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中國最有文化的皇帝,書房有3件絕世墨寶,一生寫詩數萬

他是中國最有文化的皇帝,書房有3件絕世墨寶,一生寫詩數萬

在中國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能夠登上帝王之位的人寥寥無幾,有人可能會覺得,當皇帝還不簡單,那還不是想要什麼就要什麼。但是實際上,中國皇帝是危險係數最高的職業之一,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被踢下皇帝的寶座,因此不少帝王在上位之後都在勤勉地學習。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喜歡學習的皇帝了,他一生寫詩超過4萬首,精通5大民族語言,並且他的書房之中也處處充滿了學習的氛圍,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這就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乾隆皇帝了,首先我們從乾隆的書房「三希堂」就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實際上,乾隆皇帝的書房面積只有區區8平方米,但是其中的每一樣東西卻都是乾隆皇帝所精心擺設的,從來沒有任何多餘的物品。比如他親筆所寫的「三希堂」匾額至今仍然懸掛在書房之上,而左右兩側的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則很顯然能夠襯托出乾隆皇帝渴望學習的氣魄和胸懷。

而乾隆皇帝的書房「三希堂」的名字卻也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實際上,這是因為乾隆皇帝在書房之中藏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遠帖》真跡,因為這三幅墨寶早已在世間失傳許久,所以乾隆皇帝不僅僅特別喜歡欣賞這3幅作品,並且還將它們珍藏在書房之中,用來彰顯自己書房的尊貴文化氣質。

就是在這個佔地面積不足8平方米的小小書房之中,乾隆皇帝一生創作出了4萬多首詩詞歌賦,其數量堪比《全唐詩》所收錄的詩詞。除此之外,為了接待來自祖國邊疆的官員們,乾隆皇帝還自學少數民族語言,不僅僅熟讀漢語,就連滿文、蒙古文、藏語和維吾爾語也到達了精通的程度,這種才能在中國皇帝之中那是絕無僅有的。

最後,乾隆皇帝在園林建築方面也頗有心得,比如故宮內的頤和園、天壇的藍色琉璃瓦,以及京城之外承德避暑山莊的園林山水,那都是經過乾隆皇帝親自考察和實踐才能夠最終落定的。因此,正是這座小小的「三希堂」,引領了清朝當時的文化時尚潮流,也見證了乾隆一朝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登峰造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6歲狗狗懂「藝術」,一幅畫賣300塊,主人月入過萬
水滸傳李逵飯量有多大?一頓飯吃3斤米,怪不得只能上梁山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