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破局:如何規避職業生涯中的死局環節?

破局:如何規避職業生涯中的死局環節?

寫在前面:

進入工作階段幾年後,大多數人將要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職業生涯規劃。

小時候就經常聽爺爺那輩人講的一句話:「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好一世窮!」 聽著這話雖說的有點粗,但話意卻尤為的清晰明朗。

回顧上學期間,老師總會在課堂上提出那個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 現在回想起來,職業規劃的概念應該最早是處於那時候吧!當然,對於當年我到底抱有什麼樣的夢想,現在已經記不清了。不過,肯定不是什麼特別靠譜的事情。畢竟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很難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或目標。頂多希望自己學習成績更高點,這在我看來還是很靠譜的夢想。

01

話說回來,當下職業生涯規劃師這一職位很吃香!我特地在51jd,智聯等平台搜索了一番,不論是市場需求上,還是薪資待遇上都有不錯的表現。這也難怪,畢竟現如今互聯網時代,職業發展節奏越來越迅速。

以前家長給孩子跑考的大學專業,希望能夠以此贏得長期的工作機會。但現在呢?據有關部們統計,全國大學生就業當中,至少佔據50%以上的人沒有選擇本專業工作。這說明當今職場人職業生涯的不穩定性,因此職業規劃也順理成章被更多職場人所重視,力求在其中尋求內心和現實之間的平衡和拯救。

02

經驗豐富的職業規劃師,能夠為我們帶來希望和職場助力;但也不排除有些人,藉此機會只為賺錢。因此,我覺得,職業規劃這件事上,核心點還是在於自我特性的發現。

你知道自己的「特質」是什麼?在哪裡嗎?

以簡單的吃飯來說吧!有些孩子天生擅長左手操作,有些孩子天生擅長右手操作。作為家長,總覺得要與大眾對其,因此刻意糾正那些以擅長左手操作的孩子改為右手操作。無形中,這種做法就是扼殺孩子的特性。雖說那些後期學會掌握右手操作的孩子很棒,但不論在精力上,還是優勢上已經被耽擱許久。

同樣的邏輯在上學時期經常會遇到,有些同學擅長語文、歷史等文科;當其他人覺得考試難時,他們很輕鬆就搞定了,而且還拿到高分。反之,那些擅長數理化的同學,也是很容易解決其他人認為難倒頭痛的題目。換言之,這些就是他們所呈現的獨立特性,也有人稱之為「天賦、才華」。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正確的發現自己的特性與才華,然後向這個方向發展,很容易會作出一定程度的成績來。

03

不過,職業生涯規劃不但是尋找自我特性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你要擺脫一些死局,選擇一些提升機會,以及積累資源和巧妙運用等方式,以此捉住時代機遇的難得時機,最終實現職場逆襲。

破局:商業社會分工細化的弊端

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關於分工細化的理論講解的很清晰。大概意思是,企業、包括企業家更喜歡分工細化的策略,這樣會極大程度上,提升商品的產量以及投入成本的降低。

設想下,如果一件商品從最初啟動製作到完成,需要30個步驟才能夠完成,而每個步驟需要平均2分鐘;如果按照每個工人從頭至尾的完成操作的話,這件商品完工需要1小時;如果它價值10元錢的話,顯然利潤很單薄。但,假設將製作商品流程修改為「每人只負責一道工序」,雖說一條生產線需要安排30人,但平均每個步驟可能只需10幾秒鐘就能夠完成。這樣極大程度上提升了生產效率,企業和企業主可以得到豐厚的收入。

反觀這種操作對於員工來說並非有利。回顧下喜劇大師卓別林上演的一段工廠工作的橋段,生產線上的工人已經構成了機械式的工作效果,這對於大腦和思維開闊起到極大的限制。

所以,職場人一定要破局這種機械式的工作環境和形式。要想辦法藉機尋求開闢大腦思維能力的做事機會。比如工作之餘可以學習PS、PPT等技術,或者在不忙的時候,有機會多接觸下公司其他部門的工作,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04

提升:中小型企業更易突破能力線

職場生涯能否順利升維,更重要的是看中個人能力線。

達到這個目標,你就必須想辦法多接觸新技術和新思想。在這點上,中小企業的機會更多一點。因為大企業多數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領導不要求你全才,只要求你把本職工作做好,做優就行。但,中小企業不同,通常這類企業由於資金和成本問題,都會使員工身兼數職,以此彌補人才缺失的弊端。

看似不利的局面,反而最終變為成就自我的機會。所以說,很多時候不能單看表面,而要往更遠處多想想。如果你希望職場生涯有一個好的發展,可以試著到中小型企業歷練一番。

當然,在選擇中小企業時,還需要考慮地域的問題。像北上廣深的中小企業,其含金量要遠比二三線城市更得多。如果是二三線城市的話,我個人覺得,如果有條件還是先進入大企業吧!

05

價值:擴展從市場獲取資源的能力

前面提及的基本上是在做鋪墊,後期才是決定職場生涯的關鍵。向價值能力靠攏,你需要擴展個人從市場獲取資源的能力。

這個階段你的目標不單單是一位員工了,反之是以一個領導的目標要求自己。想想看,為何飯店老闆不會炒菜,卻能夠收穫很多呢?關鍵點就在於,他能夠從市場上對接到資源,而廚師只能夠做好技術工作。假設一家大型酒店招攬不到客戶,就算菜燒的再好吃,也沒啥暖用!

同樣的邏輯換到公司也是相同的,技術崗位雖然很重要,也是公司的核心,但老闆若是對接不到項目資源,這家企業也即將面臨破產。

所以,在你具備技術能力時,要想辦法提升個人從市場獲取資源的能力,它可能是你職場逆襲的關鍵點之一。

06

逆襲:巧用資源、等待時機,引領職場逆襲

除了對接資源外,也要學會巧用資源。企業通常會選擇購買多數人的時間來為自己謀利;購買企業股票,銀行基金等投資方式,也是運用手頭上的資源為自己謀利。

諸如此類方法在職場上也很常見,比如你可以將一份時間多分賣;或者你有一個渠道,其他人使用時需要給你繳納一定的費用等。

職場中的資源包括許多,如技術、金錢、時間、人脈、渠道等。不過,普通人想要實現大的逆襲,除了巧用資源外,還需等待時機和趨勢風口。在這點上,近年來許多互聯網企業家和名人大V已經向我們證明了。

寫到最後,總結一下就是:

首先,擺脫和避免機械化的工作方式;

其次,尋求更多技能的護航和新思考模式;

然後,懂得向社會和市場獲取資源;

最後,巧用資源,抓住時機和趨勢。

提醒一下,每個人所處階段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凡事根據現有情況而定。

積極的麥子

通過持續寫作推進個人成長的行動者和分享者。關注領域:個人成長,寫作,閱讀分享,職場思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的麥子 的精彩文章:

存在職場上的認知誤區,數數你踩到了幾個?其中一個最常見

TAG:積極的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