就容易被外邪傷害,繼而就成了病。

這個衛氣從哪裡來?中醫認為,衛氣由肺主導,但由脾產生並補充。所以,衛氣好不好,直接影響到身體的抵抗力。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脾」能不能及時、充分地補充衛氣。

因為衛氣也是陽氣的一種,所以這個方面的調理,可以從「溫陽化氣」著手。簡單說就是溫養脾陽,只有它的陽氣充足了,才能保證衛氣不虛。可以適當選擇甘溫的食物,如牛羊肉類、姜棗等味辛氣香的品種,對充養脾胃陽氣和衛氣,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脾胃作為後天之本,直接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一般身體好的人,上述三方面都做得不錯。作為和飲食直接相關的兩個臟腑,它們的調養上,「食養脾胃」,應該是比較恰當的養生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40歲以後,早起嘴裡又干又苦,也別大意,身體可能有「三虛」
《紅樓夢》里,王熙鳳的「職場生涯」,值得我們借鑒的成長之路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