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周外交觀察:美國又對華為下手了!中美經貿摩擦會升級成「貿易戰」嗎?

一周外交觀察:美國又對華為下手了!中美經貿摩擦會升級成「貿易戰」嗎?

自美國上調關稅之後,中美經貿摩擦進一步升級,中方的表態也發生了明顯的不同。

無論是外交部、商務部以及發改委等部門表達了對美方的不滿,媒體也對美方的單邊主義作法展開了持久猛烈的批評,《人民日報》已連續6天發表「鐘聲」署名文章,批駁美方的5大謬論。

另外,美方還「突襲」華為,禁止美方企業與華為的技術等合作,不過還沒等中方開口,歐洲就為華為抱不平了。

經歷了11輪的談判,中美經貿磋商進入了深水期,更大的考驗或許還在後頭……

1

中美還會繼續磋商嗎?

上周,美國威脅將對3000多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關稅,中美經貿磋商的未來走勢,受到了各大媒體的極度關注。外交發言人陸慷和耿爽回答了十多個相關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5個方面:

一、中方此前回答中美貿易問題時一直使用「貿易摩擦」,最近開始使用「貿易戰」一詞,是否意味著中美「貿易戰」準備開戰?

「你們似乎很希望中美之間進入貿易戰。」耿爽表示,這是媒體對中方表態的過度解讀,貿易戰不符合中美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也不是各方的期待。但是對於貿易戰,中國不想打、不願打,但也絕不怕打。

「把雙方貿易摩擦定義為貿易戰並挑起貿易戰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我們採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當防衛。」他重申觀點,對於美方單邊主義做法和霸凌行徑,我們一定會採取必要的反制,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合法正當權益。

二、習近平主席在日本G20峰會上會與特朗普會晤嗎?

耿爽表示,中美兩國元首一直通過各種方式保持著聯繫,但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三、有消息稱,美國財長姆努欽將訪華繼續磋商,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是否還會繼續?

「中方一向鼓勵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中美經貿領域。」 陸慷雖然沒有直接回答這一問題,但他的表態仍然顯示出中方對磋商的誠意——此前中美經貿磋商過程中,即使由於美方背離了談判應有的準則而使磋商遇到困難時,中方還是儘可能顯示了建設性的態度。

但是,磋商不是毫無條件的,他強調說,談判磋商要有意義,就必須有誠意。「一是必須講原則,就是必須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二是必須守信用,就是必須言行一致,不得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四、中美經貿磋商出現分歧,主要原因是因為中方的立場倒退嗎?

對於這一問題,外交部和商務部在記者會上均作了回答,主要觀點是磋商本身是討論的過程,在討論過程中,雙方存在分歧、有不同意見完全正常。

「在磋商尚未結束,協議尚未達成的情況下,何來違背承諾之說?」耿爽反問道。

事實上,誰在磋商中出爾反爾,歷史早已給出了答案。耿爽舉例說,去年5月,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在華盛頓發表聯合聲明。但幾天之後,美方就違背了雙方共識。去年12月,中美雙方就中方對美貿易採購數字達成共識,但美方卻在此後的磋商中肆意抬高要價。

五、如果中美經貿摩擦升級,中國有信心打贏「貿易戰」嗎?

針對美方唱衰中國經濟的論斷,耿爽用了一組數據予以批駁——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中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4.3%……「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完全可以克服。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抵禦任何外部風險和衝擊。」

2

法國與美國唱反調

16日,美國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禁止美國通訊企業與包括中國華為公司在內的一切被控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公司進行商業交易。隨後,美國商務部17日表示,可能會很快縮減對華為技術的限制,正在考慮為華為提供一張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執照」。

作為應對措施,華為發表公開信,宣布旗下海思「備胎轉正」。同時,華為也表示願意與各國簽署「無間諜無後門」協議。

雖然美方沒有任何華為從事「間諜」行為的證據,依然對華為發布禁令,對此,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中方一貫要求企業認真嚴格執行國家出口管制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中方所承擔的相關出口管制國際義務,在海外經營過程中,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規開展經營。

美方出於政治目的,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特定企業採取歧視性做法,完全違背市場規則和公平原則。陸慷表示,中方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另外,陸慷還提及兩國關係:「我們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為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條件,避免對中美經貿關係造成進一步衝擊。」

與美國不同,歐洲對華為的態度卻逐漸改善。法國總統馬克龍明確表示,現在對另一個國家發動「科技戰」或者「貿易戰」是不合適的,不會對華為或其他任何企業採取封鎖行為。

陸慷對法國的公正態度表示讚賞,並鼓勵更多的國家能夠基於事實,獨立地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選擇,共同維護好一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市場環境。

今年4月,在李克強訪歐期間,中歐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對中歐在5G領域對話交流取得進展表示歡迎。

此外,不少媒體還擔憂,美方對華為的禁令,會導致中方採取反制措施,尤其是針對美國在華企業。

陸慷對此予以否認:「外國在華企業,只要他們合法經營,就不必要擔憂。」不過他也同時強調,國家間經貿投資關係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

3

「文明衝突論」還有市場嗎?

15日上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習近平表示,我們應該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加深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性的認知,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在演講中,他還特別提到:「各種文明本沒有衝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而《華盛頓觀察家報》網站在4月30日披露,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的團隊正基於「與一個完全不同的文明作戰」的理念制定對華戰略,這在美國歷史上尚屬首次。

文明之間到底應相互欣賞,還是衝突對抗?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新加坡總統哈莉瑪、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等多國領導人蔘會,這一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更是直言,「文明衝突論」是個巨大錯誤。世界和平依賴於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交流、溝通聯繫和相互理解。希臘和中國同為文明古國,在促進文明間對話上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耿爽也補充說道,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各國應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摒棄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片面和錯誤論調。

不僅如此,「文明衝突論」背後的「文明優越論」更是值得全世界的警惕。

習近平在演講中指出,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奼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企圖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

為此,陸慷在記者會上主張,只有加強文明之間的溝通對話和交流互鑒,才能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和人類的繁榮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雍和:「認命」還是「認使命」?
從搪瓷里能看懂百年中國?嘉定江橋這個展館裡藏著「光陰的故事」

TAG:上觀新聞 |